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好仃把筆帽擰進便簽本的夾層,像給它安了個小窩。電腦屏幕還亮著,f5鍵在指尖下輕輕彈起,頁麵刷新,訪客追蹤係統跳出一條新記錄:ip地址221.18.76.,來自汕頭,停留時間六分零三秒,打開了《常見技術問答_初稿_v1》pdf文檔,並翻到了第三頁“封裝防潮原理示意圖”。
他看了眼牆上的掛鐘,七點四十二分。辦公室燈剛打開,走廊儘頭傳來拖地的聲音。
“小周,來了就開機,調上周的數據。”劉好仃頭也沒抬,“從策略執行那天算起,七天整,我要線上互動全量報表。”
小周拎著包進門,外套還沒脫:“已經同步後台了,剛才it說防火牆日誌也導出來了,那個彈窗推送成功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九。”
“不錯。”劉好仃點了下鼠標,“把留資客戶按區域拉出來,重點標粵東、東莞、廈門三條線。”
李工推門進來,手裡拿著一疊質檢單:“樣件批次昨天全檢完了,合格率九十六點二,比上個月高兩個多點。烘乾工序穩定了,沒人再抱怨溫控漂移。”
老趙抱著檔案盒跟在後頭:“我剛把最近十五封客戶郵件過了一遍,高頻詞排了個序——‘最小起訂量’出現七次,‘交貨周期’六次,‘能不能定製包裝’五次。”
“說明他們在認真看。”劉好仃翻開筆記本,上麵寫著“策略執行預備事項”,第一條已被劃掉,“現在不是有沒有人看的問題,是看完之後動不動手。”
四人圍到小周電腦前。屏幕上並列三張圖表:訪問量曲線、留資轉化率柱狀圖、詢價客戶分布餅圖。
“你看這個。”小周指著第二張,“策略啟動前一周,平均每天兩個留資;這七天,日均三點四,最高一天五個。總增長百分之七十二,但去掉粵東那塊,就隻剩百分之二十八。”
劉好仃盯著餅圖:“粵東占了六成八?”
“對,而且全是同一個關鍵詞進來的——‘抗潮濕玻璃’。”
“不是通用搜索,是精準需求。”李工接話,“說明我們的信息觸達打中了痛點。”
“可為什麼彆的地方沒動靜?”老趙皺眉,“福建、廣西也有高濕地區,怎麼一個谘詢都沒有?”
“也許他們用彆的詞搜。”小周說,“比如‘防霧玻璃’‘耐潮板材’,咱們的關鍵詞庫還得補。”
劉好仃沒說話,轉頭打開訂單係統,篩選近兩周報價申請單。三家企業名字跳出來:東莞陳總、汕頭林誌宏、惠州一家新公司。
“這三個都進了報價階段。”他說,“以前這種級彆對話,一個月都不一定能碰上一次。”
“那是不是可以認為,策略見效了?”小周眼睛亮了。
“見效不等於有效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我們得知道哪一步起了作用。是彈窗?是資料?還是測試數據本身?”
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。
“這樣。”劉好仃拿起筆,“我們分三層看:第一層,訪問能不能留下聯係方式;第二層,留下後會不會進一步問價格或起訂量;第三層,問了之後有沒有推進到報價環節。”
“你這是建漏鬥模型啊。”小周笑出聲。
“我不懂什麼叫模型。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我就知道水從大桶倒進小杯子,總會灑一些。我們要看的是,灑多少正常,哪些環節能少灑點。”
大家重新分工。小周整理數據鏈路,李工核對樣件交付節點與反饋時間的關係,老趙歸納客戶問題類型。
半小時後,小周喊了一聲:“有意思!所有完成留資的客戶,都是第二次訪問才填表的。第一次基本隻看不說。”
“說明一次接觸不夠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得讓人反複看見,才會動手。”
李工這時發現另一件事:“東莞和汕頭兩家,都在收到技術資料郵件後的第二天打了電話。惠州那個,是我們主動跟進的,反應反而慢半拍。”
“被動響應比主動推銷更有效?”老趙琢磨著。
“不是更有效。”劉好仃敲了敲桌子,“是人家準備好了,我們剛好遞上了答案。就像下雨天你撐傘,沒人罵你多事;大太陽底下你還舉著,彆人就覺得你神經病。”
幾個人都笑了。
老趙忽然抬頭:“但還有十八個人留了信息,到現在沒下文。資料也發了,郵件也回了,然後就沒然後了。”
“這部分要單獨看。”劉好仃調出明細表,“有幾個共同點——都是一次性訪問,停留時間短,問題集中在成本上。他們可能隻是比價,或者替彆人打聽。”
“要不要再推一輪?”小周問。
“彆急。”劉好仃擺手,“先分類。真正有興趣的,不會消失。真沒想法的,你追三遍他也隻會說‘再考慮’。我們現在要做的,不是催單,是搞清楚什麼動作最能撬動下一步。”
中午前,評估摘要打印出來。封麵寫著“新動向應對階段性總結v1”,裡麵三頁紙,列了五組數據對比、三項關鍵結論、兩個待優化點。
劉好仃翻到最後一頁,上麵寫著:
結論:當前策略整體可行,客戶轉化效率提升明顯,尤其在精準需求捕捉方麵表現突出。
待改進:1.技術文檔閱讀門檻偏高,部分客戶中途退出;2.靜默客戶缺乏持續喚醒機製。
“老趙,你說文檔太專業,能不能拆?”劉好仃合上文件。
“能。”老趙點頭,“我把基礎版做成圖文問答,一頁紙講清‘為什麼防潮’‘貴在哪’‘不買會怎樣’。進階版留給技術人員看參數和測試報告。”
“行。”劉好仃在本子上記了一筆,“下周試發。”
李工起身:“我去車間盯下午那批樣件封裝,順便讓小王拍幾張過程照,以後配圖用。”
“記得拍封邊特寫。”小周提醒,“客戶最愛看細節。”
老趙收拾材料:“我去人事科還檔案,順道把新版問答模板交給設計部排版。”
辦公室隻剩劉好仃一人。他喝完杯底剩下的涼茶,重新打開訪客追蹤係統。頁麵刷新,一條新提示跳出來:
【客戶訪問:ip221.18.76.汕頭,再次登錄官網,直接進入《技術問答》文檔第一頁,鼠標滑輪向下滾動】
他沒動,也沒立刻操作。
手指懸在鍵盤上方,輕輕敲了兩下f5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