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報——高句麗軍正在猛攻金城南門!"
李承乾登高遠望,隻見金城外密密麻麻圍滿了高句麗軍,攻城梯、衝車密密麻麻。城頭守軍死戰不退,但已顯頹勢。
"傳令,全軍突擊!"
三千唐軍如猛虎下山,直撲高句麗後軍。高句麗人顯然沒料到唐軍來得如此之快,頓時陣腳大亂。城頭守軍見狀,士氣大振,紛紛呐喊助威。
混戰中,李承乾發現高句麗中軍有一員白袍將領,正冷靜指揮部隊轉向。雖然距離尚遠,但那挺拔的身姿、揮劍的姿勢,竟與李世民有七分相似!
"李建成!"李承乾心頭劇震,立即率親衛衝殺過去。
那白袍將領似乎也發現了唐軍旗幟,略一遲疑,竟撥馬便走。李承乾豈能放過,緊追不舍。兩人一前一後,漸漸脫離主戰場,向海邊疾馳。
"大伯!"李承乾高喊,"何必再逃?停下敘敘舊吧!"
白袍人突然勒馬轉身,摘下頭盔,露出一張與李世民頗為相似的臉——正是隱遁多年的李建成!
"賢侄彆來無恙啊。"李建成聲音平靜,絲毫不見慌亂,"你父親派你來抓我?"
李承乾示意親衛散開,獨自上前:"大伯,當年恩怨已過十餘載,何必執著?隻要你放下兵器,隨我回長安,侄兒保你性命。"
李建成仰天大笑:"保我性命?我那好弟弟會放過我?"他笑容驟斂,"廢話少說,要取我性命,就憑本事吧!"
說罷,他猛地一揮劍,竟有數十名伏兵從兩側樹林殺出!李承乾的親衛立即上前護衛,雙方廝殺在一起。
"大伯,你逃不掉的。"李承乾拔劍相向,"金城港口已被我水師封鎖,今日你插翅難飛!"
李建成冷笑:"是嗎?"他突然吹響口哨,遠處海麵竟出現幾艘快船!
李承乾心頭一震。原來李建成早有準備,這些船必是倭國派來的接應!他立即下令:"放箭!彆讓他上船!"
箭如雨下,但李建成身手矯健,幾個起落就衝到岸邊。就在他即將登船之際,一支利箭破空而來,正中其右腿!
"啊!"李建成跪倒在地,卻仍掙紮著向船隻爬去。
李承乾飛馬上前,劍指李建成後心:"大伯,再動一步,休怪侄兒無情!"
李建成突然轉身,手中多了一把匕首!李承乾側身閃避,同時揮劍格擋。兩人你來我往,在沙灘上纏鬥起來。
儘管腿上有傷,李建成的劍法依然淩厲非常。李承乾幾次險象環生,全靠親衛及時援護才化險為夷。
"賢侄,你的劍法比我那弟弟差遠了。"李建成獰笑,"今日就送你去見你祖父!"
就在危急時刻,海上突然傳來號角聲——大唐水師的旗幟出現在海平線上!那幾艘倭國快船見勢不妙,立即揚帆遠遁。
李建成見最後希望破滅,突然仰天長歎:"天不助我啊!"說罷竟揮劍自刎!
"不可!"李承乾一個箭步上前,打落其劍,"押起來!好生看管!"
親衛們一擁而上,將李建成五花大綁。李承乾這才發現,這位"大伯"左肩果然有一道陳年箭傷,想必就是玄武門之變留下的。
金城之圍既解,新羅上下感激涕零。真德女王親自出城相迎,執意要將王妹金德曼許配給李承乾以示謝意。
"女王美意,孤心領了。"李承乾婉拒道,"當務之急是乘勝追擊,徹底解決高句麗威脅。"
就在李承乾準備揮師北上時,一個意外消息傳來——淵蓋蘇文殺了寶藏王,自立為高句麗王,並派使者求和!
"殿下,此乃緩兵之計。"金庾信提醒道,"淵蓋蘇文狼子野心,絕不會真心臣服。"
李承乾當然明白。曆史上淵蓋蘇文確實弑君篡位,導致高句麗內亂,最終被唐所滅。但眼下唐軍戰線過長,糧草不濟...
"傳令淵蓋蘇文,若要議和,先送還隋朝將士遺骸,並交出所有大唐叛臣!"
十日後,當李承乾押解李建成返回長安時,整個京城沸騰了。百姓們爭相湧上街頭,想要一睹這位傳奇廢太子的真容。
兩儀殿內,李世民看著階下被五花大綁的李建成,神色複雜:"大哥,彆來無恙啊。"
李建成冷笑:"要殺要剮,悉聽尊便。成王敗寇,無話可說。"
"為什麼?"李世民突然問道,"為什麼要勾結外敵,禍亂自己的國家?"
"我的國家?"李建成突然激動起來,"我的國家被你奪走了!我的妻兒被你殺光了!我活著,就是為了看你父子身敗名裂!"
李世民沉默良久,緩緩起身:"押下去,好生看管。待高句麗事了,再行處置。"
離開兩儀殿,李承乾站在高高的台階上,望著遠處巍峨的宮牆。這場跨越十餘年的恩怨,終於有了個了斷。但東北的高句麗、東海的新羅百濟、乃至更遠的倭國,依然暗流湧動。
"殿下。"馬周匆匆走來,"淵蓋蘇文送回了一百多具隋朝將士遺骸,但拒絕交出其他叛臣。"
李承乾冷笑:"果然不出所料。告訴李靖,繼續備戰。來年春暖花開時,朕要親征高句麗!"
馬周愕然:"殿下是說..."
李承乾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,改口道:"我是說,請父皇禦駕親征。"
秋日的夕陽將李承乾的身影拉得很長。他知道,東北的征途才剛剛開始。但有了水師之利,有了新羅這個盟友,再加上內亂的高句麗,勝利終將屬於大唐。而這個在他的推動下變得更加強大的帝國,終將屹立於世界的東方,照耀千秋。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