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青萍之末(下)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曆史軍事 > 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 > 第53章 青萍之末(下)

第53章 青萍之末(下)(1 / 1)

鬆州城的晨霧被第一聲爆炸撕裂時,李承乾正站在中軍了望台上。吐蕃人的投石機在黎明前推進至射程,裹著油脂的陶罐砸在城頭迸出幽藍火焰,守城唐軍的號甲遇火即燃,慘叫聲順著風灌入營帳。他攥緊欄杆的手指泛白,目光死死盯著那些架設在犛牛背上的奇特器械——投石機底座刻著模糊的雲紋,與長安西市胡商販賣的波斯星盤紋飾如出一轍。

“殿下!火藥配比算出來了!”劉神威捧著焦黑的箭簇踉蹌跑來,麻布袍上沾著暗褐色粉末,“硝石占七成,硫磺兩成,還有一成是...西域金砂。這種配方燃燒時會產生紫色煙霧,與九年前陛下在洛陽遇刺時的毒煙成分相同。”

李承乾猛地回頭。九年前那場刺殺被定性為突厥餘部所為,如今看來,幕後黑手或許早已滲透大唐。他接過箭簇,指尖觸到一處凸起的刻痕——不是藏文也非梵文,倒像是河東裴氏祖傳的青銅鼎紋。正思忖間,斥候策馬闖入轅門:“報!吐蕃先鋒已突破東城門,帶隊的是個穿唐鎧的漢人!”

中軍大帳裡,李世民將陌刀猛地劈在沙盤上。鬆州城的木雕模型被劈成兩半,露出底下暗藏的竹製地道圖。“裴世矩的孫子果然在吐蕃!”皇帝的聲音帶著金屬般的冷硬,“當年他祖父在隋煬帝麵前獻策征高句麗,如今孫子卻幫著吐蕃人炸我大唐城牆。”

李承乾望著地道圖上標注的暗渠入口,突然想起三天前修改糧道時,李靖曾指著地圖上的“望海樓”舊址說:“此樓始建於曹魏,地基下有通河暗渠。”那時他隻當是尋常軍事地理,此刻才驚覺吐蕃人早已通過走私商摸清了鬆州的每一寸肌理。“父皇,”他突然跪下,“兒臣請命率神機營從暗渠潛入,炸毀吐蕃人的火藥庫。”

“你?”李世民的目光像鷹隼般掃過他腰間的蹀躞帶,那上麵掛著的雙魚符是太子身份的象征,“神機營的火銃在濕渠裡能打響?”

“能。”李承乾從袖中取出一支改良過的銅銃,槍管外裹著浸過蠟油的牛皮套,“兒臣已讓將作監在槍管內側刻了螺旋紋,射程比尋常火銃遠三成。”他沒說的是,這種膛線設計源自後世火槍,而圖紙是他憑著記憶默畫的。

當暮色漫過鬆州城頭時,李承乾帶著三百神機營士兵潛入暗渠。渠水冰冷刺骨,腐葉與淤泥的氣味令人作嘔。走在最前麵的阿羅憾突然停步,用粟特語低聲道:“前麵有光,還有鐵器摩擦聲。”

他們趴在渠口望去,隻見二十餘名漢人匠師正在cavern裡搬運陶罐,陶蓋上的金砂在火把下閃著詭異的光。一個穿吐蕃官服的中年人正用長安官話訓斥:“裴郎主要的是速燃火藥,你們把金砂磨得這麼粗,爆炸時能震塌城樓嗎?”

李承乾的心猛地一沉。裴郎主——吐蕃對漢人謀士的尊稱,難道真是裴世矩的孫子?他打了個手勢,阿羅憾抽出腰間的弩箭,箭頭塗著劉神威特製的麻沸散。隨著幾聲悶響,守在洞口的吐蕃兵無聲倒下。

匠師們驚惶抬頭時,看到的是一群頂著水珠的唐兵。李承乾掀開牛皮盔,火光映出他年輕卻冷冽的臉:“我是大唐太子李承乾,放下武器者,可免死罪。”

為首的中年人突然狂笑起來:“太子?當年你祖父殺我裴氏滿門時,可曾想過有今日?”他猛地抓起陶罐砸向火盆,“我就是裴世矩之孫裴景明,今日與你們同歸於儘!”

