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_漢宮嬌華: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207章(1 / 1)

建章宮的銅漏剛滴過卯時三刻,簷角鐵馬在晨風中叮咚作響。劉妧案頭的《女戶歲考簿》已攤開數尺,朱砂批注在晨光裡透著暖意——南陽王阿蓮的鹽井新繳百斤雪花鹽,批注旁畫著口冒熱氣的熬鹽鍋;長安柳氏女織錦坊的"粟米紋錦"被朱筆圈成貢品,邊角貼著塊錦緞小樣,經緯間還留著織工指甲掐出的驗線痕。

"陛下,太後在偏殿候著,手裡捧著個銅疙瘩呢。"侍女綠萼將暖硯往素色襦裙旁推了推,硯台裡的鬆煙墨混著殿外傳來的珍珠瓔珞聲——陳阿嬌披著玄色太後翟衣踏入,鳳紋霞帔上的東珠在廊下光影裡晃出細碎光點,腰間金鑲玉帶上懸著的紫金葫蘆,隨步伐撞出清脆聲響。

"瞧瞧尚方署的新玩意兒!"陳阿嬌將青銅量器按在簿冊上,器身刻著"女戶標準"四字,邊角鑄著粟米與織梭的交纏紋樣,"昨兒用這量器量西市繡娘的織機踏板,尺寸分毫不差。你外祖母來信說,嶺南女船主拿它算船艙立方,多裝了三成香料!"她袖口的赤金鑲玉鐲碰著量器邊緣,鐲身戰陣紋與量器底部的粟米浮雕相映成趣。

衛子夫扶著侍女走進,素紗襦裙上的暗紋蘭草沾著禦花園的晨露。"太後,陛下,"她展開絹帛,各郡女戶數目用不同顏色標成星圖,"梁國之亂後,河間郡七十三戶婦人拆了公孫弘家的桑田,種上了新蠶種。"絹帛末頁貼著張剪紙,漁陽李氏女兒剪的"女戶興旺"圖裡,紮丫髻的姑娘正踩著織機,邊角粘著片染血錦緞——那是繡甲營女兵撕下的戰旗殘片。

窗外忽然傳來太學方向的鐘磬聲,混著隱約的女書聲。劉妧想起三日前陳阿嬌在長樂宮拍案的模樣:"女子不能考博士?哀家偏要讓繡娘當太學祭酒!"此刻殿外傳來環佩與竹簡相擊聲,太學新上任的女博士班昭捧著《女誡新編》疾步而入,竹簡便簽上還沾著校正時的朱砂。

"啟稟太後、陛下,"班昭的象牙笏板敲在青磚上,竹簡夾縫掉出片算籌圖,"太學女學徒編的《算學女訓》賣瘋了!西市綢莊老板拿織錦回紋算布匹,竟解開了三元一次方程。"她展開的竹簡上,算籌排列成"回紋錦"圖案,旁邊用小字注著"此紋可破勾股定理"。

陳阿嬌突然抓起金錯刀,在竹簡空白處刻下"算學博士許女子參選"八字,刀刃劃過處露出衛子夫預先寫好的《女官考課條例》:"班博士,哀家要你下個月就開講《九章算術》,讓女娃們知道,算籌比繡花針還厲害!"

班昭低頭應諾時,發間木簪輕晃:"太後放心,已讓學徒把算術題繡在絹帕上,邊繡邊算。"她袖中滑出方繡帕,上麵用彩線繡著"粟米三擔,織錦五匹,問本利幾何",針腳間藏著算籌答案。

未時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,在太後翟衣的鳳凰紋上投下光斑。劉妧望見陳阿嬌鬢邊赤金鳳凰簪輕晃——簪尾新綴的南海珠,是西市女戶們湊錢買的。殿外忽然傳來孩童笑鬨聲,平陽侯家兒媳帶著兩個紮丫髻的小姑娘奔入,孩子手裡捧著用繡繃改的小甲胄,甲片是染了蘇木水的錦緞。

"太後!陛下!"平陽侯家兒媳的銀簪掛著"女戶教習"銅印,"這是西市"織錦蒙學"的娃娃們做的,說要學霍將軍保家衛國。"她身後的小姑娘怯生生展開繡帕,歪扭彩線繡著"太後千歲",邊角繡著自畫的粟米與織梭,針腳間夾著根斷了的繡花針。

陳阿嬌突然把孩子攬進懷裡,珍珠瓔珞蹭得她們咯咯笑:"好!哀家讓尚方署給你們鑄"女小將軍"印!"她從袖中摸出兩把金錯小刀,刀柄刻著鳳凰與蘭草,"拿著學刻竹簡,將來要像班博士那樣,做識文斷字的大女子!"

大些的姑娘突然指著陳阿嬌的金錯刀:"太後娘娘,這刀跟我娘熔鹽鍋的樣子好像!"陳阿嬌聞言大笑,拍著孩子的背:"你娘是鹽井英雄,比哀家的刀還厲害!"

