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房遺直眉頭緊鎖,魏叔玉也陷入沉思。李承乾凝視著走馬燈上旋轉的異獸圖案,忽然靈光一閃:"可是"明"字?日月為明,山河共影者,天下皆明也。"
商賈激動地敲響銅鑼:"太子殿下慧眼如炬!正是"明"字!"他恭敬地捧出一個錦盒,"此乃夜明珠,請殿下笑納。"
李承乾接過錦盒,轉手就給了眼巴巴看著的長樂公主。小姑娘歡呼一聲,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,夜明珠在黑暗中散發出柔和的青光,映照著她驚喜的小臉。
"殿下才思敏捷,遺直佩服。"下樓時,房遺直真誠地說道。
李承乾搖搖頭:"房公子過謙了。若非你在二樓解了那道"子非魚"的典故謎,我們也到不了三樓。"
魏叔玉跟在後麵,突然說道:"殿下可知,這燈樓主人是誰?"
李承乾一怔:"倒是不知。"
"是滎陽鄭氏。"魏叔玉聲音平靜,"他們借上元燈會之名,行結交權貴之實。那顆夜明珠,價值不下百金。"
李承乾腳步微頓,深深看了魏叔玉一眼:"魏公子見微知著,令人欽佩。"他心中暗記,此子眼光獨到,將來或可大用。
離開燈樓,眾人沿著護城河漫步。河麵上漂浮著無數蓮花燈,隨波蕩漾,如同星河落凡間。杜構不知從哪裡買來幾串糖葫蘆,分給眾人。李承乾接過,咬了一口,酸甜的山楂香氣在口中彌漫。
"殿下,前麵有雜耍!"杜構眼尖,指著不遠處圍成一圈的人群。
眾人擠進去,隻見一個胡人正在表演吞刀吐火,引得圍觀百姓陣陣驚呼。表演結束後,胡人捧著銅盤繞場收錢。走到李承乾麵前時,那胡人突然用生硬的漢語說道:"貴人麵相不凡,可否讓在下為您看個手相?"
禁軍立刻上前阻攔,李承乾卻擺擺手:"無妨。"他伸出手掌,胡人隻看了一眼,就臉色大變,撲通跪下:"小的有眼不識泰山!"
周圍百姓見狀,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。李承乾心中一緊,連忙示意胡人起身:"先生認錯人了。"他迅速帶著眾人離開,以免身份暴露引起騷動。
走到僻靜處,房遺直低聲道:"殿下,那胡人..."
"是個察言觀色的聰明人。"李承乾打斷他,不想在此事上多談,"時候不早,該回宮了。"
回宮路上,李承乾故意放慢腳步,與魏叔玉並肩而行:"魏公子今日所言,令孤受益匪淺。不知改日可否到東宮一敘?"
魏叔玉顯然沒料到太子會單獨邀請自己,一時有些無措:"殿下厚愛,臣...臣惶恐。"
"不必拘禮。"李承乾溫和地說,"孤聽聞你常隨魏大人微服私訪,體察民情。孤對民間疾苦知之甚少,正需你這樣的良師益友。"
魏叔玉眼中閃過一絲感動,鄭重行禮:"臣定當竭儘所能。"
分彆時,李承乾特意對每位公子都說了幾句體己話。對房遺直,他約了切磋《春秋》的日子;對杜構,他邀請其參加東宮旬日一次的騎射會;對其他幾位大臣子弟,他也各有安排。
回到東宮,李承乾並未立即休息,而是來到書房,讓小福子取來一本空白冊子。他在首頁寫下"貞觀英才錄"五個大字,然後開始記錄今日所見所聞:
"房遺直,玄齡長子,沉穩有度,精通典籍,可任文職..."
"杜構,如晦次子,勇武豪爽,善騎射,宜為將才..."
"魏叔玉,征之獨子,目光如炬,敢言直諫,當為禦史之材..."
寫到這裡,他筆鋒一頓,想起魏叔玉今日關於燈樓主人的提醒,又添了一句:"心思縝密,能見人所未見。"
合上冊子,李承乾走到窗前。東宮的燈籠在夜風中輕輕搖曳,遠處長安城的燈火依舊璀璨。他忽然想起父親曾說過的話:"為君者,不僅要會用人,更要會識人於微時。"
今日結識的這些少年,或許將來就是輔佐他治理天下的棟梁之才。想到這裡,李承乾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責任感。他暗下決心,要用心栽培這些未來的臂膀,共同守護這來之不易的貞觀盛世。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