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那張寫著“當對手說‘毫無察覺’,我們如何證明‘察覺才有安全’?”的紙條從公告欄上揭下來時,指尖蹭到了一點膠漬。他沒甩手,而是順手在褲子上抹了抹,把紙條折成小方塊,塞進了工裝口袋。
早上八點四十,三號線角落的會議桌已經圍了三個人。小陳抱著筆記本,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轉化率曲線;老楊保溫杯蓋擰開一半,熱氣往上竄;王姐手裡捏著一遝打印件,邊角都快被手指搓毛了。
“數據齊了?”劉好仃把u盤插進老電腦,桌麵彈出一個新文件夾:“優化效果評估表——兩周追蹤彙總”。
“齊了。”小陳點開圖表,“六次微調,三次話術更新,兩次競品應對,一次視頻上線。我們拉了三個維度:銷售轉化率、客服回訪關鍵詞、重點客戶複購意向。”
老楊嘬了口茶:“彆光念數字,說人話。”
“說人話就是——”小陳放大第一張圖,“優化前,客戶平均問不到兩分鐘就走人。優化後,平均聊四分半,最長一個聊了十三分鐘,臨走前還問能不能把‘心跳圖’截圖發他。”
王姐翻了頁:“回訪錄音裡,‘聽得見’‘能查到’‘說得清’這三個詞出現頻率翻了三倍。有個客戶原話是:‘你們這係統,像個值班的保安,半夜打個呼我都放心。’”
劉好仃沒笑,點開自己手機裡的群聊記錄。“周三微調組”裡,小陳三天前發過一條:“宏遠x3新增‘無痕運行’演示視頻播放量破兩千。”他往下翻,又一條:“客戶反饋:‘他們說沒聲音是安全,你們說有聲音是負責。’”
他把手機倒扣桌上,抬頭:“數據不是用來聽好消息的,是看我們改的每一步,客戶接沒接住。”
老楊把保溫杯放下:“可宏遠上周降價5,按理說我們該掉單。結果呢?這周訂單量沒跌,還多了兩個老客戶追加。”
“是市場回暖?”王姐接話。
“不是。”劉好仃調出第二張圖,“同期行業谘詢量漲了8,我們轉化率從19升到31。漲得比大盤快。說明不是風推的船,是咱們換了帆。”
小陳忽然抬頭:“還有個細節。這周所有新客戶,幾乎都主動問‘心跳圖’能不能導出,要不要加裝日誌備份模塊。以前沒人提這要求。”
劉好仃點了下頭:“以前他們不信你會出聲,現在他們信了,就開始想怎麼用這個‘聲’。”
王姐歎了口氣:“可我還是怕。這套打法太靠人盯,銷售得會講,客服得懂技術,小陳你得天天刷競品動態。萬一哪天斷了,客戶一問三不知,全砸。”
“那就讓它不用靠人。”劉好仃打開白板,拿起記號筆,“我們把‘客戶價值可視化’拆成三步。”
他邊寫邊說:“第一步,聽見——報警聲‘咚’一下,讓客戶知道係統在工作。”
第二步,看見——心跳圖實時顯示,讓客戶知道它一直在崗。”
第三步,查到——掃二維碼,輸編號,三十天記錄全調出來,讓客戶知道它沒撒謊。”
老楊盯著白板:“這不就是我們現在乾的?”
“現在是散的。”劉好仃畫了個三角,“要把這三步變成固定流程。以後每個銷售見客戶,必須完成‘播放視頻+展示心跳+調取日誌’三動作,少一個,算沒完成拜訪。”
王姐眼睛一亮:“還能做成cist,係統自動打分。”
小陳立刻接話:“我加個後台提醒,客戶掃碼次數低於兩次,自動觸發回訪任務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把筆帽擰緊,“以前我們怕客戶聽見問題,現在我們要讓客戶聽不夠。聽見了,才肯信;信了,才肯付錢。”
老楊忽然問:“可他們要是再改呢?明天宏遠說他們也能記錄,後天說他們聲音更輕,我們跟不跟?”
劉好仃沒答,從口袋裡掏出那個折好的紙條,展開,貼在白板正中。
“這是上回寫的議題。”他拿起紅筆,在下麵寫了一行新字:“我們不解釋‘為什麼響’,我們定義‘什麼叫安全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