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長安煙火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0章 長安煙火(1 / 1)

武德九年的冬日走得格外慢,臘月裡下了三場雪,太液池的冰麵從冬月起至現在都已經有二尺多厚了。李承乾裹著狐裘站在廊下,看小福子端著食盒經過,青瓷碗裡的粟米粥冒著熱氣,卻勾不起半分食欲——自原身記事起,宮中膳食便隻有蒸煮烤醃四法,冬日裡對著滿桌冷硬的肉脯,連李泰都開始嚷著懷念去年秋日在西市偷買的油煎餅。

“殿下可是厭食了?”小福子見狀,低聲道,“尚食局新得了交趾進貢的荔枝蜜,要不……”“不必。”李承乾擺了擺手,目光落在遠處尚方監冒出的青煙上,忽然想起前世在博物館見過的唐代鐵鍋——那些被標注為“釜”的烹煮器具,難道真的隻能用來煮粥?

酉時初刻,李泰頂著一頭雪花衝進東宮,鵝黃色襴衫上沾著草屑和冰碴:“皇兄!我從將作監拿了塊熟鐵!”他懷裡抱著個凹凸不平的鐵塊,胖臉凍得通紅,“老銅匠說這是鑄甲剩下的邊角料,能打鍋!”李承乾聞言眼睛一亮,忙命小福子關緊門窗,從箱底取出一本油漬斑斑的《齊民要術》——這是他前日從弘文館“借”的,其中“炒”字的注解被朱砂圈了又圈。

“四弟可知,炒花生時要拌細沙?”李承乾鋪開羊皮紙,用炭筆勾勒出鍋的形狀,“鍋身要薄,鍋底略凹,這樣受熱均勻。”李泰趴在一旁,胖手指著圖紙上的把手:“像胡人的水瓢那樣彎彎的!我見過波斯商隊用銅鍋煮羊肉,手柄上還刻著花紋呢!”他忽然打了個噴嚏,吸溜著鼻子道,“要是有豬油就好了,可惜如今的豬沒煽腥臊得厲害,倒是冬至的烤羊脂還剩不少……”

子時三刻,將作監的鍛爐第一次在深夜燃起。李承乾裹著鬥篷站在爐前,看老銅匠將熟鐵放入坩堝,火星濺在他月白錦袍上,燙出細密的小點。李泰蹲在一旁往爐裡添炭,胖臉被火光映得通紅:“老銅匠說,鑄鐵要加炭粉和石英砂,就像炒粟米要加沙子!”他忽然想起什麼,從袖中掏出顆胡桃,“用胡桃油抹鍋,是不是和塗羊脂一個道理?”

鍛打聲整整響了一夜。當第一縷晨光爬上將作監屋簷時,一口直徑尺半的鐵鍋終於成型。李承乾伸手撫摸著粗糙的鍋身,指尖觸到幾處未磨平的凸點,忽然想起前世母親的鑄鐵炒鍋,開鍋時用豬皮擦了整整三遍。“去尚食局取羊脂,再找些蔥白。”他轉頭對小福子道,“今日要用新鍋開灶。”

巳時初刻,東宮小廚房飄出奇異的香氣。李泰趴在灶台上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鍋中翻滾的油花:“皇兄!油泡像金蟾吐珠!”李承乾握著木鏟的手微微發顫,前世爛熟於心的動作,此刻卻因袖口寬大而顯得笨拙。他將切好的胡蘿卜丁倒入鍋中,聽著油星劈啪作響,忽然想起洛陽百姓用芝麻油煎餢飳的場景——昨日讓少府監榨的芝麻油,此刻正盛在青瓷罐裡,泛著琥珀色的光。

“先炒香料,再下食材。”李承乾自言自語,將蒜末和花椒倒入鍋中。李泰抽著鼻子猛嗅:“比尚食局的蒸羊肉香十倍!皇兄快試試那個‘回鍋肉’!”少年昨夜纏著他講了半宿現代菜譜,此刻正恨不得把腦袋探進鍋裡。當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片在鍋中煸出油脂,滲出的油花將蔥段染成金黃時,小福子忽然指著窗外驚呼:“殿下!娘娘來了!”

