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開平樂坊_我在古代當鎮令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55章 開平樂坊(1 / 1)

暮春的開平鎮,洛水兩岸的柳絮已經飄儘,陳峰眾人從烏龍嶺回到了開平鎮,陳峰勒住馬韁,在鎮中心的十字街口停下,這裡是開平最繁華的所在,東頭是魚市,西頭是布莊,南來北往的商販都要在此歇腳,吆喝聲能從辰時傳到亥時。

“就這兒了。”陳峰指著街角那處閒置的宅院,院牆雖有些斑駁,門楣上卻還留著“聚賢樓”的殘字。“以前是家酒樓,後來掌櫃的遷去青崖城,空了快半年。”身邊的管家連忙回話,手裡的賬簿翻得嘩嘩響,“占地三畝,有前後兩進,後院還有口井,蓋起來省事。”

秦霜讓人推開院門,青磚鋪就的天井裡長了些雜草,正房的窗欞積著灰,卻能看出木料是上好的楠木。“前院改大廳,後院隔成小間。”陳峰踩著門檻往裡走,腳步帶起的塵土在光柱裡翻滾,“你看這梁架夠高,能裝樓上雅座,樓下擺散桌,正好。”

他想起在現代的的ktv,忽然覺得這古代的酒樓格局竟有些相似。“得讓客人能自己唱,也能聽彆人唱。”陳峰對秦霜笑,“就叫‘樂坊’吧,既雅致,又讓人知道是聽曲兒的地方。”秦霜摸著窗欞上的雕花:“還得請些樂師,備些樂器,總不能讓客人空著嗓子唱。”

消息傳到街上時,商販們都圍過來看熱鬨。賣胭脂的張婆踮著腳往裡瞅:“郡王這是要開戲樓?”王老五扛著漁網剛從碼頭回來,聞言接話:“我看不像,戲樓得有戲台,這院裡空蕩蕩的。”陳峰聽見了,笑著揚聲:“比戲樓自在,誰都能上去唱兩句,唱得好還有賞!”

這話讓人群炸開了鍋。有擅長唱山歌的漁姑,有會吹笛的貨郎,都盼著樂坊早日開張。陳峰讓人先把院牆推倒一半,改成雕花的木柵欄,能讓街上的人看見院裡的動靜:“就得讓他們看著,越熱鬨越好。”

動工的頭件事是拆牆。前院和正房之間的隔牆被拆得乾乾淨淨,露出粗壯的梁柱。陳峰讓人在梁柱上包了層竹編,再糊上摻了麻筋的黃泥,既能隔音,又顯得古樸。“大廳得寬敞,”他用腳步丈量,“擺八張方桌,中間留塊空地當‘歌台’,誰想唱就上去。”

後院被隔成六個小間,每間都有丈許見方。工匠們在隔間的牆上嵌了層中空的竹管,管裡塞著曬乾的蘆花——這是陳峰想的隔音法子,能讓隔間互不打擾。“小間得雅致些,”秦霜讓人在牆上掛些字畫,都是鎮上書生們的手筆,“擺張圓桌,幾把軟椅,再放張小幾擱樂器。”

最費心思的是“傳聲”。陳峰讓人在歌台上方裝了個木質的穹頂,像倒扣的鬥笠,弧度經過反複測算,能讓聲音順著穹頂擴散到大廳每個角落。“這樣不用扯著嗓子喊,坐在角落也能聽清。”他站在歌台中央試了試,說話的聲音果然比平時清亮,連牆角的工匠都抬頭看他。

小間裡則在梁上懸了麵薄銅鏡,鏡麵拋光得能照見人影。“對著鏡子唱,能看見自己的模樣,”陳峰笑著解釋,“就像對著水裡的影子,倒有幾分趣味。”樂師老李摸著銅鏡,嘖嘖稱奇:“郡王這法子稀奇,怕是京城的戲樓都沒有。”

門窗也改得特彆。大廳的門換成兩扇推拉的格柵門,雕著洛水的波紋,推開時“吱呀”輕響,不擾人聽曲。小間的窗則糊著半透明的雲母紙,既能透進光,又看不見裡麵的人,透著股朦朧的意趣。“客人在裡麵唱,外麵隻能聽見隱約的聲,想知道唱得如何,就得進去坐坐。”陳峰對管家說,眼裡藏著生意經。

地麵鋪的是從青崖城運來的青石板,被石匠打磨得光滑,卻特意留了些細小的紋路。“這樣灑了酒也不滑,”陳峰用腳蹭了蹭,“還能吸些聲音,不至於太吵。”牆角擺著幾個大瓷缸,裡麵裝滿乾燥的鋸末,也是為了吸收雜音,讓樂聲更清透。

完工那日,陳峰帶著秦霜細看。大廳的穹頂在油燈下泛著暖光,歌台的木地板擦得發亮,小間的雲母紙透著月光,像蒙了層薄霧。樂師老李帶著徒弟來試音,一把琵琶彈得珠落玉盤,在大廳裡回蕩時,竟有了些空穀回響的意境。“成了!”老李放下琵琶,“這地方,唱啥都好聽!”

