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響應
“第一,現有的合作單位必須穩住,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們慌了陣腳;第二,排查哪些客戶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,尤其是剛簽不久、采購量還不大的;第三,一旦發現風吹草動,回應速度要比以前快三倍。”
小周眼睛亮了點:“比如他們派人上門送樣品,我們能不能馬上跟進回訪?或者發個專屬優惠?”
“可以考慮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但前提是得知道這事發生了。現在很多信息都是事後才知道,等我們知道,人家已經把方案塞進去了。”
老趙插話:“那要不要讓客服加個暗記?比如客戶提到‘其他廠家聯係過’,就標紅處理?”
“可行。”劉好仃記下一筆記,“還有物流簽收後的電話回訪,原來是一周內抽樣打,現在能不能改成重點客戶必打?順便問問最近有沒有同行接觸。”
小周舉手:“我可以做個簡版問卷,掃碼就能填,還能錄音留言,方便年紀大的客戶說話。您上次提的那個‘讓聲音回來’,我一直記著呢。”
劉好仃笑了下:“那就加上去,作為補充渠道。”
三人沉默了一會兒,各自在紙上寫寫畫畫。
老趙忽然抬頭:“可這些動作都要人手,產線那邊最近也在趕訂單,咱們幾個人來回跑,怕顧不過來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我不指望一步到位。”劉好仃語氣平穩,“今天不是定執行方案,是先把方向理清楚。我們現在麵對的,不是一次促銷,也不是某個客戶臨時變卦,而是一場悄悄鋪開的渠道爭奪。誰先建立起快速感知和反應的能力,誰就能守住自己的位置。”
小周深吸一口氣:“聽您這麼一說,感覺像是從打遊擊變成了守陣地。”
“沒錯。”劉好仃看著兩人,“以前我們做完優化就等著看結果,現在不行了。市場變了,我們也得變。客戶沒罵你,不代表沒人正站在門口遞新方案。”
老趙合上自己的記錄本:“那接下來是不是得列個清單,哪些客戶風險高,哪些數據要每天盯著?”
“今晚我就整理。”劉好仃說著,拿起筆在白板上圈出“渠道卡位”四個字,“但現在我們要達成一個共識:這不是售後問題,是生存問題。慢一步,可能就是出局。”
小周低頭翻著平板,忽然念出一句:“鄭州那家退單的公司,上周五簽了新合同,供應商名字換了。”
會議室安靜下來。
劉好仃慢慢站起身,走到投影前,把那張六城地圖又放大了一些。西北角的西安,華中的武漢,西南的成都……每一個點,都曾是他們拓展家裝合作的重點。
他拿起紅筆,在地圖邊緣寫下一行小字:“信息滯後一天,戰場就丟一寸。”
然後轉過身:“小周,把你手頭所有合作客戶的名單導出來,按簽約時間、采購頻次、區域分布做個分級。老趙,你去翻最近三個月的退貨備注,凡是提到‘更換方案’‘整體打包’這類詞的,單獨歸檔。”
兩人同時應聲。
劉好仃最後看了眼牆上的鐘,七點四十三分。窗外陽光已經灑進會議室,照在桌麵上那杯豆漿的邊沿,一圈淡淡的油花靜靜浮著。
他拿起筆,在會議記錄本的末頁寫下一句話:
“真正的競爭,往往發生在客戶說‘謝謝’之後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