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_漢宮嬌華: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231章(1 / 1)

"去叫尚方署的匠人,"劉妧對侍女說,聲音裡帶著笑意,"讓他們照著"糊名法"錦封,鑄些刻著"經緯公平"的銅封,發到各郡縣的貢院去。"

陳阿嬌立刻接話,腕間的鐲子叮當作響:"這事哀家早盯著呢!昨兒見女考官用算學排考場,橫平豎直,排得比欽天監還準!趙巧兒說,按"考生人數除以號舍數",正好一人一間,不多不少。有個男考官不信,算到半夜,結果跟巧兒分的一模一樣,臊得臉都紅了。"

此刻的長安貢院,張婆正把個粗布考籃塞進孫女丫蛋手裡,籃子裡墊著舊棉絮。"揣好這胡麻餅,"她往丫蛋兜裡塞了塊油紙包,"是用新磨的麥粉烙的,抗餓。你李珠姐姐說,考算學最費腦子,得吃飽了才轉得快。"

丫蛋拽著考籃帶子直點頭,辮梢的布條結晃悠著:"奶奶放心,我把王瑩姑娘的策論背熟了,就按"做事分主次"的法子寫策論。"

建章宮的銅漏剛滴過寅時三刻,燭火在《科舉日程冊》上投下晃動的光斑。

劉妧指尖劃過"西域安邊策"考題旁的星號,那是陳阿嬌昨夜用朱砂點的:"這題考的是真本事,得讓他們把算學、邊務、農桑全揉進去才像樣。"案頭還壓著王瑩從西域帶回的風沙模擬數據,羊皮紙邊緣都磨卷了,上麵用紅筆標著"風速每增三尺,箭矢偏移半寸"。

侍女換燭時,燭淚滴在"實務策論"科的考題上,將"以農桑術喻治國"的題目暈染出暖黃色。"陛下,貢院已開龍門。"掌印女官話音未落,晨鐘已從朱雀街傳來,"咚——咚——"聲震得窗欞發顫。

劉妧登上建章宮望樓,望見貢院門前的考生如流,其中數百名束發女子格外醒目。她們有的提著粗布考籃,籃沿縫著"才"字布片;有的背著算籌竹筒,筒身上刻著"衡"字,正用陳阿嬌編的"入場口訣"互相提醒:"墨要濃,紙要平,策論需見條理明。"

"李珠姐姐,你的算籌借我看看!"人群裡傳來個清脆的聲音,是蜀郡來的趙春妞,正踮腳朝前麵招手。李珠回頭揚了揚竹盒:"都是姐姐用過的舊籌,磨得光溜,握著手不抖!"

巳時的陽光掠過貢院號舍,木格窗在地上投下棋盤似的影子。

劉妧在監試閣望見班昭領著女考官們入闈,她們的湖藍色襦裙上都繡著暗紋竹簡,腰間掛著黃月英改良的"朱墨雙壺"——左邊壺盛朱砂,右邊盛墨汁,壺嘴雕成筆杆模樣,倒墨時不灑不漏。

"都記著"雙閱製","班昭邊走邊叮囑身後的女官,"經義用紅筆圈,實務用墨筆勾,最後用算珠合計,錯一個數都要重算。"

最前排的李珠正展開粗麻紙試卷,紙張邊緣用防舞弊的"暗紋"壓印,每道題旁都有用算籌刻的提示符號——"西域安邊策"旁刻著個小糧倉,"算學應用題"旁刻著把小箭簇。她摸了摸卷角,想起臨行前母親說的:"這試卷是文院用桑皮紙做的,厚實,洇墨慢。"

"陛下,武試那邊有動靜。"衛子夫指著演武場,隻見平陽侯家兒媳正演示"輕騎布陣"——女考生們用編竹筐的"活結"技法調整甲繩,手指翻飛間,甲片便服服帖帖貼在身上,比男考生係帶子快三成。

"這法子是村裡編筐的二嬸教的,"平陽侯家兒媳拍了拍一名女考生的肩,"她說繩結越活越牢,打仗時甲片不掉。"

劉妧想起陳阿嬌昨夜的叮囑:"武試要考算略,看誰能用算學算出箭矢最佳仰角。"果然,王瑩正在靶場用算學標尺校正角度,甲葉間露出的《西域彈道圖》被汗水浸濕,圖上的拋物線公式旁還畫著小箭頭。

"風速四尺,仰角需抬兩指,"王瑩對考生們喊道,"就像插秧要看行距,射箭也得看風改角度!"