樂坊的靈魂在樂器。陳峰讓人搜羅了各式家夥:三弦、琵琶、笛子、簫,甚至還有漁姑們常用的竹板。他特彆讓人做了些“簡譜”,用數字標著音高,貼在樂器旁:“不認譜的也能照著彈,簡單些才好。”

樂師們是從各地選的好手。有會彈琵琶的李嬸,她的琵琶是用舊船板改的,音色渾厚;有吹笛的小馬,能把洛水的漁歌吹得跟真的一樣;還有個瞎眼的張老漢,彈得一手好三弦,年輕時走南闖北,會唱的曲兒能從開春數到冬雪。

“得有新曲子。”陳峰對樂師們說,“光唱老調子不夠,得編些新歌,唱咱們開平的事——運河開了多少裡,春捕收了多少魚,火槍營練得多神氣。”張老漢摸著三弦的弦軸:“俺試試,把這些事編進小調裡,保準聽著親切。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頭支新編的曲子叫《洛水謠》,講的是陳峰帶人挖運河的事。李嬸的琵琶起頭,小馬的笛子跟上,張老漢唱得字正腔圓:“春分挖河泥,夏至水滿渠,船載千石糧,百姓笑嘻嘻……”剛在大廳試唱,就引得工匠們跟著哼,連秦霜都記熟了調子。

除了樂器,還得有“酒食”。陳峰讓鎮上的酒樓派人駐場,備些清淡的小菜:鹵豆乾、炸河蝦、醃蘿卜,都是下酒的好菜。酒是新釀的米酒,裝在粗陶碗裡,溫得微燙,喝起來不烈,正適合聽曲兒的時候慢慢抿。“不能太貴,”陳峰定了規矩,“平民百姓也能進來坐坐,一碟豆乾一碗酒,聽一下午曲兒。”

開張前一日,秦霜讓人在木柵欄外掛了塊黑漆牌匾,上書“開平樂坊”四個金字,是她親手寫的,筆力娟秀卻透著勁。又在門口擺了兩盆剛開的石榴花,紅豔豔的,把灰撲撲的街角都點亮了。路過的人都停下看,問什麼時候開張,管事的笑著回:“明日辰時,開門迎客!”

試營業那天,天剛亮就有人候在門口。頭一個進來的是王老五,他特意換了身新衣裳,手裡還攥著兩文錢,一進門就嚷嚷:“給俺來碟炸河蝦,再來碗米酒!”陳峰笑著讓他坐,還多送了碟鹵豆乾。

辰時剛過,樂坊就坐滿了人。大廳裡,李嬸的琵琶彈起《洛水謠》,張老漢剛唱兩句,就有漁姑跟著合。唱到“春捕收魚三百擔”時,幾個漁民拍著桌子叫好,把碗裡的米酒都晃灑了。

小間裡也熱鬨。西田村的教書先生帶著幾個學生,點了支《詩經》裡的古曲,小馬用笛子伴奏,先生搖頭晃腦地唱,學生們聽得入神。隔壁間,女護衛隊的林燕和蘇媚正學著彈三弦,弦沒調準,彈得“吱吱呀呀”,卻笑得前仰後合。

最出奇的是個賣菜的老漢,平時隻會吆喝,竟上台唱了段砍柴歌。他的嗓子沙啞,卻透著股山野的勁,唱到“砍得柴來換米糧,養得娃子高過牆”時,滿廳的人都鼓掌,陳峰讓人送了他一壇米酒,老漢樂得胡子都翹起來了。

樂師們漸漸摸出了門道。客人點得多的曲子,就反複彈;有人想自己唱,就趕緊伴奏;甚至有貨郎想唱自己編的《叫賣調》,老李也樂嗬嗬地給他伴奏。秦霜坐在角落的雅座裡,看著眼前的景象,對陳峰說:“比我想的還熱鬨,倒真像個百姓能放鬆的地方。”

午後,來了群穿綾羅的商人,想包個小間。管事的領著他們去了最裡麵的隔間,剛坐下,就聽見隔壁傳來爽朗的笑——是林燕她們在學唱山歌,聲音透過蘆花牆傳過來,帶著股鮮活的勁。商人們愣了愣,竟沒嫌吵,反而說:“這才有意思,比聽那些死板的戲文強。”

傍晚收工時,賬房先生核了賬,竟賺了五十多文,還不算送出去的豆乾和米酒。陳峰看著賬本,忽然發現來的客人三教九流都有:有穿補丁衣裳的漁民,有長衫馬褂的商人,甚至還有背著書包的學生,大家坐在一起,聽著同一支曲子,喝著同一種酒,倒沒了平時的隔閡。

關門前,王老五喝得微醺,紅著臉說:“郡王,俺也想唱一段!”陳峰讓他上台,他清了清嗓子,唱了段漁民的號子,雖不成調,卻透著股乘風破浪的勇,滿廳的人都跟著他的調子拍手,連樂師們都停下樂器,笑著聽。

送走最後一個客人,陳峰站在空蕩蕩的大廳裡,月光透過格柵門照進來,在地板上投下細碎的影。樂師們收拾著樂器,管事的在清點碗碟,空氣裡還飄著米酒和炸河蝦的香。他忽然覺得,總感覺差點什麼...

