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《尚書》有雲,‘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’,蔡攸此舉,是動搖我大宋之根本!”一名太學生慷慨陳詞。
“過於溫和了!”另一人立刻反駁,“對付此等國賊,需用重典!當引《韓非子》之言,‘法不阿貴,繩不撓曲’!”
“不妥,法家之言過於酷烈,恐引朝廷忌憚。”
眾人爭論不休,每個人都引經據典,卻始終找不到那句能一錘定音的驚世之言。
鮑明遠一直沉默不語,他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,腦海中浮現的,是惠民茶坊裡,那些衣衫襤褸的流民,是那個眼神明亮得像星星一樣的茶童小安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他突然明白了。
對付國賊,靠的不是引經據典的華麗辭藻,而是要說出天下百姓心中最痛的那句話。
他緩緩站起身,走到書案前,提起那支飽蘸濃墨的狼毫。
所有人的目光,瞬間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。
鮑明遠深吸一口氣,手腕微沉,在雪白的宣紙上,寫下了八個力透紙背、殺氣騰騰的大字!
“率獸食人,人亦食之!”
這八個字,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
意思是,統治者帶著野獸來吃人,那麼,人也會起來把他吃掉!
這已經不是聲討,這是最直白、最赤裸的宣戰!
“好!”
“好一個‘率獸食人’!”
滿堂學子,在短暫的死寂後,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!
他們知道,這篇檄文,成了!
次日清晨,當第一縷陽光照亮汴京城時,數千份《討蔡攸檄文》,如同雪片一般,貼滿了宣德門、朱雀門等所有主要城門的牆壁,貼滿了瓦舍勾欄,貼滿了酒肆茶坊。
整個汴京城,被這篇殺氣騰誌的檄文,徹底引爆了。
無數的百姓聚集在布告前,識字的人高聲朗讀,不識字的人側耳傾聽。
“……苛政猛於虎,暴吏甚於匪!蔡攸者,國之巨蠹,民之大賊!其以‘應奉’為名,行‘括田’之實,奪我屋舍,毀我桑田,致使江南萬民,流離失所,易子而食!此等行徑,與率天下之獸而食人,何異?!”
“今,我等雖為布衣,亦知家國大義!孟子雲:率獸食人,人亦食之!若朝廷不誅此賊,我萬民便自舉刀兵,以清君側,以安天下!”
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嫗,聽到“易子而食”四字時,猛地跪在地上,嚎啕大哭,她指著布告,對身邊的人嘶喊:“我的孫女……就是被那幫天殺的‘應奉局’搶走的啊!”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這篇檄文,就像一根火柴,徹底點燃了汴京城積壓已久的民怨。
從茶坊酒肆到街頭巷尾,從販夫走卒到王公貴胄,所有人都在議論著蔡攸,議論著這篇檄文。
一股無形的風暴,正在迅速集結。
宣德門城樓之上,周邦彥與李師師並肩而立,俯瞰著下方那一張張群情激奮的臉。
“師師,你做到了。”周邦彥輕聲道,“你用一席話,一篇文,將百萬民心,擰成了一股繩。”
李師師的目光穿過人群,望向遙遠的南方,眼神堅定而又冰冷。
“這還不夠。”
“我要的,不止是民心。”
“我要他的命。”
喜歡公子,請喝茶請大家收藏:()公子,請喝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