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蝗災預警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33章 蝗災預警(2 / 2)

"毒性發作極快。"孫守真擦著額頭的汗,"好在發現及時,隻死了三成..."

李承乾突然抓起案上的《本草拾遺》:"快查查,紫糯米與何物相克?"

當醫官念出"與野葛同食,其毒立解"時,太子立即派人上山采集野葛。未料想采藥人剛出發,就有侍衛急報:山陰處發現十幾袋被割破的麻布,殘餘的紫糯米引來大群野鳥爭食!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"好歹毒的計策!"長孫衝倒吸涼氣,"這是要一網打儘啊!"

九月十五,本該是各地常平倉平抑糧價的關鍵時刻。李承乾卻在戶部賬冊上發現蹊蹺:七個受災縣的倉容記錄,竟與實地丈量相差五萬石之多!

"查!"李世民震怒之下摔碎了茶盞,"給朕一查到底!"

當夜,一支奇兵突襲了渭河上的漕船。船艙夾層中不僅藏有糧食,更搜出與突厥交易的鐵器。最令人震驚的是押運人的身份——竟是滎陽鄭氏的二管家!

"好個"災年糧荒"!"李承乾翻著查獲的密信,突然瞳孔驟縮。信中提到某個"代耕幫",正在暗中收購被世家囤積的糧食。

長安西市突然支起十幾個古怪的攤位。橫幅上寫著"一斤蝗蟲換三斤陳米",攤主是些麵帶刺青的壯漢。

"這就是"代耕幫"?"李承乾喬裝觀察,發現他們收蟲手法極其專業:活蝗用醋熏死,立即曬乾研磨成粉。更奇怪的是,這些人腰間都彆著同樣的木牌——刻有"稷"字。

三日後,一個爆炸性消息傳遍關中:代耕幫在終南山放出三萬隻人工飼養的麻鴨,所過之處蝗蟲絕跡!李承乾親自查看時,在鴨舍發現塊殘破的絹布,上麵隱約可見"秦王府"的舊印...

九月二十,李世民突然出現在災情最重的藍田縣。沒有儀仗華蓋,皇帝手持長竿親自驅趕田間的蝗蟲。當一隻飛蝗落在他袖口時,滿朝震驚地看著天子將其生吞入腹!

"朕寧願它食朕肺腑,也不食朕子民禾稼!"這句話隨著驛道快馬,一夜傳遍十二州。

次日清晨,各州縣衙門前排起長龍。百姓們捧著五花八門的"蝗蟲膳":醋溜蝗蟲、蝗粉蒸餅、甚至還有蝗蟲醢...原來太醫署連夜編印的《救荒本草》中,專門添加了食用蝗蟲的篇章。

當李承乾順著"代耕幫"線索追查時,在終南山洞窟中發現個驚人秘密:這裡堆滿了前隋的軍糧袋,而看守者竟是武德年間失蹤的秦王府老兵!

"陛下當年解散親軍,我們無處可去。"為首的老兵取出枚生鏽的虎符,"後來發現世家囤糧,就..."

真相終於大白。這些老兵化身"代耕幫",專門劫富濟貧。而他們飼養的麻鴨,正是當年征討王世充時在江南見過的食蝗利器!

十月初,當最後一批蝗蟲在秦嶺北麓被殲滅時,一套完整的防災體係也隨之確立:

各縣設"蟲情觀察所",由老農與醫官共管;

常平倉實行"雙鑰製",鑰匙分屬官府與裡正;

《救荒本草》新增"蝗蟲篇",雕版印發各州;

更建立"飛騎信使",專門傳遞災情預警。

慶功宴上,李世民將一枚特製虎符交給李承乾。符上刻的不再是猛獸,而是蝗蟲、井車與麥穗組成的圖案。

"知道為何讓你主理此事嗎?"皇帝指著案上堆積的彈劾奏章,"因為這些罵名,本該由朕來擔。"

李承乾摩挲著虎符上的紋路,突然明白父親是在為他鋪路——治國安民的道路,從來都需要有人負重前行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搶我婚約嫁太子?我攜孕肚嫁皇帝 苟在詭異末日當魔修 綠茶女修太能撩,男修皆是充電寶 還寫什麼歌,快進到不要笑挑戰 末世嬌美人挺孕肚,各大佬爭當爹 瓦洛蘭沒事 華娛從藝校開始 說好當兵娶婆娘,你混成皇帝? 夏夜有癮 死亡方程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