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。”王姐應下,“如果三天內超過十個同類提問,就算趨勢成立?”
“就這麼定。”
老陳還是有點猶豫:“現在研發任務已經排滿了,再分心搞彆的,怕顧不過來。”
“不是要你現在動手。”劉好仃說,“隻是留個眼睛看著。萬一哪天管理層問起,咱們至少能說出個一二三。”
“而且,”王姐補充,“說不定哪條留言就是下一個突破口。就像當初沒人想到,客戶會因為一段裂縫視頻就願意下單。”
老周笑了一聲:“我還記得那天,我說實話把瑕疵拍進去,你們還勸我剪掉。”
“結果呢?”劉好仃也笑了,“客戶說,敢亮缺點的廠家,才敢保質量。”
幾個人安靜了一會兒。窗外陽光斜照進來,落在會議桌一角。投影儀還連著筆記本,屏幕暗著,像一麵沒擦乾淨的鏡子。
劉好仃站起來,打開投影,把剛才整理的三張圖表調出來:一張是客戶行業分布餅圖,一張是高頻關鍵詞雲,最後一張是從留言裡摘出來的典型問題。
“看出來沒有?”他指著屏幕,“這些人不是隨便問問。他們是真遇到了麻煩,又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。”
王姐盯著那張詞雲:“‘抗蒸汽’‘防結露’‘長期使用’這幾個詞顏色最深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說明重複率高。”老陳點頭,“而且集中在特定行業。”
“這不是偶然。”劉好仃關掉投影,“所以咱們不能當沒聽見。”
“但也不能太當真。”老陳提醒,“萬一這隻是個彆現象呢?”
“所以才設個觀察期。”劉好仃說,“三天,十次同類谘詢,達標了再說下一步。”
“我覺得可以。”王姐說,“反正每天都要彙總數據,多標一個類彆也不費事。”
老周拍拍相機包:“我要是再去工地,順便問問施工隊有沒有遇到類似問題。”
“好。”劉好仃點頭,“大家都留意著點,彆主動推,但也不能漏掉。”
散會後,他坐回工位,把那張寫著“高溫高濕工業窗體——待驗證需求”的便利貼撕下來,貼在筆記本封麵內側。翻開第一頁,是他前兩天寫的那句話:“辦法不一定馬上解決問題,但能讓問題不再嚇人。”
他在下麵補了一句:“有時候,彆人隨口一問,可能是你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機會。”
電腦右下角彈出新消息提示。他點開,是係統自動推送的今日客戶谘詢摘要。滾動條往下拉,第三條寫著:“客戶谘詢:是否有適用於高溫高濕環境的專用密封窗?應用場景為豆製品生產車間。”
他看了一眼時間:上午十點零七分。
緊接著,第四條更新:“客戶留言:我們廠現有玻璃三個月內出現密封層脫落,是否可提供耐腐蝕型號參考?”
他又看了一眼剛才設下的觀察標準——三天,十次同類提問。
這才剛開始兩個小時。
他沒動,手指懸在鍵盤上方,等下一條信息跳出來。
屏幕閃爍了一下,新的留言載入:
“用戶提交谘詢:請問貴司產品能否用於恒溫恒濕實驗室?要求長期運行不產生冷凝水。”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