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兩點,劉好仃召集三人再次碰頭。
這次他在白板上畫了個三角:頂上是“客戶聲音”,左下是“技術能力”,右下是“服務節奏”。中間寫著“動態預警閾值”。
“現在的預警是死的。”他指著報表,“‘記住’這個詞出現三次就報警,可要是市場突然變熱,三天出現二十次,我們還按老標準走,就跟不上了。”
小李反應快:“意思是,閾值也得跟著趨勢走?”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比如‘記住’這個詞,上周日均出現兩次,這周漲到五次,係統就應該自動下調觸發門檻,讓警報更敏感。”
王工皺眉:“可我們售後人力有限,警報一多,顧不過來。”
“所以要分級。”劉好仃拿出新方案,“一級信號,數據組標記即可;二級,售後電話回訪;三級,技術介入分析。每級都有明確動作和時限。”
陳工翻了幾頁文檔:“邏輯能實現,但得加個開關,允許手動暫停自動升級,防止突發噪音乾擾。”
“加。”劉好仃記下,“安全閥必須有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討論到四點半,初步敲定優化方向。劉好仃彙總成一份《應對預案優化建議v1.0》,附上試點計劃:先在南區和東莞兩個片區運行新機製,周期一周,每日提交運行反饋。
“咱們不追求一步到位。”他關掉投影,“先試一小塊,行得通再鋪開。”
五點二十分,辦公室安靜下來。王工走了,陳工回技術間調試模塊,小李去打印最終版材料。
劉好仃坐在工位上,屏幕上是剛保存的草案。他點開共享目錄,準備上傳文件,手指停在鼠標上。
又看了一遍。
刪掉一句“建議立即全麵推廣”,改成“建議以試點形式推進,降低實施風險”。
然後點擊上傳,勾選“僅核心成員可見”,加入明日晨會agenda。
打印機輕響,吐出一頁紙。他起身拿過來,是最新一期《客戶語義監測日報|第4期》。
首頁醒目位置寫著:
“記住”類關鍵詞本周累計出現18次,環比上升40;
“擬人化期待”分類新增3條高權重語句;
南區客戶二次提及“它該懂我”,係統自動標記為“重複強化信號”。
他把紙頁夾進文件夾,順手將茶杯移到回收站旁。杯底殘留的茶漬貼著內壁,像一圈褪色的年輪。
電腦右下角,倒計時顯示:040811。
他沒動,也沒關任何窗口。
屏幕上的預案文檔還開著,光標停在最後一行未完成的備注後。
窗外,樓道感應燈隨著腳步聲逐一熄滅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