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常在秋冬時節,或即便在溫暖室內,指尖腳尖也總像浸在冰水裡一般?那種由內而外的寒涼,並非多添一件衣服就能輕易驅散。這惱人的手腳冰涼,其實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“內部供暖不足”的信號——根源常在氣血不足、陽氣虛弱或經絡不暢。彆擔心,溫暖並非遙不可及。通過精心搭配的日常飲食,我們完全可以溫和而有效地點燃身體的“小火爐”,讓暖意自然流淌至四肢末梢。
一、探究寒涼根源:你的手腳為何總不暖?
在尋求溫暖之道前,需先明白寒從何來:
1.陽虛生寒: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。中醫認為,人體陽氣如同太陽,溫煦全身。若先天稟賦不足、久病耗損、過度貪涼如嗜食冷飲、穿著單薄露腰腹)、或隨著年齡增長腎陽漸衰,導致推動和溫煦的力量減弱,熱量難以達於四肢末端。
2.氣血不足:氣是動力,血是載體。長期勞累、思慮過度、營養不良或慢性失血如月經過多),都會導致氣血虧虛。氣血不足,則無力將溫熱的血液有效輸送到離心臟最遠的手腳。
3.氣血瘀滯:氣機不暢如長期情緒抑鬱、壓力大導致肝氣鬱結)或寒凝血脈外寒入侵或陽虛內寒),都會使氣血運行受阻,形成“堵車”,熱量無法順利送達。
4.脾虛失運: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,也負責運化水濕。脾陽不足,不僅生血無力,還會導致水濕內停。濕性重濁粘膩,進一步阻礙氣血運行通道。
二、溫陽散寒食譜:點燃身體的小太陽
此類食譜適合:怕冷明顯,尤其腰膝以下冰冷,喜熱飲熱食,麵色蒼白或晄白,精神不振,小便清長,舌淡苔白的人群。
1.當歸生薑羊肉湯經典中的經典)功效:溫中補血,祛寒止痛。當歸補血活血,生薑溫中散寒,羊肉性溫,補虛勞、益氣血、壯腎陽。三者合力,是驅逐深寒、補養氣血的黃金組合。
材料:羊肉500克優選羊腿肉或羊腩,帶點脂肪更香),當歸15克切片),生薑3050克拍散或切片),紅棗68顆去核),料酒適量,鹽少許,清水足量。可選:枸杞一小把最後放)。
做法:
1.羊肉切塊,冷水入鍋,加幾片薑和料酒,大火燒開焯水23分鐘,撈出洗淨血沫去腥膻關鍵)。
2.將焯好的羊肉、當歸片、生薑塊、紅棗放入砂鍋或深鍋中,加入足量清水沒過食材約2指高)。
3.大火燒開後,撇去浮沫,轉小火慢燉1.52小時,直至羊肉酥爛。
4.出鍋前10分鐘加入枸杞如果用的話),調入適量鹽即可。
食用:喝湯吃肉,每周12次。秋冬最宜。注意:體質偏熱、感冒發燒、口舌生瘡者不宜。
2.薑棗桂圓茶隨身暖飲)
功效:溫中散寒,補血養心。生薑驅寒暖胃,紅棗補中益氣養血,桂圓龍眼肉)補益心脾,養血安神。簡單易行,日常驅寒佳品。
材料:生薑58片約1520克,怕辣可去皮),紅棗56顆掰開去核),桂圓肉1015克,紅糖適量根據口味),水600800毫升。
做法:
1.生薑切片或拍鬆),紅棗洗淨掰開去核易出味),桂圓肉稍衝洗。
2.所有材料放入養生壺或小鍋中,加入清水。
3.大火煮開後,轉小火煮2030分鐘。
4.關火前5分鐘加入紅糖攪拌融化。
食用:趁溫熱飲用,可反複衝泡。作為日常代茶飲,尤其適合晨起或上午飲用。胃熱者、孕婦孕早期慎用大量桂圓)注意。
3.肉桂核桃粥晨起暖胃能量粥)
功效:補腎助陽,溫通經脈,健腦潤腸。肉桂辛甘大熱,溫補腎陽命門之火,是溫通血脈的良藥;核桃補腎溫陽,潤腸通便;大米健脾養胃。
材料:大米60克,核桃仁30克掰小塊),肉桂粉12克或肉桂棒一小段),紅糖或冰糖適量可選),水約1000毫升。
做法:
1.大米淘洗乾淨。
2.鍋中加水燒開,放入大米、核桃仁。
3.大火煮開後轉小火,慢熬約4050分鐘,至粥粘稠。
4.關火前5分鐘,加入肉桂粉攪拌均勻如果用肉桂棒,在開始煮時就放入,煮好後撈出)。
5.根據口味可加少量紅糖或冰糖調味。
食用:作為早餐或加餐,溫熱食用。每周34次。陰虛火旺、實熱證、孕婦慎用肉桂。
三、補氣養血食譜:為身體注入溫暖動力
此類食譜適合:手腳冰涼同時伴有麵色無華或萎黃、唇色淡白、容易頭暈眼花、心悸失眠、疲倦乏力、月經量少色淡、舌質淡的人群。
1.黃芪當歸紅棗烏雞湯氣血雙補)
功效:補氣生血,溫中健脾。黃芪是著名的“補氣之長”,推動氣血運行;當歸補血活血;紅棗補氣養血;烏雞滋陰補血,性平偏溫,是補虛佳品。此湯氣血雙補,且不易上火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材料:烏雞半隻或雞腿2個),黃芪20克,當歸10克,紅棗810顆去核),生薑34片,料酒適量,鹽少許,清水足量。
做法:
1.烏雞洗淨斬塊,冷水下鍋,加薑片、料酒焯水,撈出洗淨。
2.將焯好的雞塊、黃芪、當歸片、紅棗、薑片放入砂鍋,加足量水。
3.大火燒開,撇沫,轉小火慢燉1.52小時。
4.出鍋前加鹽調味。
食用:喝湯吃肉,每周12次。四季皆宜,經後、產後調理尤佳。感冒、實證慎用。
2.五紅湯平民補血暖方)
功效:益氣補血,健脾暖胃。紅豆健脾利水消腫;紅棗補中益氣養血;紅衣花生帶紅皮)補血止血;枸杞滋補肝腎;紅糖溫中補血。材料常見,做法簡單,溫和有效。
材料:紅小豆50克,紅棗810顆去核),紅皮花生30克,枸杞15克,紅糖適量根據口味),水約1200毫升。
做法:
1.紅小豆、紅皮花生提前浸泡23小時或更久,易煮爛)。
2.紅棗洗淨去核,枸杞稍衝洗。
3.將泡好的紅小豆、花生、紅棗放入鍋中,加水。
4.大火燒開,轉小火慢煮約1小時,至豆子軟爛開花。
5.加入枸杞和紅糖,再煮10分鐘即可。
食用:溫熱喝湯吃豆,每周34次。可作為甜品或加餐。糖尿病患者注意紅糖用量或谘詢醫生。
3.黑米桂圓蓮子粥養心安神補血)
功效:滋陰補腎,養血安神,健脾暖胃。黑米被譽為“補血米”、“長壽米”,滋陰補腎,益氣強身;桂圓補血養心;蓮子補脾止瀉,養心安神;此粥偏溫潤,補而不燥。
材料:黑米60克,糯米30克增加粘稠度,可全用黑米),桂圓肉20克,蓮子去芯)20克,紅糖或冰糖適量,水約1000毫升。可選:紅棗幾顆。
做法:
1.黑米、糯米淘洗乾淨,可提前浸泡12小時縮短煮製時間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