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孟浩然
小傳:
孟浩然689—740年),襄陽今湖北襄陽縣)人。一生除四十多歲時曾往長安、洛陽謀取功名,在北方作過一次旅行外,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在故鄉鹿門山隱居,或在吳、越、湘、閩等地漫遊。
晚年張九齡作荊州長史,召他為從事。740年開元28年)王昌齡遊襄陽,他們相聚甚歡。不久,孟浩然因舊疾複發去世。
孟浩然現存詩二百幾十首,五言居多,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。他運用格律嚴格的形式寫了大量的山水詩。這些詩在當時是很負盛名的。
孟浩然的詩從初唐風行的詠物、應製等狹窄的題材中解放出來,更多地表現了生活的某些方麵。但是他的詩內容不夠豐富,極少反映廣闊的社會麵貌。著有《孟浩然集》。
孟浩然的主要作品
1)《過故人莊》
原詩:
故人具雞黍,邀我至田家。
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。
開軒麵場圃,把酒話桑麻。
待到重陽日,還來就菊花。
釋義:
這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所作。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裡做客,因而寫了這首詩。詩中描寫了山村風光和朋友歡聚的生活場景,像一幅田園風景畫。
譯文參考):
村居友人置辦家宴,邀請我到他家聚餐。
綠樹環抱著村子的周圍,青山斜倚在城郭的外麵。
開窗麵對著曬場和菜園,邊飲酒邊把農事論談。
等到重陽節那一天,還要來這裡觀賞菊園。
注釋:
1、具:準備,置辦。黍:黃米。
2、軒:這裡指窗戶。麵:麵對。場:曬場。圃:菜園。把酒:端著酒,飲酒。話桑麻:談論農事。軒:一作筵。
3、重陽日:我國舊俗以陰曆九月初九為重陽日。就:接近。
2)《臨洞庭》
原詩:
八月湖水平,涵虛混太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