未時的貢院號舍裡,李珠正揮毫寫策論。

她筆尖劃過"以農桑引水之術,解西域屯墾水源分配"一題,忽然想起母親教的"分層灌溉法"——母親當年在鹽井旁種棉花,就是順著地勢分三層引水,既不澇也不旱。

"西域水源如主渠,支流如田埂,"她提筆寫道,"需像澆地那樣分層,主渠走乾道保人畜,支渠分溝渠潤田畝,主次相濟,方得豐饒。"

隔壁號舍的男考生偷偷張望,見她從考籃裡取出算籌,三兩下便算出最佳屯墾點坐標:"東經五丈,北緯三丈,此處地勢高,可分三層引水..."氣得他"啪"地折斷了筆杆,墨汁濺了滿卷。

與此同時,武試演武場爆發出喝彩。

一名叫林阿蠻的女考生竟用舂米的"杠杆"原理改良了投石機,在機臂末端加了個木支點,石彈飛出時又快又穩,精準擊中模擬月氏帥帳的靶心。

衛青在將台撫掌大笑:"此女若生在霍去病麾下,定能破了匈奴的鐵浮屠!"他展開的評分表上,"算略"一項占比竟達四成,正是陳阿嬌堅持的"將才需通數理"。

"這法子跟俺爹舂米一個理,"林阿蠻跑過來指著投石機,"支點挪一寸,力氣省一半,射程能加十丈!"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申時的暴雨突至,豆大的雨點砸在貢院號舍頂上,"劈裡啪啦"像下冰雹。

有號舍開始漏雨,水珠滴在試卷上。女考生們不慌不忙取出油紙——那是文院用桐油浸過的,一抖便鋪開,瞬間堵住漏點。

"這油紙是張婆給的,"李珠對隔壁喊道,"她說跑商的都備這東西,擋雨比蓑衣還管用!"

男考生們卻隻能用考卷遮頭,氣得捶牆:"憑啥她們有這好東西!"

劉妧在監試閣望見,立刻傳旨:"著少府速送千張油紙至貢院!"

衛子夫笑著遞上陳阿嬌的手劄:"太後早料到了,她說"春闈多風雨,女娃們心細,準備得全"。您瞧,她早讓庫房備下了,每間號舍藏著兩張呢。"

酉時的暮鼓敲響,首場考試結束。

李珠交卷時,發現試卷被雨水洇濕處,竟顯出暗藏的"防偽水紋"——是個小箭簇,隻有對著光才能看見。那是黃月英用工科知識做的,用米湯調墨畫的,遇水才顯形。

她想起入場時女考官說的"試卷有密,唯才可見",忽然明白這場考試的深意——不僅考學問,更考應變,考那顆踏實做事的心。

夜漏三更,劉妧在閱卷閣見到班昭。

女博士們正用"經緯評分法"評卷,桌上擺著算珠,紅墨水瓶和墨水瓶並排而立。"陛下請看,"班昭展開一份女卷,"此卷以農桑喻治國,提出"西域安邊需如種田,律法為壟,民生為苗",連玉門關的風沙都算進了策論,實為上佳。"

試卷末尾的花押,正是李珠的"漁陽李",旁邊還畫了個小小的算籌。

陳阿嬌披著夜露踏入,鬢邊的珍珠還掛著雨珠:"武院那邊出了件妙事——有女考生用算學算出暴雨時機,提前三刻完成騎射,竟比男考生快了半柱香!"她展開的武試成績單上,女考生的"算略"平均分竟高於男考生,紅筆寫的"優"字格外醒目。

"那考生說,看雲的走向就像看麥田的墒情,"陳阿嬌笑得眼角堆起細紋,"雲黑如墒滿,必下大雨,這是她爺爺教的看天法子,竟和欽天監的算學結果一樣!"

衛子夫捧著《防弊記錄》入內:"陛下,今日有儒生試圖換卷,被女考生用算學算出卷號規律——卷號是按"考生籍貫距離+姓氏筆畫"排的,那儒生的新卷號不對,當場被抓了現行。"

記錄末頁貼著張麻紙,上麵用算籌畫出換卷者的行動軌跡,旁邊寫著:"數術通明,舞弊難行。"落款是"趙巧兒率女考生記"。

劉妧摸著案頭新收的考生試卷,忽然聽見貢院方向傳來隱約的讀書聲。

陳阿嬌笑道:"那是女考生們在號舍溫書呢,說要把考場見聞記成"科舉雜錄"。李珠正寫你在望樓的樣子,說要留給後人瞧瞧,女子也能主考選才。"

她腕間的赤金鐲晃過燭火,映得滿閣試卷都染上智性的光,像無數顆星星在閃爍。

"傳旨,"劉妧將"錄取令"蓋在李珠的試卷上,朱砂印在"漁陽李"花押旁,格外鮮亮,"首科錄取三百人,其中女徒一百零七人,著即授西域吏職。"

陳阿嬌立刻接話,鐲子叮當作響:"哀家早讓尚方署鑄了女官印,印鈕刻的是筆杆!李珠那丫頭的印,我讓人刻了個小算籌在邊上,配她!"

此刻的貢院號舍,李珠正借著月光補寫策論。

她想起母親的話:"女子的手,既能種田,也能寫策。種田糊口,寫策安邦,都是正經本事。"

喜歡漢宮嬌華: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:()漢宮嬌華: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開盲盒成就最強領主 狂肝熟練度,我的技能竟然成了仙術! 禦獸:卷到極致便無敵 龍珠超之仙人模式 重生後我踹了白月光前妻 綜武:武當小師叔,開局解毒黃蓉 藏劍穀 四合院:穿越六五,開局拿下秦淮茹 星海狂風 請在我凋零前殺了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