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平壤烽火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71章 平壤烽火(2 / 2)

當李世民踏入高句麗王宮時,李承乾已控製了全城。

"父皇,兒臣幸不辱命!"李承乾單膝跪地。

李世民扶起兒子,眼中滿是讚許:"我兒立此大功,朕心甚慰!"

"淵蓋蘇文逃了..."

"無妨。"李世民冷笑,"喪家之犬,不足為慮。傳朕旨意,安撫百姓,厚葬戰死者,高句麗自此為大唐安東都護府!"

就在唐軍歡慶勝利之際,一名侍衛慌張來報:"陛下!高句麗寶庫中發現此物!"

呈上來的是一枚鎏金銅印,上刻"大唐隱太子之印"六字!

李承乾心頭一震——這是李建成的印璽!看來他與淵蓋蘇文勾結之事確鑿無疑。

李世民麵色陰沉:"搜!給朕搜遍全城,活要見人,死要見屍!"

然而搜查三日,始終未發現李建成蹤跡。倒是在王宮密室中找到了他與淵蓋蘇文的往來密信,內容全是如何聯手對抗大唐。

"父皇,看來大伯又逃了。"李承乾歎息道。

李世民收起密信:"無妨。喪家之犬,掀不起什麼風浪了。"皇帝話鋒一轉,"高句麗雖平,但百廢待興。朕決定留李靖鎮守,設立安東都護府,你意下如何?"

"父皇聖明。不過..."李承乾猶豫片刻,"兒臣以為,高句麗民風彪悍,若隻靠武力鎮壓,恐難持久。不如..."

他詳細闡述了"以夷製夷"的策略:任用親唐的高句麗貴族管理地方,推廣漢文化,通婚融合。同時開放互市,讓高句麗百姓得享太平之利。

"善!"李世民欣然采納,"此事就交給你去辦。"

接下來的日子,李承乾忙於安撫高句麗遺民。他親自接見降臣,量才錄用;開倉放糧,賑濟貧民;甚至親自為陣亡的高句麗將士主持祭禮。這些舉措很快贏得了當地民心,反抗情緒逐漸平息。

一個月後,李世民決定班師回朝。臨行前,安東都護府舉行了隆重的立碑儀式。碑文由李承乾親自撰寫,用漢文和高句麗文雙語銘刻,記述了大唐平定高句麗的經過,以及未來治理的方略。

"父皇,此碑當立於平壤城中心,讓萬民共睹。"李承乾建議道。

李世民滿意地點頭:"就依你所言。另外,朕已命人繪製《東征圖》,記錄此戰功臣,懸掛淩煙閣中。"

回程路上,唐軍旌旗招展,凱歌高唱。途經白狼山時,李承乾特意去看了當初父親中箭的地方。那塊染血的石頭仍在,仿佛訴說著那驚心動魄的一戰。

"殿下在想什麼?"秦懷道好奇地問。

李承乾望著遠方:"我在想,戰爭終究是殘酷的。無論是高句麗人還是唐軍,都有父母妻兒..."

"殿下仁厚。"秦懷道感慨道,"不過若非陛下親征,高句麗遲早會再犯邊境。如今一舉平定,可保東北數十年太平。"

李承乾點點頭。是啊,有時候短暫的戰爭,是為了更長久的和平。

貞觀十二年秋,東征大軍回到長安。百姓夾道歡迎,盛況空前。李世民在太極殿大宴群臣,犒賞三軍。李承乾因功獲賜"天策上將"稱號,地位更加穩固。

然而就在慶功宴上,一個意外消息傳來——倭國遣使入朝,聲稱要"請罪"!

"倭國使者何人?"李世民沉聲問。

"犬上三田耜,就是之前來"學習文化"的那個。"鴻臚寺卿答道,"他聲稱倭國水師襲擊新羅是"誤會",願意賠償損失。"

李承乾冷笑:"好個"誤會"!若非劉仁軌水師奮勇作戰,倭國艦隊差點切斷我軍後路!"

"陛下,倭國向來狡詐。"李靖起身奏道,"此番請罪,必是因高句麗滅亡,擔心我大唐興師問罪,故先示弱。"

李世民沉吟片刻:"倭國孤懸海外,征討不易。不過..."皇帝眼中精光一閃,"既然他們主動請罪,朕倒要看看他們有何誠意!"

次日,倭國使者犬上三田耜跪伏在太極殿上,態度謙卑至極:"小國無知,冒犯天威,今特來請罪。我王願永世稱臣,歲歲朝貢..."

"是嗎?"李世民冷笑,"朕聽聞倭國與高句麗密約,共抗大唐。可有此事?"

犬上三田耜額頭冒汗:"絕...絕無此事!定是有人造謠..."

"那這些是什麼?"李承乾突然拍案,命人抬上一個木箱。箱中全是高句麗王宮搜出的密信,其中就有倭國與高句麗往來的鐵證!

犬上三田耜麵如死灰,連連叩首:"陛下明鑒...此皆淵蓋蘇文脅迫所為...我王實不得已..."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"夠了!"李世民厲聲打斷,"回去告訴你家國王,朕給他兩個選擇:要麼真心臣服,送質子入朝;要麼等著我大唐水師兵臨城下!"

犬上三田耜渾身發抖,唯唯諾諾而退。

退朝後,李承乾被單獨留下。李世民意味深長地說:"承乾,倭國之事你怎麼看?"

"兒臣以為,倭國畏威而不懷德。今日請罪,不過是權宜之計。"李承乾直言不諱,"若要其真心臣服,必須展示我大唐水師之威。"

"正合朕意。"李世民滿意地點頭,"朕已命劉仁軌擴建水師,打造更大戰船。來年開春,朕要親臨登州閱兵!"

離開兩儀殿,李承乾站在高高的台階上,遠眺東方。那裡有浩瀚的海洋,有不安分的島國,還有無數未知的挑戰。但他相信,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盛世中,大唐的艦船終將乘風破浪,將中華文明的光芒灑向更遠的地方。

"殿下。"馬周匆匆走來,"這是剛擬好的《安東都護府治理方略》,請過目。"

李承乾翻開一看,不僅詳細規劃了州縣設置,還提出移民實邊、推廣農耕等長遠之計。更令他驚喜的是,最後附了一份《東海諸國誌》,詳細記載了倭國、流求等地的風土人情。

"好!"李承乾合上冊子,"立即抄送安東都護府。另外,傳孤令,命將作監加緊打造新式戰船,準備來年東巡!"

秋日的陽光灑在李承乾肩頭,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。他知道,帝國的征途才剛剛開始。在陸地上,大唐的鐵騎已所向披靡;而在蔚藍的海洋上,一個更加廣闊的舞台正等待著這個偉大的帝國去征服。而他,將親眼見證這一切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玄門萬法道 小巷裡的重組家庭[六零] 送葬者:陸上最強雇傭軍 孕妻搬空家產去隨軍!團長日日紅溫 開局就要離婚,科研軍嫂怒了! 港城來了個資本家小姐,殘疾大佬寵瘋! 網遊: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傳奇小隊 短故事快穿:世界扭曲?我來救贖 逃出六劫之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