千鈞一發之際,李承乾揚手擲出火銃。鉛彈擊穿裴景明的手腕,陶罐在半空中裂開,金砂混著火藥撒了一地。“拿下!”他厲聲喝道,士兵們一擁而上將匠師們製服。

地道外突然傳來震天喊殺聲。李承乾衝出去時,正看見李世民騎著玄甲軍的“閃電”馬殺進敵陣。皇帝的陌刀揮出半輪銀月,斬落的吐蕃兵頭盔滾到他腳邊,裡麵露出一張突厥人的臉。“果然是突厥殘部混在吐蕃軍中!”劉神威舉著藥箱大喊,“剛才抓到的俘虜說,他們的投石機技師是從大食雇來的!”

李承乾望著混戰的戰場,突然想起現代史書上的記載:貞觀十六年的鬆州之戰,是吐蕃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火藥武器。而眼前的一切讓他明白,這不是偶然——大食、吐蕃、突厥,甚至還有大唐的世家大族,早已織成一張橫跨歐亞的情報網,而他這個來自未來的太子,不過是這張網上的一個節點。

“承乾!”李世民的聲音穿透廝殺,“跟我來!”

他們策馬衝到鬆州內城時,隻見弘化公主正帶著吐穀渾騎兵堵住城門。她的鎧甲上濺著血,手裡的長弓卻穩如磐石。“殿下,”她勒住馬韁,“諾曷缽派來的援軍已控製庫山隘口,吐蕃人的補給線斷了。”

李承乾點頭,目光卻落在她腰間懸掛的雙魚符——那是他送的“姊妹簪”改製的兵符。原來父皇早就算到會有今日,才讓弘化帶著兵符嫁去吐穀渾。

深夜的帥帳裡,李世民將裴景明的供詞扔在案上。羊皮紙上用朱砂寫著密密麻麻的人名,河東裴氏、範陽盧氏,甚至還有已故宰相王珪的族侄。“五姓七望果然在兩邊下注。”皇帝的聲音疲憊不堪,“他們以為朕不知道?當年朕讓你監國,就是要你看清這些世家的真麵目。”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李承乾沉默著。他想起白天在地道裡,裴景明臨死前說的話:“你以為你贏了?等你坐上那個位置,就會明白什麼叫身不由己。”那些話像針一樣紮在他心裡,讓他突然理解了父親眼中的疲憊。

“父皇,”他終於開口,“兒臣在地道裡發現了這個。”他呈上一枚刻著波斯文字的銅戒,是從裴景明手上捋下來的。

李世民接過戒指,借著火把細看,突然瞳孔驟縮。“這是...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密符。”他猛地抬頭,“裴景明怎麼會有這個?”

帳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。晉陽公主抱著一個錦盒走進來,小臉上滿是淚痕:“二哥,這是權萬紀讓我交給你的。”

李承乾打開錦盒,裡麵是一卷細如發絲的絹書,上麵用梵文寫著:“新月落於昆侖山時,漠北之狼將飲馬渭水。”他認出這是吐蕃密宗的預言詩,而“漠北之狼”指的正是突厥。

“權萬紀呢?”李世民厲聲問。

“他...他剛才說要去查看傷兵,就再也沒回來。”晉陽公主的聲音帶著哭腔。

李承乾猛地衝出帳外。月光下,權萬紀的身影正消失在營外的密林裡。他翻身上馬追去,卻在林邊看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——權萬紀倒在血泊中,胸口插著一支雕著吐蕃神鳥的羽箭,不遠處,一匹快馬正朝著突厥方向狂奔。

回到帳中時,李世民正對著地圖沉思。燭火跳動,將他的影子投在牆上,顯得格外孤寂。“承乾,”皇帝頭也不抬地說,“你知道朕為什麼帶你出征嗎?”

