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下午,新功能上線測試版。小周特意把按鈕設計得醒目但不刺眼,顏色用了廠標裡的淺灰藍,旁邊配了行小字:“有問題?我們在線等。”
李工盯著看了會兒,說:“這話說得像個服務員。”
“就是要像個人。”劉好仃說,“機器才冷冰冰地等著,人才會說‘我在等你提問’。”
傍晚前,第一份通過新通道預約的請求來了。客戶來自漳州,ip地址顯示已訪問官網六次,最後一次停留十二分鐘,下載了三份資料,最後點了那個藍色按鈕。
係統自動通知了技術組,同時也觸發了一封確認郵件。
劉好仃看到提示時正在整理數據報表,他沒急著處理,而是打開客戶行為日誌,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軌跡。看完後,他在筆記本上寫了一行字:“真正的興趣,是從反複看到行動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合上電腦,起身去茶水間續水。回來時發現小周正趴在桌前改ppt,抬頭問他:“接下來是不是該準備往外推了?”
“推可以,但得先站穩。”劉好仃把杯子放下,“現在的成果不是終點,是跳起來之前的彎腿。”
“所以您已經有下一步打算了?”老趙插話。
“打算不多,方向有兩個。”他說,“一是把這套模式固化下來,誰接手都能照著做;二是挑兩三個反應最猛的地區,準備針對性加強投放。”
李工聽著,忽然想起什麼:“上次你說要拍老師傅檢查密封條的畫麵,我可以安排下周去兩個工地現場。”
“去的時候彆光拍產品。”劉好仃強調,“多拍點人。比如老師傅蹲在地上用手摸玻璃邊緣的樣子,客戶看了會覺得踏實。”
老趙也點頭:“我把客戶常問的問題再梳理一遍,做成新版faq,配合視頻一起上。”
小周立刻接話:“那我負責把推廣素材按地區分層,廣東側重防潮耐熱,福建突出抗風壓,差異化推送。”
劉好仃聽著,沒立刻回應。他走到會議室,拿起筆在白板上原有的三行結論下麵,又添了一條:
成立“新市場響應小組”,今日啟動。
他回身看著三人:“你們願意試試嗎?”
小周第一個舉手:“我都準備好了草稿。”
李工笑了笑:“隻要彆讓我寫文案。”
老趙拍拍口袋:“我把常用聯絡名單重新歸了類,隨時能用。”
劉好仃沒再說什麼,隻把白板上的字拍了張照,發到工作群,附言:“從今天起,咱們不隻是回應變化,還要學會預判它。”
晚上七點,辦公室燈還亮著。大多數人已經下班,走廊安靜下來,隻有飲水機偶爾發出咕嚕聲。
劉好仃坐在工位上,主屏顯示著最新的客戶行為彙總表,副屏開著一份空白文檔,標題是《新市場拓展預案草稿》。
光標在標題下閃爍。
他喝了口涼透的茶,伸手去點鼠標,準備寫下第一段。
就在這時,右下角彈出一條新提醒:
【訪客行為更新:ip220.132.41.漳州,今日第4次訪問,停留時長14分38秒,下載《技術問答_v2》與《樣件交付流程》,並點擊“預約技術答疑”】
係統自動標注:【已進入喚醒池a類,服務流程已啟動】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