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裂穀彌漫著淡藍色的薄霧,赤藤的藤蔓上掛滿了露珠,露珠滴落時,在地上砸出細小的冰晶——是冰葉花幼苗釋放的冷氣,已經能影響到半米外的範圍了。蘇璃數了數洞穴裡的幼苗,七株已經長出葉片,淡藍色的葉片在藤蔓間舒展,像藏在綠海裡的星星。
“探測儀顯示冰湖在裂穀的儘頭,海拔比這裡高三百米。”林深指著地圖上的藍色光點,“那裡的溫度恒定在零下七度,是天然的低溫環境。”他給飛船的新能量核心做了最後檢查,核心運轉時發出的嗡鳴變得格外柔和,“推進器修複了百分之六十,足夠我們在裂穀範圍內飛行。”
伊洛注意到雪絨獸們在收集赤藤果實,它們把果實塞進崖壁的石縫裡,像是在儲存糧食。首領則用鼻子拱來一塊平整的岩石,岩石上有個天然的凹槽,蘇璃往凹槽裡倒了些凍土泉水,水居然沒有結冰——岩石底下藏著寒鐵沙,沙粒散發的微弱磁場讓水保持著液態。
“它們在給返程做準備。”伊洛突然明白過來,“雪絨獸知道我們要離開,在儲存能維持共生的物資。”林深笑著拍了拍雪絨獸首領的脖子,首領順勢蹭了蹭他的手心,掌心立刻沾了些銀色的沙粒——是它特意藏在鬃毛裡的寒鐵沙。
乘坐“啟明號”前往冰湖隻需二十分鐘,但飛船在靠近冰湖時,探測儀突然顯示前方有能量屏障。林深降低飛行高度,發現冰湖周圍的岩壁上覆蓋著厚厚的冰層,冰層裡嵌著發光的晶體,晶體排列成規則的六邊形,像天然的防護罩。
“是‘冰棱晶’,能吸收能量波。”蘇璃認出晶體的紋路,和冰棱魚鱗片的鋸齒狀一致,“難怪探測儀之前沒發現這裡——晶體會屏蔽信號。”飛船穿過屏障時,艙體輕微震動了一下,舷窗外的景象突然變得清晰:冰湖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山穀裡,湖麵上漂浮著半透明的冰蓮花,花瓣上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。
冰湖的岸邊堆積著銀白色的沙子,是寒鐵沙!而且沙層厚得能沒過腳踝,沙粒在低溫下泛著金屬光澤,顯然純度比之前找到的更高。更驚喜的是,湖底有大片暗綠色的植物在擺動,林深用探測儀掃描後,突然站了起來:“是‘寒水藻’!能分解重金屬,和凍土苔是共生品種!”
他們剛走出飛船,一群白色的飛鳥突然從冰蓮花裡飛出來,鳥的翅膀是半透明的,煽動時落下細小的冰晶——是霧羽鳥的同類,它們的羽毛上沾著寒水藻的孢子,顯然在這裡生活了很久。雪絨獸首領衝進沙堆裡打滾,揚起的沙粒落到冰蓮花上,花瓣立刻綻放得更大了。
蘇璃蹲在湖邊觀察寒水藻,發現藻葉上吸附著細小的金屬顆粒,顆粒被藻葉包裹後,慢慢變成灰白色的粉末。“它們的淨化能力是凍土苔的三倍。”她摘下一片藻葉,和寒鐵沙放在一起,沙粒立刻附著在藻葉上,形成一層銀色的薄膜,“如果把它們帶回凍土泉,能徹底清除殘留的腐蝕物。”
林深則在湖中心發現了異常——那裡的冰層比周圍厚一倍,冰層下有個黑色的陰影在移動。他用激光刀切開冰層,陰影突然衝出水麵,濺起的水花在半空凝結成冰粒——是一條兩米長的冰棱魚!它的鱗片是銀白色的,吻部的突起像塊小冰晶,顯然是冰棱魚的首領。
大魚沒有攻擊他們,反而遊到岸邊,用吻部指向湖底的一塊岩石。林深潛入水中穿著特製的防寒潛水服),發現岩石下有個洞穴,洞穴裡堆滿了閃亮的東西——是被寒水藻分解後的金屬粉末,粉末凝結成了塊狀,像銀色的礦石。更重要的是,洞穴裡有個金屬台,台上放著一個圓形的儀器,儀器的屏幕還在閃爍。
“是采礦站的生態監測儀!”林深把儀器帶回岸邊,開機後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二十年前的數據——當時的冰湖還是普通的湖泊,是采礦機器人的廢料汙染了水源,後來冰棱魚首領帶著魚群來到這裡,寒水藻跟著魚群的糞便一起繁殖,慢慢淨化了湖水,“它們一直在守護這裡。”
