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越土越穩。”劉好仃笑,“你媳婦兒買菜,聽不聽你說‘熱阻係數’?她就問,這肉新鮮不?”
眾人笑開。
老黃咳嗽兩聲,重新開口:“以前焊點發黑,一碰就掉渣,現在亮堂堂的,跟新買的鍋底似的。散熱也快,以前機器跑兩小時就得歇,現在連著乾四小時,摸著也就溫的,像泡完麵的碗。”
劉好仃在本子上記了一筆,“通過。”
新人甲接著上台,深吸一口氣:“換一個新模塊,一年省兩千四。這筆錢,夠交十個月房租,或者給孩子報個寒暑假班,再或者,買台新電風扇,整個夏天吹著涼快。”
她頓了頓,“省下的不隻是錢,還有停工的時間。以前壞了等修,一等就是半天,現在它自己扛得住,還能提前報警,讓人早點準備。”
劉好仃點頭,“有賬,有人情,合格。”
小李站上去,把圖解一換:“熱從芯片出來,順著這條道往下走,進鋁板,散到空氣裡。以前道窄,堵著,溫度就往上飆;現在道寬了,加了槽,熱走得快。”他指著緩衝區,“電壓一衝,這兒像盾牌,頂住,不讓機器死機。”
“盾牌能破不?”新人乙問。
“能,但比以前扛得久。”小李撓頭,“我……沒畫破的。”
“那就彆畫。”劉好仃說,“宣傳不是預警,是讓人放心。盾牌就得堅不可摧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輪到新人乙。
他沒拿稿,隻指著白板上的兩張圖:“左邊,圓孔,硬配,對不準就裝不上,工人得敲、得磨,費勁。右邊,橢圓槽,能滑,差兩毫米也照裝。以前是‘你得湊我’,現在是‘我遷就你’。”
他抬起頭,“改的不是孔,是思路。機器老了,咱們不能硬掰,得學會讓步。讓一步,反而更穩。”
說完,他沒動,等著。
劉好仃看了很久,才在本子上打了個勾。
“講得好。”他說,“你不是在說圖紙,是在說人話。”
五人圍回桌邊,劉好仃翻開五本日誌本,逐頁對比。
“小李的圖,改了七稿,箭頭從七條砍到三條;新人甲的賬本,前三版全是數字,第四版才加了房租和暑假班;老黃的話,從‘手感良好’變成‘泡麵碗’;新人乙的圖,從技術修正變成‘讓步’。”他合上本子,“最常改的,才是最對的。”
他走到公告欄前,取下舊稿,換上新人乙的單線導熱圖,旁邊貼上那三句話:
“舊的容易燒,新的散熱快;
舊的怕停電,新的自己扛;
舊的壞了才修,新的壞了能預警。”
底下一行小字:“技術來源:玻璃廠五人組。”
“從今天起,這就是標準。”劉好仃後退一步,“誰要問,就指著這兒說。”
小李看著那張圖,忽然問:“要是一線工人看不懂呢?”
“那就再畫一張。”劉好仃說,“畫給清潔工看,畫給保安看,畫給食堂阿姨看。誰用這機器,就畫給誰看。”
新人甲低頭翻日誌,“那……要是有人覺得太簡單,說我們不專業呢?”
“專業不是把人說暈。”劉好仃指著公告欄,“是把複雜的事,變得誰都敢碰。你越簡單,越可信。”
老黃盯著那三句話,嘀咕:“就這麼幾行字,真能讓人信?”
“信不信,得先聽見。”劉好仃拍拍他肩膀,“現在,咱們把聲音放出去了。聽不聽,是彆人的事;說不說,是我們的事。”
新人乙伸手摸了摸新貼的圖紙,邊緣壓得平整,膠帶乾淨。
劉好仃站在白板前,流程圖最後一環寫著:“正式輸出”。
他拿起筆,在“啟動”二字上畫了個圈。
五人靜立,有人低頭記筆記,有人盯著公告欄輕聲複述話術,有人捏著日誌本反複翻頁。
空調風又起,吹動了圖紙一角。
劉好仃抬起手,輕輕按了下去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