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雯翻出素材:“我挑十段最有代表性的錄音,做成音頻附錄。”
王芳則開始整理客戶信息:“我按區域和家庭結構分類,看看哪類用戶反饋最積極。”
劉好仃沒急著動手,而是走到窗邊看了看。質檢室的燈還亮著,兩個工人正在調試新一批樣燈的感應模塊。他看了一會兒,轉身回桌前,打開郵箱,新建一封郵件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標題還沒打完,王芳忽然抬頭:“有個問題。”
“說。”
“如果我們一直按這種節奏收集反饋,以後每個客戶都要錄音、填表、寫案例……會不會太麻煩?人家隻是想買盞燈。”
劉好仃停下敲字的手。
“不會。”他想了想,“我們不是讓客戶配合我們,是我們跟著他們學。以後每賣出十套,隨機選一家上門回訪,請他們吃頓飯,聊聊天。不談產品,就聽他們講講最近夜裡走得怎麼樣。”
“這倒像回事。”孫雯笑了,“比問卷有意思多了。”
“本來就是人跟人的事。”劉好仃重新敲起鍵盤,“燈會感應人,我們也得學會感應人。”
趙磊這時突然抬頭:“剛收到一條新反饋,挺特彆的。”
“念。”
“是個小姑娘的聲音,大概五六歲。”趙磊讀著後台記錄,“她說:‘爺爺的燈會走路,像小狗一樣。’後麵還有一句,‘我也想要一盞,陪我睡覺。’”
屋裡靜了幾秒。
孫雯第一個笑出聲:“這可以當廣告語了吧?”
“不行。”劉好仃搖頭,“這話太珍貴,不能拿來打廣告。”
“那怎麼辦?”
“存進培訓手冊。”他說,“以後新來的安裝工,第一課不是學電路,是聽這段錄音。”
王芳合上筆記本:“我這就去安排。”
中午前,《實錄》初稿完成了。三頁紙,圖文並茂,每一頁都有用戶原聲的二維碼,掃碼就能聽。劉好仃打印了一份,坐在辦公桌前逐字核對。
孫雯把設計好的“原聲牆”打印件拿過來,第一張卡片已經貼好了,就是那句“亮了”,下麵標注了日期、地址和設備編號。
“下午就能掛上去。”她說。
趙磊確認了所有數據無誤,順手把演示視頻上傳到了內部學習平台。
王芳更新了客戶跟進表,新增了一欄“潛在需求”,裡麵記著“兒童陪伴”“多代同堂”“複購意向”幾個關鍵詞。
劉好仃把最終版文檔保存,命名為:《啟明一號上市首周實錄_v1》。
他抬起頭,陽光正照在牆上的空白處,那是留給“原聲牆”的位置。
孫雯拿著膠帶和圖釘走過去,輕輕把第一張卡片按了上去。
卡片邊緣微微翹起,像一片剛落下的葉子。
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