儀器裡還儲存著一段視頻:二十年前,一個穿著防護服的人將監測儀放在洞穴裡,他身邊跟著一條小冰棱魚應該是現在的首領),手裡捧著一株寒水藻。“是艾拉的老師!”蘇璃認出防護服上的標誌,“他當年參與了采礦站的生態修複計劃,這些共生品種都是他培育的。”
新的計劃立刻成型:伊洛和雪絨獸們收集寒鐵沙,他們發現沙粒在冰棱魚首領的吻部摩擦後,吸附力會增強,便讓大魚幫忙“打磨”沙粒;蘇璃則小心地采集寒水藻的孢子,她用凍土苔的汁液做成培養皿,確保孢子能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活性;林深則研究監測儀裡的資料,找到了徹底關閉采礦機器人的方法——需要在主控製台輸入能量密碼,而密碼就是起源之樹的紋路圖案。
中午時分,冰湖突然傳來“哢嚓”的聲響,湖麵上的冰蓮花開始合攏,花瓣邊緣的冰晶變得更厚。霧羽鳥們紛紛飛向山穀深處,雪絨獸首領對著天空嘶鳴——遠處的雪山又開始震動,這次是真正的雪崩,白色的雪浪正順著山坡向冰湖湧來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“是之前的采礦機器人殘骸鬆動了,卡在了雪山的裂縫裡。”林深看著探測儀,屏幕上顯示雪下有金屬反應,“雪崩會把殘骸衝進冰湖,汙染我們收集的寒鐵沙!”更糟的是,雪崩帶來的衝擊力可能會震碎冰棱晶屏障,讓外部的暖流進入冰湖。
他們立刻行動:林深駕駛飛船飛到雪山下,用飛船的引力裝置吸附住鬆動的金屬殘骸,殘骸太重,飛船的推進器發出了刺耳的警報;蘇璃讓冰棱魚首領帶領魚群潛入湖底,用身體撞擊冰層,在湖麵上凍出一道冰牆,阻擋可能漏進來的雪水;伊洛則指揮雪絨獸們搬運寒鐵沙,在冰湖周圍堆起沙牆——寒鐵沙遇到低溫會凝結成硬塊,能抵擋一定的衝擊力。
最關鍵的時刻,冰棱魚首領突然做出了驚人的舉動:它用身體撞擊飛船的底部,將自身的能量傳遞給飛船——飛船的推進器瞬間亮起藍光,引力突然增強,林深趁機將金屬殘骸拖向遠離冰湖的山穀。與此同時,寒水藻突然大量繁殖,在湖麵形成一層綠色的“防護膜”,雪崩的雪粒落在膜上,立刻被彈開。
當雪崩過去,冰湖依舊完好無損。冰棱魚首領慢慢遊回湖底,它的鱗片失去了一些光澤,顯然消耗了不少能量。蘇璃立刻將寒水藻的孢子撒進它周圍的水裡,孢子接觸到魚的身體,立刻長出細小的藻葉,像給它披上了一層綠色的鎧甲。
傍晚時,他們已經收集了足夠的寒鐵沙和寒水藻孢子,監測儀裡的資料也全部傳輸到了“啟明號”的數據庫。冰棱魚首領將一塊凝結的金屬粉末推到岸邊,粉末在夕陽下變成了金色——是純度極高的共生金屬,能用來加固起源之樹幼苗的生長環境。
林深在湖岸的岩石上刻下了新的標記,將監測儀放回洞穴,屏幕上的新數據開始跳動——記錄著冰葉花、寒水藻和寒鐵沙的共生狀態。“等凍土的生態穩定,我們可以在這裡建一個共生基地。”他指著冰湖周圍的空地,“寒鐵沙和寒水藻能形成天然的淨化係統。”
伊洛發現雪絨獸們在沙堆裡埋了些東西,挖出來一看,是赤藤的果實和冰葉花的種子——它們在給冰湖留下“禮物”。霧羽鳥們則銜來寒水藻的孢子,撒在雪絨獸埋下種子的地方,像是在幫忙播種。
返程時,冰棱魚首領一直跟著飛船遊到裂穀入口,它的身邊跟著幾十條小魚,每條魚的嘴裡都銜著一顆寒鐵沙。當飛船升空時,小魚們將沙粒拋向空中,沙粒在陽光下變成閃亮的光點,像是在送彆。
蘇璃看著培養皿裡活躍的孢子,突然笑了:“艾拉的老師沒能完成的事,我們正在做到。”林深調出導航,下一個目標是采礦站的主控製台,就在裂穀另一端的廢棄基地裡,“輸入密碼後,所有機器人都會停止運轉,到時候這片土地就徹底安全了。”
伊洛摸了摸口袋裡的金色樹葉起源之樹幼苗的葉子),樹葉的紋路在飛船的燈光下亮起,和窗外冰棱魚群的銀光遙相呼應。他知道,共生網的故事還在繼續,而他們和這些神奇的生物一起,成了故事裡的新角色。
喜歡迷霧紀元: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請大家收藏:()迷霧紀元:我的木屋能吞噬萬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