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新年華章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1章 新年華章(1 / 1)

武德九年除夕,長安城裡的臘梅開得正盛,宮牆下的積雪被掃成整齊的雪堆,點綴著金箔剪成的瑞獸。李承乾穿著簇新的赭黃團龍襴衫,腰間玉帶銙上嵌著長孫皇後賜的東珠,站在顯德殿前,目光落在自己袖口的“炒鼎”暗紋上——那是他根據現代炒鍋形製設計的紋樣,讓尚衣局趕製,寓意“革故鼎新”。

“殿下,該去給陛下皇後請安了。”小福子的提醒打斷了李承乾的思緒。他轉身時,正見七歲的李泰拽著六歲的長樂公主跑來,鵝黃色錦袍下擺沾著雪泥,顯然又在太液池邊玩鬨。

“皇兄!”李泰舉著個油紙包,“我偷帶了炒花生,但長樂看到了,非說見者有份!”長樂公主則晃著發間的銀蝶步搖:“四兄偷藏零食!母後說宴會上的五辛盤要留給回紇使者。我都吃不了,所以零食當然要分給我一些。”李承乾笑著接過油紙包,取出幾顆花生分給弟妹:“先隨我去請安,今日是元日大宴,莫要貪嘴誤了禮儀。”他特意強調“禮儀”二字,目光掃過李泰腰間歪掉的玉帶,暗含提醒。

巳時三刻,太極殿內燭火通明。李承乾領著弟妹叩首時,目光不經意間掃過階下世家子弟——滎陽鄭氏的鄭元禮捧著酒盞,眼神在他袖口的炒鼎紋上停留;清河崔氏的崔明遠則盯著他腰間的玉帶銙,指尖摩挲著袖口的暗紋,顯然在琢磨如何借禮製發難。

“太子今日除夕宴,可預備了什麼節目?”李世民的聲音打斷了李承乾的觀察。他從容起身,示意小福子捧上漆盤,盤中十二隻青瓷小碗裡盛著紅、黃、綠等天然色素——這些都是他根據前世化學知識,指導尚食局用鐵鍋炒製、萃取而成:紅曲米炒後加酒得胭脂色,菠菜汁加石灰水沉澱出翡翠綠,胡蘿卜泥蒸製後濾出明黃。

“兒臣獻醜,演示‘七彩酥山’。”李承乾開口解釋,“傳統酥山需耗時冷藏,兒臣以鐵鍋速製色素,暖爐控溫塑形,兩時辰可成。”他取過銀製模具,先鋪酥油,再逐層撒粉,動作行雲流水——這些步驟他在東宮反複演練過,甚至用算學精確計算過每層色素的用量,確保色彩過渡自然。

李泰拽了拽長樂的袖子,低聲道:“皇兄昨晚畫了十張設計圖呢!”六歲的長樂似懂非懂,卻仰頭望著李承乾的側臉,眼中滿是崇拜。殿內世家子弟交頭接耳,鄭元禮忽然開口:“此等奇技,恐亂《周禮》食禮。”

李承乾聞言抬頭,目光平靜:“《周禮》亦雲‘以飲食之禮,親宗族兄弟’,若能讓百姓節慶時吃上彩色米糕,何嘗不是‘親族’之意?”他展開一張羊皮紙,上麵繪著民間百姓用鐵鍋炒製麵食的場景,“兒臣已讓少府監印製《居家炒法圖譜》,明日隨福袋分發給百姓。”

長孫皇後讚許點頭:“二郎此心,甚合‘民本’之道。”李世民則笑著指了指酥山頂的木雕涼亭:“這涼亭倒像朕在終南山的行營,承乾可曾去過?”李承乾心中一動,想起前世遊覽過的唐代建築遺址,開口道:“兒臣參照《水經注》裡的‘雲閣’形製,微縮而成。”

酒過三巡,殿外飄起細雪。李世民提議移席殿前,觀賞百戲賀歲。李承乾早有準備,抬手示意樂聲響起——今日的百戲融入了他的現代策劃:頂竿戲的小兒身著改良短打,腰間繡著鐵鍋與麥穗紋樣;幻術師表演“隔空取物”,從空盤中變出的不是傳統果品,而是用鐵鍋炒出的糖霜花生,分發給圍觀宮人時,順帶展示手中的《鐵鍋便民手冊》。

