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們又吵架了,因為巴斯蒂安偷看了馬克西姆的日記。”
起初,林逐對林觀潮筆下“友好”“開朗”的雙胞胎是抱有好感的。他知道,剛剛去到陌生環境的林觀潮需要新的朋友,也需要一個家庭氛圍輕鬆的寄養家庭。
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每次看到"巴斯蒂安"和"馬克西姆"這兩個名字,他的眉頭都會不自覺地皺起。
那些被反複提及的日常片段——一起上學、共進晚餐、周末騎馬,像細小的沙粒,慢慢堆積在他心裡某個隱秘的角落。
他不喜歡那對雙胞胎。
不喜歡他們能夠和林觀潮一起上學,不喜歡他們能夠親昵地叫她"哈珀",不喜歡他們占據她郵件裡的大半篇幅。
想象著那對金發少年圍著她笑的樣子,想象著他們牽著她的手教她騎自行車的畫麵,林逐的心裡就填滿了酸澀的氣泡。
那些本該屬於他的時光,那些他沒能陪她走過的日子,正被彆人一點點填滿。可是他毫無辦法。
林逐從未在給林觀潮的回信中流露過這種情緒。
隻是有一次,在深夜回複郵件時,他的手指不受控製地在鍵盤上敲下一行字:"為什麼他們都叫你哈珀?我也可以這麼叫你嗎?"
發送的瞬間,他忽然有些懊惱。這句話裡藏著的酸澀太過明顯,幾乎要透過屏幕溢出來。
三天後,林逐才收到林觀潮的回信。
她大概是想了很久,郵件比往常長些,開頭就解釋:“哈珀是蒙特克萊爾爺爺取的名字,他說在古法語裡是‘明亮的火焰’的意思。剛來時我聽不慣法語,他總叫我這個,說要讓我像火焰一樣,在陌生的地方也能發光。”
“不過呀,”郵件裡忽然轉了話鋒,帶著點雀躍的語氣,“我給自己取了一個正式的中文名字——林觀潮。”
林逐的心猛地一跳,仿佛有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上來。
他幾乎是屏住呼吸往下看:“名字是從蘇軾的詩裡取的,‘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至千般恨不消’。”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林逐當然知道這首詩,是蘇軾在臨終前寫下的絕筆,道儘人生百態後的通透。
“哥哥,我很喜歡這首詩。我覺得,人生就像觀潮,總要見過風浪,才算完整。我想記住自己的根,也想看看遠方的潮,所以我就叫觀潮了。”
這是一個好名字,林逐讀得懂。
這個名字和她的人一樣,既有超乎年齡的豁達和通透,也充滿了靜水深流、奔湧向前的力量。
可是,從這樣一首前人的絕筆詩中,自己為自己取名。對於一個小女孩來說,還是太過於……
林逐的心臟像是被攥緊了般得疼了起來。
他能想象她是怎樣在深夜的書房裡翻找詩集,怎樣一筆一劃地寫下這兩個字,又怎樣認認真真地敲出這些文字來告知他。
他的小姑娘,正在用自己的方式,在陌生的土壤裡紮根、發芽、生長,長出屬於自己的枝椏。
林逐的回複也比往常都要長。
他說京市的夏天又到了,花園裡的玫瑰花快要開了;說他上周五的晚上回家時,在槐蔭路看見一個背影很像小時候的她的小女孩;說他最近在整理小時候看過的書籍,發現書裡夾著一張她的塗鴉。
他告訴林觀潮,這個名字很美,很適合她。
最後,他說:“觀潮,等你回來,我們一起去錢塘江看潮。”
這是第一次,他用這個名字稱呼她。
喜歡快穿:當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顏請大家收藏:()快穿:當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