衛子夫展開《女戶蒙學章程》,朱筆圈著"女戶子女免費入官學",末頁貼著漁陽李氏女兒的歪扭字跡:"我娘說,識字能算清漿洗錢,還能看懂戶帖上的紅印。"她指著章程插圖,畫著女娃們用織梭當教鞭,在沙盤上畫算籌。

申時更鼓敲過,劉妧望著《邊市女商冊》,雁門郡婦人用女戶名義與匈奴互市的記錄旁,畫著匹騰躍的駿馬。陳阿嬌推來疊繡樣,彩線繡著女戶十二景:婦人在縣衙領戶帖、姑娘在太學聽講、老嫗教孫女認算籌。

"西市繡娘說,要把這些掛到郡驛館去,"陳阿嬌指尖劃過銀線繡的算籌,"讓那些說"女子無才便是德"的人瞧瞧,咱大漢女子既能持家,也能拿算籌治國。"她忽然拿起幅繡樣,上麵繡著班昭站在太學講壇,台下女學徒舉著算籌提問。

衛子夫捧來《大漢女戶人才錄》,首頁是班昭簡曆,其下王阿蓮、柳氏女等名字旁,列著"善冶鐵精織錦"等技藝。"張掖郡送來信,"她翻開新頁,"有女戶用織錦經緯原理,改良了戍卒甲胄的夾層。"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殿外傳來細碎腳步聲,新選入宮的女官們捧著刻刀竹簡來了。領頭的南陽女匠人指尖帶繭,將刻著"鹽井女戶"的石印舉過頭頂:"陛下,太後,這是用新井架刻的,願江山如鹽井般源源不絕。"石印邊緣留著鑿痕,卻被磨得光滑如匠人手掌。

劉妧接過石印,觸手生溫:"你這印刻得比尚方署的還結實。"女匠人紅著臉低頭:"我男人戰死沙場,是女戶製讓我撐起家,這印刻的是謝恩。"

酉時宮宴設在長樂宮暖閣,炭火燒得正旺。陳阿嬌給衛子夫布了塊蜜漬桑葚,指著窗外說:"瞧,太學女學徒在月下算星象,說要編《女史天文誌》。"衛子夫攪著杏仁酪輕聲道:"少府算過,長安女戶稅夠修三座灌溉渠。"

話音剛落,內侍通報張掖郡急報——女戶用織錦技術改良戍卒甲胄內襯,讓兵士寒夜少受三成凍。陳阿嬌把筷子往案上一拍:"好!讓尚方署照著做,給霍去病的北軍都換上!"

劉妧摸著"女戶人才"銅印,想起早上張湯奏折裡說的西市"女戶碑"。殿角博山爐飄來龍腦香,混著陳阿嬌珍珠與衛子夫蘭草的氣息,像曲無聲合鳴。

"傳尚方署,"劉妧對侍女說,"照著班博士的《算學女訓》,鑄刻算術題的量器發蒙學。"

"這事哀家早盯著呢!"陳阿嬌立刻接話,從袖中摸出個銅量器小樣,"昨兒見女學徒用這量器算圓周率,算到小數點後四位,比男博士還準!"她腕間赤金鐲晃過燭火,映得滿殿珠翠暖意融融。

衛子夫展開空白竹簡提筆:"那便記下——女子可參加算學、工學博士考試,才學堪用者,許入少府、將作大匠署。"竹簡便簽在燭火下泛著微光,未乾的墨字如投入湖麵的石子,在宮牆內外漾開新漣漪。

班昭忽然上前一步,指著竹簡空白處:"陛下,臣請在條令後加一句"女子著作可入蘭台藏書"。"劉妧與陳阿嬌對視一眼,同時笑道:"準!"

此刻的長安西市,張婆把《女戶算經》塞進孫女手裡:"拿著,太學女博士編的,算鋪子賬管用。"孫女翻到某頁,上麵畫著用蒸籠算容積的插圖,旁邊寫著"一籠饅頭十二枚,十籠共幾何"。

旁邊酒肆老板娘嘩啦倒出銅錢,數得比往常響:"瞧!這月女戶分紅夠給閨女請先生了!"銅錢堆裡,枚刻著"算學"的銅籌滾了出來,在暮色裡閃著光。隔壁織錦坊突然傳來歡呼,柳氏女舉著新織的"算術錦"衝出:"姐妹們!用回紋算出來的布匹,多賺了五銖錢!"

西市各坊的織機聲突然齊響,木梭穿梭的節奏像在計算著什麼。張婆望著孫女用銅籌在桌上擺算式,忽然想起多年前跪在縣衙前的自己——那時她連女兒的名字都不會寫,如今孫女卻能算出鹽價漲跌。織機聲裡,傳來女人們的談笑聲:"明兒咱也去考算學博士!"

喜歡漢宮嬌華: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:()漢宮嬌華: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資本家小姐覺醒,掏空家產去隨軍 盜墓:不是吧,高三生也盜墓? 我養出來的影帝向我表白怎麼了? 無頭仙 神獸王鼎 煉丹500爐,我成丹帝了! 全能天師,在線鎮壓五個鬼王 殺敵換媳婦?我一人屠城!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,晚上喊我寶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