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的手還在設備外殼上,金屬的涼意已經散了。他沒動,眼睛盯著屏幕右下角的時間,0617,和合賬本裡那片缺陷玻璃出現的時刻一模一樣。小李站起身,把平板遞過來:“劉師傅,參數清單我整好了。過去三十天,客戶調得最勤的三項——溫度85度、壓強1.2、冷卻時長45秒,重複率占所有手動設置的七成三。”
老黃蹲在控製箱旁邊,擰了半圈螺絲又鬆開:“這三項本來就是常用值,咱們出廠設置為啥不直接定死?非得讓人天天點?”
班組長靠在門框上,喝了口茶:“定死了,萬一有人不用呢?到時候又說咱們不靈活。”
“不是用不用的問題。”劉好仃終於開口,手從機器上拿下來,翻開合賬本最後一頁,“張工那天停頓兩秒,不是不會調,是不想再調。人記一次是習慣,記十次就是負擔。”
小李點頭:“我算了下,平均每個客戶每天要手動重設三次,一年下來,光點屏幕就超過一千次。”
老黃抬頭:“所以呢?咱們搞個‘一鍵回家’?”
“不叫回家,叫‘熟手模式’。”劉好仃走到白板前,拿起筆,“不做新功能,不改底層邏輯,就把這三組參數打包,加個入口。誰要用,點一下就行。不用的,照常操作。”
班組長皺眉:“加菜單會不會亂?老機型界麵本來就擠。”
“那就先在新係統上試。”劉好仃說,“三台調試機,今天下午就裝。”
老黃沒吭聲,低頭繼續擰螺絲,但手上的動作慢了。他知道,這事兒已經定了。
午休前,小李把“基礎版預設包”推上了內測係統。老黃第一個去試,站在調試機前,點開主界麵,發現多了一個灰色小圖標,標著“快啟”。他點進去,溫度、壓強、時長全在,參數和他平時設的一樣。
“巧了?”他嘀咕。
“不是巧。”小李站在他身後,“你上個月調了這組參數二十八次,係統記著呢。”
老黃沒說話,退出來,重新進入,再點一次“快啟”,三秒完成。他抬頭:“要是點錯了呢?”
“點錯了就手動改回來,跟以前一樣。”小李說,“多一個選擇,不多一道坎。”
老黃哼了一聲,但嘴角鬆了。
下午三點,班組長帶著兩個裝機工來測試。他們不知道新功能是衝著“省心”去的,隻當是普通更新。第一個工人操作時,習慣性地開始逐項調整,走到第三步才看見“快啟”按鈕。
“這是啥?”
“試試看。”班組長說。
工人點了一下,參數自動填充,確認,完成。他抬頭:“這麼快?”
“比你剛才少走了四步。”班組長掏出計時器,“上次你調一遍用了十秒,這次三秒。”
“三秒能乾啥?”另一個工人笑。
“一年下來能省四個小時。”小李說,“相當於白撿一周加班費。”
工人們愣了下,接著笑出聲。老黃在旁邊看著,手裡的扳手轉得慢了。
第二天一早,劉好仃剛進車間,小李就迎上來:“三台機子跑了八小時,零報錯。用戶日誌顯示,‘快啟’功能使用率68。”
“誰用得最多?”劉好仃問。
“裝機組的老王,用了十七次。”
“他昨天還說不需要。”班組長笑。
“嘴上說不要,手上很誠實。”小李也笑。
劉好仃沒笑,但眼角的紋路舒展了。他走到白板前,把“熟手模式”改成“三鍵歸位”,底下寫了一行小字:“不是更快,是更順。”
宣傳部的人來取材時,帶了套標準話術:“穩定可靠,行業標杆”。
劉好仃聽完,搖頭:“換掉。”
“換啥?客戶就吃這套。”
“客戶吃的是省事。”他掏出小李整理的五條錄音,插上播放器。
第一條:“每次調參數都像重新學一遍,煩死了。”
第二條:“能不能記住我的習慣?我又不是第一天用。”
第三條:“你們這係統,聰明是聰明,就是太不近人情。”
第四條:“我隻想開機就乾活,不想先當程序員。”
第五條:“要是能一鍵搞定,我多訂五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