李承乾跪下,等待著最終的審判。

“因為你太像朕了。”李世民轉過身,眼中沒有憤怒,隻有深深的疲憊,“當年朕在玄武門之變前,也曾像你這樣,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,算計每一個可能的敵人。”他走到李承乾麵前,伸手拂去他肩頭的塵土,“但你比朕更可怕,因為你知道未來。”

李承乾渾身一震。父親果然知道了。他抬起頭,準備說出真相,卻見李世民搖了搖頭。“不用解釋。”皇帝從案上拿起那枚波斯戒指,“從你十歲那年在雪地裡背《左傳》開始,朕就覺得你不一樣。那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見識,那些總能化險為夷的算計...”

帳外傳來更夫敲更的聲音,已是三更天。李世民走到帳門口,望著鬆州城頭飄揚的唐旗,低聲道:“鬆讚乾布派使者來了,說要和親。”

李承乾猛地抬頭:“父皇打算答應?”

“不答應又能如何?”李世民轉過身,臉上露出一絲苦笑,“吐蕃、大食、突厥,還有國內的世家大族,哪一頭都不能輕舉妄動。有時候,妥協比戰爭更需要勇氣。”他將戒指塞進李承乾手中,“這枚戒指你收好,以後的路,要靠你自己走了。”

李承乾握著冰冷的銅戒,突然明白父親的用意。這場鬆州之戰,表麵是大唐與吐蕃的較量,實則是新舊勢力的博弈。父親帶他來,不是為了試探他的身世,而是要讓他親眼看見帝國的裂痕,明白作為儲君,不僅要會打仗,更要懂得權衡。

“兒臣明白了。”他叩首在地,“兒臣會像這枚戒指一樣,守住大唐的國門。”

李世民扶起他,目光投向遠方的雪山。“青萍之末,風起於微。”皇帝輕聲說,“承乾,你要記住,任何一場風暴,最初都隻是一片雪花。”

黎明時分,李承乾站在鬆州城頭。昨夜的硝煙尚未散儘,東方已泛起魚肚白。他看見一隊和親的車馬正從長安方向駛來,為首的正是弘化公主——她將以金城公主的身份嫁入吐蕃,為大唐換取寶貴的休整時間。

阿羅憾捧著一卷文書走來:“殿下,這是從裴景明住處搜到的賬本,上麵記著這些年世家大族通過絲綢之路向吐蕃走私的物資。”

李承乾接過賬本,指尖劃過那些熟悉的姓氏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想起現代史書上對貞觀之治的讚美,卻從未想過這盛世背後,隱藏著如此複雜的博弈。

“把賬本收好,”他對阿羅憾說,“以後有用。”

陽光刺破雲層,照在鬆州城的斷壁殘垣上。李承乾望著遼闊的疆域,突然感到肩上的擔子無比沉重。他知道,屬於他的戰爭才剛剛開始,不是在戰場上,而是在更深沉的權力漩渦中。

遠處傳來悠揚的羌笛聲,那是吐蕃使者帶來的和親樂曲。李承乾閉上眼睛,腦海中閃過穿越那天的桃花雪。六年過去,他早已不是那個需要靠背誦《左傳》來掩飾身份的少年,而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大唐太子。

風起於青萍之末,浪成於微瀾之間。他深吸一口氣,睜開眼,目光堅定地望向長安的方向。那裡,有更艱巨的挑戰在等待著他,而他,已經做好了準備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重生七零,女配從末世殺回來了 創造太陽係 炮灰女配不語,隻一味搶奪仙緣! 劍神在星際 塔拉 千方百計與千方百計 幻影宇宙之冥幻大陸 劍神韓友平第一部 異界異修錄 清穿之獵戶女就想踏實過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