秦霜走過來,遞給她一塊剛從灶上取的熱糕:“累了吧?嘗嘗。”陳峰咬了一口,糯米的甜混著棗泥的香,嗯?好吃,好吃...”

夫人我總感覺差點意思。

秦霜看著陳峰說道差點意思?那...

“沒有美女啊,有美女才能促進消費呢...”

我們在等等,如果生意不好的話再說,此時秦霜吃了一口熱糕說道。

樂坊開張半月,生意雖紅火,陳峰卻總覺得缺了點什麼。傍晚坐在雅座裡,看大廳裡客人喝酒聽曲,漁姑唱的山歌雖質樸,貨郎吹的笛子雖悠揚,卻少了幾分能讓人眼前一亮的豔色。

“你看那秦樓楚館,為何總能聚起人氣?”陳峰跟秦霜閒聊,指尖敲著桌麵,“除了曲子,總有些標致姑娘撐場麵。咱們的樂坊要想更熱鬨,也得添些會唱會跳的女先生。”

秦霜正給琵琶換弦,聞言抬眼:“你是想請些樂伎?”她放下弦軸,“可良家女子哪肯拋頭露麵,風塵女子又怕汙了樂坊的名聲。”陳峰早有主意:“從貧苦人家選,教她們唱曲跳舞,管吃管住,給月錢,絕不逼迫做彆的,願意來的自然會來。”

消息傳出去三日,還真有不少人來打聽。有父母雙亡的孤女,有被夫家休棄的婦人,都想尋條活路。陳峰讓秦霜親自挑選,不要容貌最出挑的,要眼神清亮、身段靈動的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頭個選上的是蘇婉兒,才十六歲,爹娘在春汛裡被衝走了,她跪在樂坊門口,手裡攥著半塊乾糧:“俺會唱采茶歌,學東西快,求郡王給口飯吃。”秦霜讓她唱兩句,嗓音脆得像山澗的泉水,當即就留下了。

接著又選了五個姑娘,最大的二十,最小的十四。陳峰讓人在後院收拾出兩間廂房,鋪了新稻草,給每人做了身月白的襦裙。請了鎮上最會唱曲的李嬤嬤來教,從吐字發音到身段步法,每日卯時練到未時,姑娘們學得認真,額頭上的汗從不停歇。

李嬤嬤教的是些雅俗共賞的曲子,有講牛郎織女的《鵲橋仙》,有唱洛水風光的《浣溪沙》,都配著簡單的舞步。蘇婉兒學得最快,身段也軟,一個“臥魚”的姿勢,能引得窗外偷看的學徒們紅了臉。

幾天後,姑娘們第一次登台。蘇婉兒領唱《鵲橋仙》,五個姑娘伴舞,月白的裙擺在燭火下翻飛,像一群落進凡間的白鶴。大廳裡的客人都看呆了,連喝酒的動作都停了,直到曲子唱完,才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。

陳峰坐在雅座裡,看著台下拍紅了巴掌的客人,知道這步走對了。秦霜遞過茶盞:“現在倒是像模像樣了,隻是……”她瞥了眼那些直勾勾盯著台上的男人,“得立個規矩,不許客人騷擾姑娘們。”

第二日,樂坊就立了塊木牌:“女先生隻唱曲伴舞,客人不得強求陪酒,違者逐出樂坊,永不準入。”陳峰還讓林燕帶四個女護衛在樂坊值守,誰要是敢動手動腳,立刻拿下。

有了姑娘們撐場,樂坊的生意越發紅火。不僅平民百姓常來,連青崖城的商人都特意趕來看。蘇婉兒她們漸漸有了名氣,有人特意點她們的曲子,陳峰按規矩給姑娘們發賞錢,蘇婉兒把錢攢起來,說要給爹娘修座衣冠塚。

傍晚打烊時,陳峰看著姑娘們在後院卸妝,互相嬉笑著比誰今天得了最多喝彩,忽然覺得樂坊這下才算真的活了。秦霜走過來,手裡拿著件新做的披帛:“給婉兒的,她今日唱得最好。”

喜歡我在古代當鎮令請大家收藏:()我在古代當鎮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星光下的雙生花 被換命格後,玄門大佬殺瘋了 熊孩子重生記 單刷校花影子億萬次,小爺我成武聖了? 重生七零大小姐?搬空家產去下鄉 權力巔峰:從第一秘書開始 選個廢柴當爹,小福寶當上公主了 我在諸神遊戲裡殺瘋了 人在峨眉,開局獲取金色詞條 八零旺夫小後媽,搬空空間養奶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