他調出設備出廠參數,發現采樣率被默認設在8khz,而手冊建議最低16khz。他手動改了設置,重新導入音頻。
曲線變了。
偏移量跳到0.31khz。
劉好仃盯著屏幕,足足三分鐘沒動。然後他掏出日誌本,在最新一頁寫下:“玻璃會說話,隻是我們一直沒調對頻道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他合上本子,走向控製台。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幾下,把新采樣率設為默認,又在係統日誌裡加了個新標簽:“應力前兆監測試驗)”。
林曉彤走進來時,正看見他在調試音頻閾值。
“你真打算讓機器聽玻璃‘心跳’?”她靠在門框上。
“不是打算。”他頭也不抬,“是它早就在跳,咱們現在才學會數。”
“可這玩意兒沒傳感器,沒校準曲線,連個標準都沒有。”
“標準也是人定的。”他調出那張德文手冊的截圖,“三十年前有人定過,後來斷了。咱們接上,不算創新,算補課。”
王浩這時也到了,手裡拎著一個改裝過的拾音器。“我從舊礦機上拆的振膜,靈敏度高,抗乾擾強。試試?”
劉好仃接過,裝在測試艙內壁,正對切割線出刀口。
“來一塊厚板。”他說。超白玻,啟動慢切程序。刀頭緩緩壓下,玻璃發出輕微的摩擦聲。
所有人盯著頻譜屏。
前二十秒正常。
第二十三秒,高頻區出現一絲波動。
劉好仃伸手,按住錄音鍵。
波動持續了0.5秒,偏移0.32khz。
他立刻暫停切割。
“再切。”他說。
工人重啟程序。刀頭再次下壓。
第三十七秒,同樣的波動再現。
劉好仃沒等它結束,直接拍下急停按鈕。
玻璃完好。
他拿起手電照向切口,邊緣光滑,無裂紋。
“現在切。”他說。
刀頭重新啟動,平穩劃過。玻璃完整分離,無聲無炸。
劉好仃把拾音器拆下來,握在手裡,振膜還在微微震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