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末將遵命!"
蒲羅中感激涕零,再三拜謝而去。
待他走後,馮智戴忍不住問道:"殿下,隻派十艘船,是否太少?"
李承乾神秘一笑:"誰說我們隻派十艘?三日後,我會親率主力艦隊秘密南下。不過..."他壓低聲音,"對外要宣稱我回長安了。"
貞觀十二年三月,一場改變南海格局的戰爭悄然打響。
訶陵國海軍統帥蘇拉曼站在旗艦甲板上,得意地望著遠處燃燒的室利佛逝港口。開戰半月,他的艦隊所向披靡,眼看就要攻入室利佛逝都城了。
"報——"了望兵突然大喊,"東北方向發現船隊!"
蘇拉曼舉起望遠鏡,隻見十餘艘懸掛室利佛逝旗幟的戰船正緩緩駛來。
"哼,螳臂當車。"他輕蔑地揮手,"傳令,第一分隊出擊,全殲來敵!"
二十艘訶陵戰船立即迎了上去。雙方接近到一裡距離時,異變突生——那些"室利佛逝"戰船突然降下偽裝旗幟,升起了大唐的赤黃龍旗!同時,船舷兩側的擋板落下,露出了一排排黑洞洞的管狀物...
"那是什麼?"蘇拉曼心頭一緊。
回答他的是震耳欲聾的轟鳴聲。數十道火舌從那些鐵管中噴出,緊接著訶陵戰船上爆開一團團火光——這是大唐最新研製的"霹靂炮",雖然射程不遠,但在海戰中威力驚人。
"撤退!快撤退!"蘇拉曼慌忙下令,但為時已晚。那支大唐分艦隊已經切入他的艦隊側翼,而正麵,室利佛逝主力艦隊也趁機壓上...
三日後,當李承乾親率三十艘戰船趕到時,戰局已經明朗。訶陵海軍損失過半,殘部退守淩牙門。而唐軍僅損失兩艘小船,傷亡不足百人。
"殿下神機妙算!"劉仁軌興奮地報告,"霹靂炮初戰告捷,敵軍聞風喪膽!"
李承乾卻不見喜色:"傳令,全軍休整三日,然後進攻淩牙門。"
"這..."劉仁軌猶豫道,"淩牙門地勢險要,強攻恐傷亡過大..."
"誰說我們要強攻?"李承乾意味深長地笑了,"去把那個訶陵俘虜帶上來。"
被帶上來的是一名年輕將領,自稱是訶陵三王子的心腹。李承乾親自為他鬆綁,和顏悅色地說:"將軍可願為兩國和平出力?"
那人狐疑地看著李承乾:"殿下此話何意?"
"很簡單。"李承乾壓低聲音,"我助三王子登上王位,他則與大唐議和,如何?"
原來,李承乾從賈耽的情報中得知,訶陵三王子生母是唐人後裔,一向主張與大唐交好。若能扶植他上位...
三日後,淩牙門守軍突然內亂,三王子的支持者打開城門,唐軍兵不血刃占領了這個戰略要地。與此同時,訶陵國內傳來老國王暴斃的消息,大王子與二王子為爭位大打出手...
貞觀十二年五月,訶陵三王子登基,立即遣使求和。條約規定:訶陵承認大唐在淩牙門的統治權,開放商路,賠償軍費,並與室利佛逝停戰。
消息傳回長安,朝野震動。李世民龍顏大悅,連下三道詔書嘉獎有功將士,並正式設立"南海都護府",以劉仁軌為第一任都護,駐守淩牙門。
七月,李承乾凱旋回朝。太極殿上,他獻上了南海諸國進貢的奇珍異寶,以及最重要的戰利品——一份由訶陵、室利佛逝、占城等十五國共同簽署的《南海通商條約》。
"好!好!"李世民撫掌大笑,"承乾此功,不亞於開疆拓土!"
"父皇過譽。"李承乾謙遜道,"兒臣不過順勢而為。如今南海初定,兒臣建議在揚州、廣州設立市舶司,專管海貿稅收。"
"準!"李世民爽快應允,"另命將作監加緊打造海船,三年內,朕要看到百艘新船下水!"
退朝後,李承乾剛回到東宮,馬周就匆匆趕來:"殿下,出事了!剛接到急報,大食國派艦隊東來,已攻占天竺西海岸數城,下一步很可能劍指南海!"
"大食?"李承乾眉頭緊鎖。這個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帝國,曆史上曾與唐軍在怛羅斯交戰。如今他們從海上而來...
"傳令南海都護府,加強戒備。另外,立即招募熟悉西方水情的胡商,我要詳細了解大食海軍情況。"
夜深人靜,李承乾獨自站在東宮花園裡,仰望滿天星鬥。南海初定,新的挑戰又至。但他心中毫無懼意,反而湧起一股豪情——既然命運讓他來到這個時代,他就要讓大唐的旗幟插遍四海!
"殿下,天涼了。"杜荷為他披上外袍。
"無妨。"李承乾遙望南方,"杜荷,你說大海的那邊,還有什麼?"
杜荷一愣:"這...臣愚鈍,不知..."
"有更廣闊的天地,更多的機遇與挑戰。"李承乾自言自語,"終有一天,我大唐的船隊要航行到世界每一個角落!"
貞觀十二年秋,大唐第一所海事學院在廣州成立。與此同時,一支由三十艘新式戰船組成的艦隊正在流求加緊訓練。南海的風雲,才剛剛開始湧動...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