李承乾手忙腳亂地放下木鏟,轉身時正見長孫皇後扶著宮女的手邁進廚房,身後跟著抱著暖爐的李世民。皇後身著淺綠翟衣,外罩織金錦袍,發間珍珠步搖隨著腳步輕顫:“聞著香味就來了,二郎這是在做什麼?”她目光落在灶台上的鐵鍋,眼中閃過驚訝——自武德年間至今,宮中從未見過如此形製的炊具。

“回母親,兒臣在試炒新菜。”李承乾解下圍裙,卻不小心蹭了滿手油花,“此鍋名曰‘炒鼎’,用熟鐵鍛打而成,以火逼油,可快速烹熟食材。”他示意李泰端來瓷盤,盤中“胡蘿卜炒肉”色澤鮮亮,油潤的湯汁裹著切成菱形的蘿卜塊,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。

李世民挑眉看著盤中菜肴,忽然伸手捏起一塊肉放入口中。李泰緊張地攥住李承乾的衣袖,隻見皇帝咀嚼片刻,眼中忽然亮起:“外焦裡嫩,油香裹著肉香,妙!”他轉頭看向皇後,“觀音婢,你嘗嘗這胡蘿卜,竟比蜜漬的還入味。”

長孫皇後笑著接過宮女遞來的銀匙,舀了口湯汁送入口中,忽然想起李承乾幼年時,總吵著要吃民間的“炒米”。她望著兒子袖口的油漬,心中泛起暖意:“二郎如何想到此法?”李承乾低頭擦拭鐵鍋,耳尖微微發燙:“兒臣見民間用陶罐煨湯費時,便想著能否用鐵器速熟。昨日翻《齊民要術》,見‘炒麥’之法,遂舉一反三。”

李泰忽然從灶後探出頭,胖臉上沾著鍋底灰:“母後你跟父皇說說,讓尚食局給我撥個小廚房!我要炒糖霜花生,還要做‘鍋包肉’!”長孫皇後被逗得輕笑出聲,伸手替他擦去臉上的灰:“你呀,先學好《孝經》,再談鍋包肉。”她轉頭看向李承乾,目光柔和,“不過此鍋確實便民,若能推廣至民間,百姓冬日亦能吃上熱炒菜。”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午間用膳時,太極殿的食案上多了四道炒菜:胡蘿卜炒肉、蒜蓉菠菜、醋溜白菜,還有李泰堅持要做的“糖霜花生”——雖然花生被炒得焦黑,糖霜凝成了硬塊,卻逗得李世民哈哈大笑,連聲稱“有稚子之趣”。正巧魏征求見,於是李世民喚他一起嘗鮮。看著盤中色澤鮮亮的菜肴,魏征諫言:“陛下,此等‘奇技淫巧’若流於民間,恐助長奢靡之風。”

未等李承乾開口,李世民已夾了一筷子菠菜放入口中:“玄成啊,所謂奢靡,在人心不在器物。百姓若能以鐵鍋炒出熱菜,少受生冷之苦,便是朕之願。”他指了指魏征麵前的醋溜白菜,“你且嘗嘗,這菜裡的醋香,比你前日彈劾孤時的語氣可柔和多了。”

殿內響起低低的笑聲,魏征捋著胡須搖頭苦笑:“陛下又拿老臣打趣。不過此菜確實開胃,臣今日能多吃一碗飯。”李承乾望著父親眼角的笑紋,忽然想起前世在《天工開物》上看到的“炒鋼法”——或許明日,該讓尚方監試試用生鐵炒成熟鐵,那樣能造出更輕薄的鐵鍋。

申時三刻,李承乾帶著李泰在太液池邊散步。少年懷裡抱著新製的小鐵鍋,胖臉被冷風吹得泛紅:“皇兄,明日我們用芝麻油炒栗子好不好?西市的粟特商人說,他們用橄欖油煎魚……”“先學好控火。”李承乾打斷道,卻在看到弟弟失落的表情時,放緩語氣,“不過可以讓鴻臚寺問問波斯使者,他們的油烹之法可有獨到之處。”

暮色漫上東宮屋簷時,小福子捧著個食盒跑來:“殿下!娘娘讓尚食局送來了新製的油膏,說炒菜時放一勺!”李承乾打開食盒,見裡麵分格裝著羊油、芝麻油和胡桃油,每格都貼著長孫皇後親筆寫的標簽。他忽然想起母親常說的“治大國如烹小鮮”,此刻看著手中的鐵鍋,竟覺得這話比任何治國典籍都更親切。

