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0章 我國封建社會~秦漢時期52_穿越曆史,從遠古到現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穿越架空 > 穿越曆史,從遠古到現代 > 第140章 我國封建社會~秦漢時期52

第140章 我國封建社會~秦漢時期52(1 / 2)

兩漢樂府詩——5

6)《飲馬長城窟行》

原文:

青青河邊草,緜緜思遠道。遠道不可思,宿昔夢見之。夢見在我傍,忽覺在他鄉。他鄉各異縣,輾轉不相見。枯桑知天風,海水知天寒。入門各自媚,誰肯相為言。

客從遠方來,遺我雙鯉魚。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長跪讀素書,書中竟何如。上言加餐食,下言長相憶。

釋義:

此詩最早見於《文選》,題為《樂府古辭》。《樂府詩集》收在《相和歌辭》中,屬《相和曲》。

李善說:“言征戍之客至於長城而飲其馬,婦思之,故為《長城窟行》。”

但詩裡並沒談到飲馬於長城窟事,所以《文選》《五臣注》說:“長城,秦所築,以備胡者。其下有泉窟,可以飲馬。征人路出於此而傷悲矣。言天下征役,軍戎未止,婦人思夫,故作是行。”

秦、漢時候,遠戍長城是人最感到痛苦的事,後來遂逐漸成為艱苦的行役生活的一種代稱。故本篇雖未涉及飲馬的事,但它應為婦人思念遠征的丈夫的詩篇,則確切不移。

詩的前麵八句,每以上句句末的詞,用於下一句的句首,這是民間詩歌的特色之一,舊稱頂真體,也叫聯珠格。

譯文參考):

青青河邊草,緜緜思念遠方的親人丈夫)。

思念遠方的丈夫是徒然無益的,昨夜夢見了遠方的丈夫。

夢見他就在我的身旁,但感覺是在他鄉。

他鄉各在異縣,輾轉反複思量卻不可見。

枯桑雖然無葉,也能感到風吹;海水雖然無冰,也能感到天冷;久彆的人,雖然口裡不說,心裡也能感到孤淒的痛苦。

彆人回到家裡,都隻顧同自己的所歡團聚相愛;誰肯來同我說幾句話,以慰問我的孤獨呢!

遠方有個客人來,捎帶著一對“鯉魚”給我。趕緊叫僮仆烹鯉魚,裡麵有書信。

長跪讀書信,信中這樣說:先讓我多多保重身體,增加飲食,後說很想念家人,希望和我永久相憶。

注釋:

1、緜緜:義含雙關,既形容春天的青草緜延不絕,又形容相思之情纏綿不絕。遠道:遠方。

2、不可思:是無可奈何的反語。意謂此種相思是徒然無益的。

3、宿昔:與“夙夕”同,指“昨夜”。

4、展轉:反複,指自己反複思量。

5、媚:愛。

6、遺:贈。雙鯉魚:指藏書的函。用鯉魚形木板兩塊一底一蓋夾製而成,中放書信。

7、兒:指僮仆。

8、素:生絹,古人用絹寫信。尺素書:即書信。

7)《羽林郎》

原文:

昔有霍家奴,姓馮名子都。依倚將軍勢,調笑酒家胡。

胡姬年十五,春日獨當壚。長裾連理帶,廣袖合歡襦。頭上藍田玉,耳後大秦珠。兩鬟何窈窕,一世良所無。一鬟五百萬,兩鬟千萬餘。

不意金吾子,娉婷過我廬。銀鞍何煜爚,翠蓋空踟躕。就我求清酒,絲繩提玉壺。就我求珍肴,金盤膾鯉魚。貽我青銅鏡,結我紅羅裾。不惜紅羅裂,何論輕賤軀。男兒愛後婦,女子重前夫。人生有新故,貴賤不相逾。多謝金吾子,私愛徒區區。

釋義:

一、本篇始見於《玉台新詠》,《樂府詩集》載入《雜曲歌辭》。作者辛延年,後漢人,身世不詳。

詩篇描寫一個酒家女子,勇敢地反抗貴家豪奴的強暴欺侮。女主人公胡姬,對豪奴的饋贈和殷勤堅決加以拒絕,甚至進一步不惜以死相抗拒。


最新小说: 一耳光過後,美女總裁愛上我 從仙吏穩成大天尊 嬉笑者 美利堅:五星市民從電視直播開始 禦獸:從被禦開始 人點香,蛇纏身 鞋廠女工論道,她知道那麼多! 紅樓雙姝記 鬥羅:掌控能量的我有驚世智慧! 咬春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