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寫的什麼?"程處弼湊過來問。
李業詡麵色凝重:"大意是"治病不如治命"..."
長孫衝倒吸一口涼氣:"有人不想皇後娘娘病愈!"
八月十四黃昏,太白山籠罩在暮靄中。為掩人耳目,李承乾換上道童服飾,隻帶李業詡和秦懷道輕裝上山。三人在崎嶇山路上攀爬了整整兩個時辰,當最後一縷夕陽染紅雲海時,終於找到了那個被古鬆掩映的青牛洞。
"小友來了。"洞內傳來清朗的聲音。一位鶴發童顏的老道正在整理藥材,正是傳說中的藥王孫思邈!
李承乾激動地行弟子禮:"晚輩拜見孫仙長!"
孫思邈扶起他,目光慈祥:"太子為母求醫,千裡奔波,孝心可感天地。"
洞內石壁上掛滿草藥,角落的銅爐冒著嫋嫋青煙。李承乾詳細描述了長孫皇後的症狀,孫思邈時而撚須沉思,時而微微頷首。
"氣疾之症,根在肺腑失調。"老道取出三粒紫色丹丸,"此乃"太乙養心丹",若病情加重可使一粒,每月一粒,配合呼吸導引術可緩解病痛。"
李承乾接過丹藥,突然想起前世參觀中醫藥博物館時學到的知識:"仙長,晚輩曾聞"藥食同源"之理。母後常年便秘,若在膳食中加入火麻仁、杏仁等潤腸之物,是否有助於緩解氣疾?"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孫思邈手中藥碾突然停住,眼中精光暴射:"太子從何處聽得這番理論?"
李承乾心跳如鼓,硬著頭皮道:"偶...偶讀《神農本草經》..."
"《本經》確有記載,但將便秘與氣疾關聯..."孫思邈逼近一步,目光如炬,"太子不妨直言。"
洞內氣氛驟然緊張。李承乾深吸一口氣,決定賭一把:"晚輩曾得一西域奇書,記載"五臟相生相克"之說,還提到用煮沸的烈酒清洗傷口可防潰爛..."
"烈酒清創?"孫思邈一把抓住李承乾的手腕,"詳細說來!"
燭光搖曳中,李承乾將符合唐代認知水平的醫學知識娓娓道來。從藥膳調理五臟,到用蒸煮過的細麻布包紮傷口,再到隔離病患防止疫病傳播...當然,都假托是"西域奇書"所載。
孫思邈時而擊節稱奇,時而閉目沉思,最後竟取出紙筆記錄起來。當李承乾說到"以煮沸醋熏蒸居所可防時疫"時,老道突然起身,從石匣中取出一卷絹冊。
"此乃老道畢生心血《千金翼方》手稿。"孫思邈鄭重遞上,"願與太子交換那"西域醫理"。"
李承乾大喜過望,不僅得到對症良藥,更意外獲得了藥王真傳。臨彆時,孫思邈忽然問道:"太子可知老道為何選在八月望日相見?"
見李承乾搖頭,老道意味深長地說:"月圓之夜陰氣最盛,氣疾最易發作。治病如治國,都要把握時機——就像太子此刻,正逢突厥內亂之機。"
李承乾心頭劇震,沒想到孫思邈隱居深山,卻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。
八月十五夜,李承乾一行匆匆下山。行至半山腰時,李業詡突然按住劍柄:"有人跟蹤!"
密林中竄出十餘黑衣人,彎刀在月光下泛著寒光。為首的用生硬的漢語喝道:"留下丹藥!"
千鈞一發之際,秦懷道吹響警哨,埋伏在山下的程處弼立即帶兵來援。混戰中,李承乾死死護住藥囊,眼看一名刺客突破防線直撲而來...
"殿下小心!"長孫衝突然從側麵衝出,用身體擋在李承乾麵前。刺客的刀鋒劃過他的手臂,鮮血頓時染紅月色。
"衝表哥!"李承乾扶住踉蹌的長孫衝,立即取出隨身攜帶的燒酒衝洗傷口,又用蒸煮過的細麻布包紮——正是方才從孫思邈處學來的方法。
程處弼趁機一箭射倒刺客。當夜,驛館內燈火通明。李承乾親自為長孫衝換藥,藥囊裡的"太乙養心丹"安然無恙。被俘的刺客咬破毒囊自儘,但從其身上搜出的銅牌,卻與終南山發現的如出一轍。
"果然有人不想母後病愈..."李承乾望著窗外的滿月,稚嫩的臉上浮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堅毅,"但這場博弈,才剛剛開始。"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