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曰:若枯即是榮,榮即是枯,則應榮時凋零,枯時結實;又榮木不應變為枯木,以榮即是枯,故枯無所複變也。又榮枯是一,何不先枯後榮?要先榮後枯何也?絲縷同時,不得為喻。
問曰:生形之謝,便應豁然都儘,何故方受死形,綿曆未已耶?
答曰:生滅之體要有其次故也。夫歘而生者必歘而滅。漸而生者必漸而滅。歘而生者,飄驟是也;漸而生者,動植是也。有歘有漸,物之理也。
問曰:形即神者,手等亦是神耶?
答曰:皆是神分。
問曰:若皆是神分,神應能慮,手等亦應能慮也。
答曰:手等有痛癢之知,而無是非之慮。
問曰:知之與慮,為一為異?
答曰:知即是慮。淺則為知,深則為慮。
問曰:若爾,應有二慮;慮既有二,神有二乎?
答曰:人體唯一,神何得二?
問曰:若不得二,安有痛癢之知而複有是非之慮?
答曰:如手足雖異,總為一人;是非痛癢,雖複有異,亦總為一神矣。
問曰:是非之慮,不關手足,當關何處?
答曰:是非之慮,心器所主。
問曰:心器是五臟之心,非耶?
答曰:是也。
問曰:五臟有何殊彆,而心獨有是非之慮?
答曰:七竅亦複何殊,而司用不均何也?
問曰:慮思無方,何以知是心器所主?
答曰:心病則思乖,是以知心為慮本。
問曰:何知不寄在眼等分中耶?
答曰:若慮可寄於眼分,眼何故不寄托於耳分耶?
問曰:慮體無本,故可寄之於眼分;眼自有本,不假寄於他分也。
喜歡穿越曆史,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:()穿越曆史,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