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色預警:10分鐘確認,30分鐘首聯,60分鐘報判斷。
普通預警:30分鐘內響應即可。
李工的流程圖畫得像地鐵線路圖,從“係統觸發”出發,分三路走向客服、銷售、技術,每個節點標清動作和時限,最後彙入“決策池”。
老趙的交接表設計得簡單直接:日期、班次、當值人、待跟進客戶數、重點事項摘要、簽名欄,末尾還加了一句:“如有未儘事項,請口頭補充並錄音備案。”
劉好仃一張張看過,拿起紅筆,在流程圖的技術出口處劃了一道:“這裡少了個反饋閉環。技術出了對比表,得標記‘已發送給誰’‘客戶是否查閱’,不然你以為發了,人家壓根沒收著。”
李工一拍腦袋:“對,得加追蹤。”
“還有。”劉好仃指著時限標準,“你們寫‘首次聯係客戶’,可萬一打不通呢?得補一句‘連續三次撥打未接通,標記為失聯,升級預警’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小周趕緊修改:“再加上一條,短信同步發送回訪請求,留個痕跡。”
老趙看著交接表,突然說:“我覺得每天還得有個口頭交接會,哪怕就五分鐘。紙上寫得再全,不如當麵說一句‘這個客戶脾氣急,彆提價格’來得實在。”
“可以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早班開工前十分鐘,碰個頭。不算會,就當打招呼。”
大家繼續改,邊議邊調。劉好仃來回走動,時不時點出一句:“這句太長,拆開。”“這個詞看不懂,換成‘打電話’。”“這兒責任不明確,寫上‘由銷售崗王偉負責’。”
天色漸暗,窗外的路燈一盞盞亮起。
小周終於把所有內容整合進一份新文檔,標題寫著:《危機應對操作細則v2.0》。
劉好仃從頭到尾看了一遍,又讓每人輪流讀一段。讀到“紅色預警響應超時超過兩次者,自動進入績效觀察期”時,李工皺眉:“這條會不會太狠?”
“不是狠,是提醒。”劉好仃說,“我們現在拚的就是反應速度。誰掉鏈子,不是害自己,是害整個組。規則嚴一點,心才能齊。”
李工沒再說話,默默在備注欄加上了“每月複評,視情況調整”。
最後一輪核對結束,四個人依次簽了電子確認。
劉好仃點擊“生成最終版”,文檔自動編號:v2.0_fina。
他把文件打印出來,裝訂成冊,一本放在會議室資料架最顯眼的位置,另外幾本發到各值班崗亭的共享盤裡。
“明天上午九點,模擬測試。”他說,“我會在實驗室設五個假客戶,隨機觸發不同級彆預警。你們按新流程走一遍,看有沒有卡點。”
小周問:“要是跑不通呢?”
“那就今晚加班改。”劉好仃合上電腦,“我們不怕慢,怕的是不知道哪兒慢。”
老趙伸了個懶腰:“說實話,這一版比上一版順多了。至少我知道第一步該乾啥了。”
“這就對了。”劉好仃笑了笑,“製度不是綁人的繩子,是搭梯子。梯子穩了,誰都能往上爬。”
李工忽然想起什麼:“對了,夜班交接表,要不要加個電子打卡?防止代簽。”
“不用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信任是基礎,監督是補充。咱們先試人工簽名,一個月後再看要不要加技術手段。”
他看了眼時間,九點二十七分。
回到辦公桌前,他重新打開流程圖,發現李工之前畫的一條連線方向反了——技術組不該指向客服,而是應該先給銷售提供支持材料。
他拿起紅筆,輕輕劃掉箭頭,重新畫了一條。
鍵盤敲了兩下,保存。
屏幕右下角彈出提示:【模擬測試腳本已加載,待啟動】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