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黃帶回繼電板,重新接線。四人輪班,晚上七點重啟第三輪。
小王值第一班,每半小時啟停一次,記錄響應時間。小李在旁邊核對數據,老黃守著溫控儀。劉好仃坐在角落小凳上,筆記本攤開,一頁頁翻看之前客戶說的話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‘它今天不想動’……‘響三聲才肯乾活’……‘拍一下就醒了’。”他念著,突然抬頭,“小李,這些話,是不是都發生在機器啟動的時候?”
“對。”小李翻記錄,“八成以上的‘情緒表達’,都在開機那幾秒。”
“那咱們測的,不光是燈亮不亮。”劉好仃說,“是它‘起床’那一下,彆人聽不聽得懂。”
小王插嘴:“要不咱們給它定個‘起床氣’等級?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笑了,“一級:響一聲就動;二級:響兩聲,拍一下;三級:響三聲以上,還得哄。”
小李笑出聲:“那咱們這測試,是在測它脾氣底線。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收起笑,“脾氣能忍到第一百五十次,還是第一百次,得知道。”
第四輪測試淩晨一點開始。
老黃守到三點,換劉好仃上。小王在桌上趴著打盹,小李盯著屏幕,突然出聲:“第一百四十八次,正常;第一百四十九次,正常;第一百五十次——”
燈又遲了。
0.6秒。
“又來了。”她記下數據,“三次測試,三次複現。”
劉好仃起身,走到測試台前,看那盞綠燈慢慢亮起。
“不是壞了。”他說,“是累了。”
“那怎麼辦?”小王揉著眼睛坐起來。
“讓它少累。”劉好仃說,“或者,讓它恢複得快。”
“電源模塊散熱得改。”老黃說,“現在是被動散熱,得加個微型風扇,或者換導熱材料。”
“先不急著改。”劉好仃翻開本子,“咱們先把它累到啥程度,記清楚。”
第五輪測試原定上午九點開始,但繼電板再次過熱,自動斷電。
小王急了:“要不跳過這一輪?反正數據趨勢出來了。”
“不行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省一次,後麵可能多跑十次。咱們不能靠‘差不多’活著。”
“那怎麼辦?”
“分段測。”劉好仃說,“上午測電壓波動,下午測油汙,晚上集中做啟停。拉長周期,但不降標準。”
四人重新分工。老黃負責每兩小時檢查一次模塊狀態,小李整合三組數據,小王模擬操作,劉好仃統籌節點。
測試台的綠燈在夜班燈光下規律閃爍,像呼吸。
淩晨兩點十七分,第五輪最後一組數據完成。
小李把五輪記錄彙總成表,標出所有異常點。老黃把五個模塊拆開,逐一檢查焊點和線路。小王趴在桌上睡著了,手裡還攥著記錄筆。
劉好仃站在白板前,寫下:
測試完成
數據歸檔
問題記錄:響應滯後條件複現)
他放下筆,對老黃說:“明天,咱們看它為啥累。”
老黃點頭,把最後一個模塊放進收納盒。
小李合上電腦,抬頭問:“我們是不是離‘聽懂’更近了?”
劉好仃沒回答。他走到測試台前,按下啟動鍵。
綠燈亮了,快,穩。
他盯著那點光,很久。
然後說:
“現在,它得學會不累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