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農器改良(上)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 > 第28章 農器改良(上)

第28章 農器改良(上)(1 / 1)

貞觀二年正月末,長安城外官田的積雪剛開始消融。李承乾蹲在藥田邊緣,小手撥開潮濕的泥土查看冬播的當歸種子。趙老漢扛著直轅犁從田埂走來,犁鏵上還沾著未化的雪粒,在陽光下閃著寒光。

"殿下,這塊地已經翻過三遍了。"趙老漢擦著汗,手掌上滿是厚繭和裂口,"但這犁實在笨重,老漢和兒子兩人一天也翻不完兩畝地,官府發的耕牛都在良田那裡,我們隻能人力耕地。"

李承乾站起身,接過那具直轅犁仔細端詳。犁轅是筆直的硬木所製,轉彎時需要兩人合力抬起;犁鏵是生鐵鑄造,邊緣已經崩了幾個缺口;犁箭和犁梢的連接處用麻繩捆紮,顯得十分粗糙。

"老伯,這樣的犁在民間很常見嗎?"

趙老漢苦笑:"這還算好的。村裡多數人家用的還是戰國時的耒耜,連犁壁都沒有。"他指著遠處幾個正在勞作的農夫,"您看,那些人用的就是耒耜,要彎著腰耕作,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。"

回城的馬車上,李承乾望著窗外田野裡勞作的農夫,腦海中浮現出前世參觀農業博物館時看到的曲轅犁展品。那優美的弧形犁轅給他留下深刻印象,但具體的結構細節卻已模糊不清。

"停車!"他突然喊道,"去將作監!"

將作監的工坊裡炭火熊熊,幾十名工匠正在打造各式器物。監丞見太子駕到,慌忙迎上前:"殿下有何吩咐?"

"找最好的木匠來。"李承乾解下狐裘,"再取些上好的梨木和現成的犁鏵。"

很快,三位須發花白的老木匠被引到偏廳。李承乾鋪開一張素絹,用炭筆勾勒出一個大致輪廓:"諸位請看,孤想改良現在的直轅犁..."

老木匠張順眯起眼睛:"殿下是想把犁轅改成彎的?"

"正是。"李承乾點頭,"但孤對具體弧度把握不準,需要反複試驗。"

張順捋著胡須道:"老朽年輕時見過胡人用彎轅犁,但弧度不大..."

"孤要的弧度可能更大些。"李承乾在紙上畫了幾條不同弧度的曲線,"需要測試哪種最省力。"

接下來的三天,東宮偏殿變成了木工坊。李承乾和工匠們用硬木做了七種不同弧度的犁轅模型,從微彎到大幅彎曲都有。每天傍晚,長孫衝都能看見太子滿身木屑地從偏殿出來,小臉上沾著墨跡。

"表弟這是要做木匠了?"長孫衝打趣道。

李承乾卻一臉認真:"農耕乃國之根本。若能改良農具,百姓就能省下力氣多開墾荒地。"

正月二十八,七種不同弧度的試驗犁轅製作完成。李承乾命人在皇家莊園劃出七塊相同麵積的田地,準備進行對比試驗。

"這塊地土質均勻,正好測試。"李承乾對前來觀摩的將作監官員解釋,"每塊田用不同弧度的犁轅耕作,記錄所需時間和牛力。"

第一塊田用的是微彎犁轅,與現有直轅犁差彆不大。耕作還算順利,但轉彎時仍需稍稍抬起。

"記錄:微彎犁轅,耕一畝需兩個時辰,轉彎費力。"李承乾口述,身旁的書記官連忙記下。

第二塊田用的弧度稍大些,轉彎明顯靈活了,但耕牛似乎不太適應新的發力角度。

到了第五塊田,弧度最大的犁轅展現出驚人優勢——轉彎時完全不用抬起,耕牛走起來也格外輕鬆。但問題也隨之出現:由於犁轅彎曲過大,犁鏵入土角度變得不穩定。

"看來不是越彎越好。"李承乾若有所思,"需要找到最佳平衡點。"

經過三天測試,最終確定中等偏大弧度的犁轅最為理想。既保證了轉彎靈活性,又維持了耕作穩定性。

二月初二,新的問題出現了。李承乾發現,單純彎曲犁轅會導致犁箭與犁梢的連接處受力過大,容易斷裂。

"殿下,這樣不行。"張順指著出現裂紋的連接處,"轉彎時力道都集中在這裡,用不了多久就會斷。"

李承乾蹲在地上,仔細研究斷裂麵。他想起前世見過的榫卯結構,突然靈光一現:"如果把直轅犁的犁箭加長,在這裡做個活動關節..."

工匠們立即動手改造。他們在犁箭中部增加了一個轉軸裝置,使犁轅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擺動。這樣一來,轉彎時的力道被轉軸分散,不再集中於一處。

"妙啊!"張順試著操作改造後的犁,"這下轉彎更靈活了,還不易損壞!"

但新的問題接踵而至。加了轉軸後,犁鏵入土的深度變得不穩定。李承乾又帶著工匠們反複調試,最終在犁箭上加裝了調節卡扣,解決了這個問題。

二月初八,李承乾注意到新犁翻土時,有些雜草沒有被完全埋入土中。

"現有犁壁的角度有問題。"他指著翻起的土塊,"應該再傾斜些,讓土塊翻轉更徹底。"

工匠們麵麵相覷:"殿下,犁壁都是固定的..."

"那就改造成可調節的!"李承乾靈感迸發,"用直轅犁現有的犁壁,加上調節裝置。"

經過多次試驗,他們在犁壁背麵加裝了一排調節孔,通過移動固定銷的位置來改變犁壁角度。這一改進使得同一架犁可以適應不同土質的耕作需求。

"殿下,這法子太實用了!"周老漢試過後讚不絕口,"沙土地調陡些,黏土地調緩些,一犁多用啊!"

二月十五,當第一架完整的改良犁即將完工時,阻力出現了。將作監丞匆匆來報:

"殿下,少府監扣下了咱們要的生鐵,說是軍器監急需..."

李承乾皺眉:"孤隻要三百斤生鐵打造犁鏵,這都為難?"

監丞低聲道:"聽說...是有人從中作梗..."

原來,一些靠販賣農具牟利的商賈聽聞太子改良農具,擔心影響他們的生意,便暗中使絆子。

李承乾冷笑:"無妨,先用現有犁鏵改造。"他指著庫房裡那些破損的舊犁鏵,"把這些回爐重鑄,足夠做試驗用了。"

這場小風波讓李承乾意識到,農具改良不僅是個技術問題,更牽涉到各方利益。但他並不著急推進,而是決定先把技術完善好,待春耕時用實際效果說話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穿越2025之抗日科技奇兵 全民求生:我靠撿垃圾成神 影視之我要做主角 女主彆哭,瘋批病嬌男主我搶走了 她醉酒進錯房,京圈大佬一夜淪陷 九零香江小廚娘 葬天圖 神庭大佬重生記 大唐:從練武到修仙 在生存遊戲被氪金大佬盯上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