“此乃‘民生百戲’,”李承乾向魏征解釋,“每折戲末皆展示器物改良,如頂竿上的‘小熊紋’實為鐵鍋防滑刻紋,幻術師的‘糖霜花生’需用鐵鍋炒製。”魏征捋須點頭:“太子將新政融於百戲,潤物無聲,妙哉。”

滎陽鄭氏的鄭元禮卻趁機發難:“陛下,百戲乃市井之樂,太子此舉恐損天家威儀。”李承乾不慌不忙,指了指廣場東側的白疊子盆栽:“市井之樂亦能載民生之重。此花名曰白疊子,看似觀賞,實則其絮可織暖衣。兒臣已命人試紡,不日便能製出‘白疊子絮袍’。”

“哦?”李世民挑眉,“孤聞嶺南白疊子絮軟如棉,卻苦無紡織之法。”李承乾從袖中取出一卷圖紙,上麵畫著改良後的紡車,羅拉、齒輪等結構清晰可見:“兒臣參照西域紡車,加設‘梳理輥’,以齒輪聯動仿生人手指撚紗,可將白疊子絮紡成細紗。”他轉頭看向李泰,“四弟昨日幫我拆解了波斯紡車模型,發現齒紋咬合原理可用於梳理棉絮。”

李泰立刻挺直腰杆:“皇兄說像炒鍋裡翻炒粟米,讓棉絮乖乖排隊!”長樂公主也跟著舉手:“我把銀步搖借給皇兄做輥軸啦!”李承乾笑著摸了摸弟妹的頭,心中卻清楚——真正的靈感來自前世見過的珍妮紡紗機,隻是借孩童的好奇心做引子,更易被接受。

戌時三刻,大宴將散。李世民宣旨改元貞觀,殿內山呼萬歲。李承乾望著父母,心中忽然湧起前世背誦《貞觀政要》的記憶——此刻他不是史書讀者,而是親身參與盛世開篇的局中人。李泰拽了拽他的衣袖,指了指廣場上的百戲班子:“皇兄,明年能不能讓頂竿小兒舉著鐵鍋模型?”長樂則仰頭道:“還要用白疊子絮做戲服,一定很漂亮!”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是夜,東宮燭火通明。李承乾在燈下修改白疊子紡車圖紙,李泰趴在一旁用算籌計算輥軸間距,長樂抱著白疊子盆栽打盹,發間銀蝶步搖沾著棉絮。他望著圖紙上的齒輪結構,忽然想起白天鄭元禮的冷笑——那些世家子弟不會明白,真正的革新從來不是靈光乍現,而是像這樣,用算學丈量每寸棉絮,用齒輪咬合每個細節,讓前世經驗化作可觸碰的器物。

子時的鐘聲響起時,李承乾在《貞觀政要》手稿中寫下:“後世之器,可解今日之困;前世之理,需借今人之智。非吾聰慧,乃因站在巨人之肩。”墨跡未乾,李泰忽然指著窗外歡呼:“皇兄!雪停了!”月光落在窗台上的鐵鍋模型上,映出清晰的“貞觀”刻紋——那是他親自設計的字體,融合了唐代碑刻與現代審美。

貞觀元年正月初一,長安百姓打開宮中派發的新年福袋,除了柏葉、柿子,還有《鐵鍋便民圖譜》與白疊子種子。街頭巷尾,有人對著圖譜研究“炒”“蒸”之法,有人捧著種子喃喃:“太子說此絮可織暖衣,且看是真是假。”

這一日的大唐,雪後初霽,萬象更新。鐵鍋裡的炒米香,百戲中的民生頌,還有白疊子盆栽的新芽,共同織就了貞觀之治的第一縷曙光。而李承乾知道,屬於這個時代的傳奇,才剛剛開始——就像他袖口的炒鼎紋,終將化作千萬口鐵鍋,烹出一個熱氣騰騰的盛世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是你們要解除匹配,現在又跪什麼 末世綁定大佬,我靈氣爆表躺贏了 文娛:你就是這麼玩音樂的?! 未來編碼者:奇跡 重生饑荒年:帶著妹妹虐渣暴富 超魔術士:開局魔網又崩了 網絡兩地書 我國補克星,你問我光刻機能修嗎 軍婚甜蜜:在八零嫁全軍第一硬漢 搶我功績,我擺爛後你們卻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