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完,宣傳員沉默了三秒:“這……都是真客戶?”
“每一條都有編號、時間、設備序列號。”小李說。
宣傳員合上本子:“行,我回去重寫。”
兩天後,新宣傳頁出來,主標題是:“三鍵歸位,熟手不累”。下麵配了張動圖,左邊是傳統操作,七步,十二秒;右邊是“快啟”模式,兩步,三秒。沒有“智能算法”,沒有“顛覆性創新”,隻有“少點一次,多省一秒”。
當天下午,銷售部打來電話:“兩個老客戶主動問,那個‘一鍵’功能是不是真的?能不能先裝一台試試?”
班組長接的電話,掛了之後直接衝到車間:“劉師傅,有人問能不能把‘快啟’裝到舊係統上?”
劉好仃正在看測試報告,抬頭:“能裝,但得手動刷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“那要不要推?”班組長問。
“不推。”劉好仃合上本子,“先讓想用的人來找我們。”
老黃在旁邊擦設備,忽然說:“你這招,跟當年修0617那片玻璃一樣。”
“哪兒像?”小李問。
“都是補人看不見的縫。”老黃說,“那回補的是裂紋,這回補的是累。”
小李笑:“那咱們現在是修人,不是修機器?”
“早就是了。”班組長說,“機器不出問題,人才會說話。現在他們說話了,說明咱們修對了。”
劉好仃沒接話,走到白板前,在“三鍵歸位”下麵加了一行字:“客戶要的不是更聰明的機器,是更省心的活法。”
小李看著那行字,忽然說:“劉師傅,要不咱們給這功能起個外號?叫‘劉師傅順手包’?”
老黃差點把手裡的抹布扔出去。
班組長笑得直拍桌子。
劉好仃抬手,筆尖在空中頓了頓,然後一筆劃掉“順手包”,寫下三個字:熟手版。
“不搞花名。”他說,“叫得再響,不如用著順。”
當天傍晚,小李在係統後台看到一條新記錄:某客戶設備在開機後三秒內觸發“快啟”模式,操作路徑與預設完全一致。用戶id是“宏遠張工”。
他截圖發到群裡,隻打了一個字:“穩。”
劉好仃回得也快:“不急。”
老黃在群裡補了一句:“等他們來問,咱們再開門。”
班組長發了個表情包:一個工人坐在椅子上,手搭在控製台上,眼睛閉著,標題是“終於不用記參數了”。
第二天晨會,劉好仃宣布:“從今天起,客戶反饋裡凡是提到‘麻煩’‘記不住’‘太複雜’的,一律標紅處理。這不是技術問題,是體驗問題。”
小李問:“那‘穩定’‘耐用’這些詞還用不用?”
“用。”劉好仃說,“但得加一句——‘省心,才是真穩定’。”
宣傳員來取經時,帶了錄音筆。劉好仃沒講大道理,隻說了句:“客戶不怕機器慢,怕自己笨。咱們得讓他們覺得自己聰明。”
宣傳員記完,抬頭:“這話能上廣告嗎?”
“能。”劉好仃說,“但得讓客戶自己說出來。”
一周後,廠裡收到第一份客戶手寫反饋,紙是打印店隨手撕的,字歪歪扭扭:“你們那個‘一鍵’,好用。我現在開機就點,點完乾活,像換了個人。謝謝。”
小李把這張紙貼在車間牆上,旁邊是“成果地圖”,東莞、蘇州、成都,三個點已經亮了。
劉好仃路過時看了一眼,沒說話,隻是把那張手寫紙的邊角壓平了。
下午三點十七分,電話響了。
小李接的,聽了幾秒,臉色變了。
他抬頭,看向劉好仃:“宏遠那邊,有人問我們‘熟手版’能不能授權給他們用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