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國家治理得紛亂了,是因為天象不好嗎?有書說:有關日月星辰的天文歲時自然現象,這是自禹、桀以來都相同的;禹憑借這樣的天象條件把國家治理得很好,桀在同樣的天象條件下,卻把國家治理得很紛亂,把國家治亂了,不是因為天象條件不好的原因。
是因為時間嗎?書說:在春夏兩季,各種生物)都生長茂盛,而蓄積收藏於秋冬兩季,這在禹、桀是相同的;然而禹把國家治理得很好,桀卻把國家治理得紛亂,所以國家治理得好或壞,不在於時間因素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在於地理條件嗎?書說:農作物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地,就會生長,失去適宜的土地,就會荒蕪,禹和桀的地理條件也是相同的,而禹把國家治理得很好,桀卻把國家治理得紛亂,所以國家治理得好與壞,不在於地理條件因素。
《詩經》上說:“生於岐山的太王周文王的祖父)開辟土地、創業,文王發展、鞏固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天不會因為人的厭惡而停止運轉,地也不會因為人厭惡遼遠而不廣闊,君子不會因為小人的吵鬨喧嘩而停止正義行動。
天有一定的規律,地有一定的次序和法則,君子有一定的行為準則。君子持之以恒地遵循通常的規律和準則去做事,而小人計較眼前一時的利害。
《詩經》上說:“隻要自身禮義不產生差錯,何需顧慮人之言呢。”就是這個道理。
楚王的侍從車有千輛,這不是明智的做法;君子吃粗糧喝水,不是他愚笨,而是偶然這樣。至於誌存美好、高尚,德行厚道,知慮明智,生於現今而誌在古往,這些是經過自身努力可以做到的。
因此,君子嚴肅對待自身的德行,而不羨慕、指望天賜,每日都會進步;小人放棄自身的德行,而羨慕、指望天賜,每日都會退步。
君子之所以每日都進步,小人之所以每日都退步,都是同一個原因,即都是由對待人和自然的態度所決定的。君子與小人之所以相差懸殊的原因就在於這裡。
隕星墜落、樹木因乾燥而爆裂作響,人們都會恐懼。是為什麼?其實沒有什麼,是天地的變化,陰陽之轉換造成的,這些現象稀少出現。覺得奇怪,是可以的;而畏懼,就不對了。
日月有蝕變,風雨不時發生,而怪星偶然出現,在世上不是經常發生的現象。
國家上層清明而政治平和,一般不會在同一個時代內全部出現,對社會沒有傷害;上層陰暗而政治險惡,雖然一般不會同時出現,,但對社會沒有好處。
因此,隕星墜落、樹木爆裂,是天地變化、陰陽轉換造成的罕見現象,覺得奇怪是正常的,而畏懼害怕就沒有必要了。
在現實事物中,人對自然災異感到畏懼。耕田粗惡不精會傷害莊稼,除草不儘會損失一年的收成,政治險惡會失去民眾的擁護,田地荒蕪莊稼失收,糧價昂貴百姓挨餓,路上可見死人,這是人為造成的自然災害。
國家的政治不清明,各種措施不合時宜,不重視農業生產,也是人為造成的錯誤。
禮義錯亂,男女沒有分工區彆,相互淫亂,父子相疑,上下乖離,外患和內亂同時並起,也是人為造成的禍亂。
自然災害產生於人為的錯誤,三者指農業失收、政治險惡、禮義錯亂)交錯發生,國家喪失安定。
這樣解釋甚為淺近,造成的災害甚為淒慘。由於人類服勞役失時,使六畜往往生下異類,出現怪異現象,可感到奇怪,而不應畏懼。……
祭神求雨,為什麼?沒什麼,是因為懷疑不祭神就不會下雨。搶救日食月食,天旱而祭神求雨,占卜之後決定大事,不是因為求而有所得,而是一種迷信利用宗教迷信作為政事上的一種文飾,以欺騙人民)。
因此,君子占卜,百姓求神。認為占卜就能帶來吉利,而不求神拜佛會帶來凶險。
尊敬天而仰慕天,何如把天當作物質而控製它呢!順從天而歌頌天,何如掌握自然的規律而利用它呢!
坐待四時節令給予人類恩賜,何如適應時令的變化而加以使用呢!聽任物類的自然繁殖,何如發揮人的才能而促使它變化增多呢!
羨慕自然物而企圖得到它,何如治理自然物而不使它喪失啊!希望自然物生出來,何如用人力促使自然物成長起來!
因此,放棄人對自然物的作用主觀努力去改造自然),而隻是指望天的功能大自然的施予、恩賜),是不符合萬物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的。
喜歡穿越曆史,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:()穿越曆史,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