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華:
“既然到這裡了,不如跟我聊聊有關大海的詩句吧,我現在突然也想學一學,感受一下這些詩篇的魅力。”
吳語:
“先說回‘煙波江上使人愁’吧,你可知道這句詩當時收到多大的歡迎嗎?就這麼說吧,當時幾乎人人都能把這一句詩背出來,而崔顥也成為了風靡一時的詩人,風頭直接蓋過了李白等等大詩人。其實古代的詩篇大部分是思念家鄉,思念親人,思念情人,反正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。人有七情六欲,所以他們的詩篇就是離不開這些,而似乎離開了這些又好像失去了靈魂。”
又說:
“張九齡有一首詩寫的是跟大海有關的,叫《望月懷遠》: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情人怨遙夜,竟夕起相思。滅燭憐光滿,披衣覺露滋。不堪盈手贈,還寢夢佳期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你看這首詩,也一樣提到了相思。”
許華:
“這麼說這首詩是相思情人的?”
吳語:
“我也不知道,反正詩裡麵提有‘情人’這兩個字,應該有吧。”
又說:
“其實詩人無非就是托物寄情,都是差不多的。”
許華:
“哦,這麼說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。有寄景的,有寄物的,還有寄那些虛無縹緲的。”
吳語:
“讀書的時候老師教的也不算很多,其實很多都是要自己去閱讀,這樣才能讓自己了解更多的文章。讀書的時候寄月亮的比較多。比如蘇軾的《水調歌頭》,這首詞還被改編成了歌曲,隻要會唱這首歌,那就肯定會被這首詞。”
許華:
“詩中奧妙真多,都怪自己讀書不努力,不然就沒有這麼多局限性了,而我的知識也不會隻在‘床前明月光’的範圍。”
又說:
“認識你就是好,可以學到很多自己沒有涉及過的知識,說不定某一天我也能出口成章。”
吳語:
“那肯定,你又不是那種頭腦笨的人,我認識你的第一天就知道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,不喜歡讀書隻是當時不懂事,並不能代表這個人笨。”
許華:
“好吧,那你教教我那首《水調歌頭》。”
吳語開頭,許華跟著念了起來:
丙辰中秋,歡飲達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懷子由。
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。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彆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裡共嬋娟。
念完之後,吳語說:
“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,當時蘇軾彆貶,隻能作詩思念自己的兄弟。”
許華:
“好,如果有一天我們分開了,我也能對著月亮念這首詞來思念你。”
喜歡那些流浪的日子請大家收藏:()那些流浪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