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李理了,情緒能翻譯
他在底下加了一行:
現在要讓,每次亮燈都穩
“第二批五家都裝完了。”小王彙報,“信號最短撐了四小時,最長一直在線。李嬸說她那台豆漿機今早自己響了兩聲,像在打招呼。”
“情緒模型呢?”劉好仃問小李。
“加了上下文判斷。”小李調出新表,“現在不是光看詞,是看詞+行為+時間。比如‘不想動’+連續兩天啟動慢+拍機殼=高概率預故障。我們可以在第三次啟動前,主動去看看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老黃皺眉:“那不是增加跑動?”
“但能防大修。”小李說,“一次小調整,省下換主板的錢。”
劉好仃沒立刻接話。他轉身在白板上畫了個三角:頂上寫“聽懂”,左邊寫“修穩”,右邊寫“跑少”。
“咱們的目標是這兒。”他指頂點,“可底下兩條腿,得一樣長。修不穩,聽懂也沒用;跑太多,服務就累垮。”
他拿起紅筆,在三邊上各標一詞:
聽懂——話術
修穩——硬件
跑少——預警
“三件事,同時做。”他說,“不爭誰先誰後。老黃繼續改殼,目標是輕、牢、不顯眼;小王下周走訪時,用新話術試試水,看哪些句能讓客戶主動說狀態;小李把預警邏輯再壓一層,彆讓咱們白跑。”
小王舉手:“要不我加一句‘它今天想您了’?客戶一聽,準得摸機器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彆說得像推銷。就說,順路來看看老朋友。
老黃忽然開口:“模塊殼,我做了個樣。比巴掌小,黑色,卡在機背後,不礙事。”
他從包裡拿出來,扁平,四角圓潤,背麵有磁吸扣。
小王接過去翻看:“這回真像戴帽子了。”
“戴穩了。”老黃說,“不怕油濺水潑。”
小李盯著看了會兒,忽然說:“要不,我們在殼上刻點字?”
“刻啥?”劉好仃問。
“不刻名字,不刻編號。”小李想了想,“刻一句:它記得您。”
屋裡靜了兩秒。
小王笑了:“客戶一摸,心裡就暖。”
劉好仃沒笑,但眼神鬆了。他接過殼,在掌心掂了掂,然後走到白板前,把“讓這燈,每家都亮一次”擦掉。
他重新寫:
讓每次亮,都值得被記住
老黃收拾工具準備走,路過桌邊時,把新殼放在小李手邊。“試做五個。”他說,“下批用。”
小李點頭,拿起記號筆,在殼內側畫了個小框。她沒寫字,隻畫了個簡筆笑臉,彎彎的眼,小小的嘴。
劉好仃最後走。他關燈前,回頭看了一眼球窯方向。手機震了一下,是小王發來的照片:李嬸的豆漿機,模塊亮著綠燈,她一隻手扶著機器,一隻手比了個ok。
他沒回,把手機放回兜裡。
第二天一早,小王包裡揣著五個新殼出發。李嬸開門時正擦機器,看見他愣了下:“又來?”
“順路。”小王掏出模塊,“換個新帽子,更輕。”
李嬸讓開身:“那你快點,馬上要磨豆子。”
小王拆舊殼,發現接線柱有點發黑。他用砂紙磨了,正要裝新殼,李嬸忽然說:“它昨天響了三聲才動,我還以為它不高興。”
“它是在想事。”小王擰緊最後一顆螺絲,“現在好了,新殼戴著,它輕省了。”
他按下啟動鍵,機器嗡了一聲,燈亮,針頭一跳,開始轉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