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南大附近周邊幾乎是遍布小飯店和老式居民單元樓,整片區域算是南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,所以,當時的南市警方幾乎是全員出動,在拋屍地點附近大量的挨家挨戶走訪。
用“進千家,查萬人”來描述當時警方的排查行動都不為過。
殺人凶手把刁愛琴的屍體肢解並片成了2000多片,那麼就肯定有分屍場地。
所以當時的南市警方在挨家挨戶入室調查的時候,還專門對有浴缸,浴室比較大的家庭進行了更仔細的檢查。
很多人都被調查,甚至還有可疑者被單獨隔離調查了一個星期之久,然而就算是這樣嚴密的排查,還是一無所獲,竟然沒有絲毫進展!
當時成立的百人專案組也進駐到了南市大學,對南市大學所有教職工進行了審查,所有曾有過劣跡的人還專門單獨進行了一周的封閉審查。
但最終結果都是一無所獲。
於是警方細化了調查方向,他們發現刁愛琴的屍體,被非常細致的進行了切割,每塊碎肉的大小都很均勻,而且她的骨架,甚至是關節處,都被凶手一刀切割斬下。
這代表著什麼?
當時警方的第一直覺,就是懷疑凶手的職業是一名專業的屠夫,因為了解過屠宰這一行業的人都知道,最考驗屠夫技術的,就是看他能否從關節處對肉類進行分解。
凶手熟練的分屍行為,正從側麵反映了他精通解剖或者熟悉生物構造!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當然,職業特點還有相同類似點的還有醫生!
於是警方便重點調查對象收束在屠夫和醫生之中。
但這個案子,在當時的警方看來,就是說不上來的邪門,警察們將南市全城有可疑的屠夫和醫生等對象又查了一遍,但又是一輪無功而返。
迫於當時的輿論壓力,警方當時還甚至發布了高額懸賞令,能對此案提供重要線索從而破案的話,重金獎勵伍萬元。
彆覺得這五萬塊錢好像不多,要知道案件背景年代是在1996年,那時候全國職工的年度平均工資才有6210塊錢,分攤到每個月上,月平均工資僅有518元。
那時候的五萬塊錢相當於一個職工不吃不喝存下的9年的工資,在當時算得上是巨款了!
並且當時警方還出動了數十隻警犬,但一圈下來,全都是竹籃打水。
當時警方內部有人推測,凶手或許早就離開了南市,要將偵查範圍進行擴大才能查到有用的線索。
還有一些心思比較縝密的刑警推斷,凶手或許是憑借著強大的心理能力,躲過了警方的排查。
後來,南市警方一把手還專門前往首都請教當時的華人神探李昌鈺,但李博士聽聞了案情後,眉頭緊蹙,麵露難色。
他的原話是:“這案子很難破,因為沒有第一案發現場,並且屍塊全都被處理過,這就意味著幾乎不存在任何的直接線索。”
直到案發三個月後,南市警方和專案組幾乎已經是在南大附近掘地三尺了,可依然還是沒有找到南大碎屍案的有效線索,專案組隻能撤離。
於是這起案件就被硬生生斷在這裡,直至19年後的今天。
未完待續。
喜歡可惡,這個輔警異常的強請大家收藏:()可惡,這個輔警異常的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