是夜,李承乾在燈下繪製鐵鍋改良圖,李泰趴在一旁用算籌計算省油的最佳鍋身弧度。案頭的博山爐飄出淡淡沉香,混著殘留的油煙味,竟比龍涎香更讓人安心。忽然,窗外傳來打更聲,驚起棲鳥,卻見小福子抱著一摞陶碗經過,碗裡裝著尚食局新學的炒菜,正送往掖庭給值夜的宮女。

李承乾望著圖紙上逐漸成型的“雙耳炒鍋”,忽然提筆寫下:“一鼎能容天下味,半勺可化百姓寒。”墨跡未乾,李泰忽然指著窗外歡呼:“皇兄!下雪了!”隻見應當是臘月裡最後一場雪紛紛揚揚落下,落在鐵鍋蓋的棱紋上,積成小小的雪山。少年們相視而笑,忽然覺得這飄雪的春夜,比任何時候都更溫暖。

次日早朝,李承乾將改良後的鐵鍋圖樣呈給李世民。當看到圖紙上“可拆卸木柄”“省油凹槽”等設計時,滿朝文武發出陣陣驚歎。戶部尚書戴胄出列奏道:“若將鐵鍋與鐵犁同鑄,可節省三成鐵礦。臣建議在洛陽、益州設鐵爐,專門鑄造民用鐵鍋,以工代賑。”

“善。”李世民點頭,目光落在圖紙角落的小熊刻紋上,“泰兒的主意?”李承乾低頭輕笑:“四弟說,鍋柄刻成小熊形狀,百姓握著更順手。”皇帝聞言大笑,指了指階下的文臣:“眾愛卿聽著,即日起,凡民間鑄鍋者,可免三年鐵器稅。若有能工巧匠改良鍋具,孤親自召見褒獎。”

散朝後,李泰拽著李承乾往尚食局跑,胖臉上滿是興奮:“皇兄!我想到了!在鍋底刻上‘年製’,就像胡商的徽章!”路過禦花園時,見幾個小宦官正蹲在地上,用碎鐵鍋片炒鬆子——那是昨日李承乾送給他們的邊角料。少年們抬頭看見太子,紛紛舉起手中的鐵片:“殿下!這樣炒出來的鬆子比火煨的還香!”

李承乾笑著搖頭,看李泰蹲在地上教小宦官如何控製火候,陽光穿過他的指縫,在炒鍋中織出金色的網。遠處,尚食局的炊煙嫋嫋升起,新學的炒菜香混著雪後泥土的氣息,在長安城裡釀成最溫暖的煙火。

這一日之後的長安,有人在西市買了新鐵鍋,有人在巷口聞到炒菜香,太極殿的禦膳房裡,李泰正踮腳往炒鍋裡撒椒鹽,長孫皇後站在一旁微笑著指點,李世民則捏著算籌計算鐵鍋的推廣進度。李承乾忽然明白,所謂盛世,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樓閣,而是這市井街巷中,鐵鍋與鏟勺碰撞出的聲響,是油花滋啦裡飄出的家常味,是父母眼中的柔光,弟弟手中的鍋鏟,和整個大唐土地上,正在悄悄沸騰的、關於美好的無數可能。

暮冬時節,當即將步入新年之時,長安百姓發現,街角的酒肆多了道新菜——鐵鍋中爆炒的羊肉片,裹著蔥絲和醬汁,配著剛出爐的胡餅,咬一口便能嘗到冬天的味道。而在東宮的小廚房裡,李承乾正教李泰用新製的雙耳鐵鍋煎雞蛋,陽光透過窗紙,在他們身上投下交疊的影子,像兩株正在生長的樹苗,根係深紮煙火,枝葉卻向著更溫暖的方向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一身滿級武魂,碾壓全球很合理吧! 海洋求生,穿書後我靠係統當大佬 驚!絕美獸夫們每天都在爭寵求愛 我!元嬰期!被召到異界當魔王? 江湖迷蹤 誰在雨中等你 嫁給喻先生 什麼!穿越到大召國賣肉! 我的東莞姐姐 帝心不經撩,她踩著白月光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