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單獨建個欄目。”劉好仃打開《待回應池》,翻到一條留言:“有客戶說,洗澡時怕鏡子起霧影響喇叭——這還沒出事,但我們能不能現在就加個溫控提醒模塊?”
老趙皺眉:“又要改設計?”
“不是改,是防。”劉好仃指著屏幕,“未來的故障,往往藏在今天的建議裡。我們不能等喇叭泡壞了才想起來要做防水。”
他轉向所有人:“我提個新機製——‘問題前置響應’。”
屋子裡安靜下來。
“每月從《待回應池》裡篩出高概率風險項,交給打樣間做模擬驗證。比如溫控提醒、防誤觸開關、支架承重預警。一旦可行,就提前寫進設計規範,或者變成出廠標配。”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林組長若有所思:“相當於把客戶的聲音,提前塞進產品出生前的體檢表裡?”
“對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我們現在不隻是解決問題的人,更要成為預防問題的人。”
他宣布,下周起在月度通報中增設“潛在使用障礙預警”欄目,由客服牽頭彙總,全員參閱。
“以前我們等客戶說‘壞了’,現在我們要學會聽他們說‘可能會壞’。”
散會後,劉好仃回到工位,電腦屏幕上正開著《新變化應對策略優化版v1.0》。他把會議要點逐條填入,又把《待回應池》最新更新的幾條需求拖進附件。
小周站在旁邊,對照著修改視頻腳本。
“開頭那句‘兄弟’保留,”劉好仃說,“但後麵加個畫麵:一隻手正要擰螺絲,另一隻手輕輕擋住,然後字幕彈出來——‘慢點,這裡不能使勁。’”
小周笑著記下:“像不像爸媽在廚房喊你?”
“就這個感覺。”
老趙走過來,手裡拿著幾張新打印的貼紙:“倉庫同意了,以後每批貨出庫前,都在包裝箱側麵貼‘安裝風險提示’,紅底白字,夠顯眼。”
“貼得好。”劉好仃看了看時間,七點十七分。窗外天色已暗,打樣間的燈還亮著。
林組長和小李去了生產區,跟裝配線協調培訓材料的分發節奏。
劉好仃把文檔保存,順手點開郵件模板,在收件人欄填上生產、質檢、客服、倉庫的負責人,主題寫著:“關於推行‘問題前置響應機製’及安裝服務協同優化的通知”。
他正要發送,小周忽然湊過來:“劉師傅,視頻最後一句,我想改成——‘鏡子不會說話,但我們聽得見你的話。’”
劉好仃看了他一眼,笑了:“行,就這麼定。”
郵件發出後,他重新打開《待回應池》,在“家庭場景·兒童互動”類彆下,看到一條新留言:
“孩子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唱歌,要是它能跟著哼兩句就好了。”
他鼠標懸停片刻,點擊“標記為高關注”。
打樣間的燈還亮著,小周的身影在玻璃隔斷後晃動,正拿著焊筆調試新電路板。
劉好仃摘下眼鏡擦了擦,重新戴上,把那句話複製到文檔附注欄,敲下最後一行字:
“讓玻璃學會回應生活,先從聽懂一句話開始。”
他伸手去拿茶杯,杯底隻剩一層涼茶。
窗外,廠區路燈一盞接一盞亮起,映在玻璃幕牆上的光斑緩緩移動。
打樣間傳來一聲輕響,像是焊錫落板的動靜。
小周抬起頭,對著監控攝像頭擺了擺手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