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6章 吐蕃動亂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96章 吐蕃動亂(2 / 2)

回到長安後,李承乾立即加強了對軍器監的管控,實行"連坐法":工匠必須五人一組,互相擔保。同時大幅提高工匠待遇,使其家屬也享受朝廷俸祿。

"恩威並施,方能杜絕後患。"他對馬周解釋道。

初夏時節,李泰率領的探索船隊再次揚帆起航。這次的目標是繞過澳洲,繼續向東尋找新的大陸。李承乾親自到廣州送行,兄弟二人在碼頭促膝長談至深夜。

"四弟,這次航行可能長達兩年,務必小心。"李承乾遞過一個錦囊,"裡麵是孫真人特製的藥丸,可防壞血病。"

李泰鄭重收下:"大哥放心,有蒸汽船相助,再遠的海域也去得。"他猶豫片刻,"隻是...父皇近來身體..."

"我會照顧好父皇和兕子。"李承乾拍拍弟弟肩膀,"你隻管安心探索,為大唐開疆拓土。"

送彆李泰後,李承乾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國內改革中。他設立了"專利司",鼓勵工匠創新。任何人發明新器械,經核實有效後,可獲得十年獨家經營權。此令一出,民間創新熱情高漲,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。

最令人驚喜的發明來自一位名叫王五的鐵匠。他設計的水力鍛錘不僅能打造兵器,還能軋製鐵板。李承乾親自召見這位滿臉煤灰的工匠,賜予他"將作監丞"的官職。

"殿下,小人...小人不敢當..."王五跪在地上直哆嗦。

"起來吧。"李承乾親手扶起他,"在大唐,唯才是舉。你有真本事,就當得起這官職。"

這件事在民間引起巨大反響。寒門子弟看到了上升的希望,世家大族則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。

八月的一天,李承乾正在批閱奏章,晉陽公主蹦蹦跳跳地跑進來:"大哥!我的醫館開張啦!"

原來,小公主說服長孫皇後,在掖庭宮設立了一所為宮女看病的醫館。雖然規模很小,卻是曆史上第一個由皇室女性主持的醫療機構。

"好!大哥這就去看看。"李承乾放下朱筆,牽著妹妹來到掖庭宮。

簡陋但整潔的醫館內,幾位太醫署畢業的女弟子正在為宮女們診脈。見到太子駕到,眾人慌忙行禮。

"不必多禮。"李承乾擺手,"今日這裡隻有大夫和病人。"

他饒有興趣地觀看妹妹為一位宮女包紮傷口。十歲的小公主手法嫻熟,一邊包紮一邊講解藥理,儼然一副小神醫的模樣。

"兕子跟誰學的這些?"李承乾好奇地問。

"孫爺爺教我的。"晉陽公主驕傲地昂起頭,"他說我有天賦,將來能當太醫令呢!"

李承乾大笑:"好!那大哥就等著兕子當上太醫令的那一天!"

秋收時節,司農寺傳來喜訊:占城稻在江南大獲豐收,平均畝產比往年高出四成。李承乾立即下令在各州設立"常平倉",豐收時收購餘糧,荒年時平價出售,既防穀賤傷農,又防穀貴傷民。

這一舉措深得民心,卻也觸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。以太原王氏為首的五姓七望聯名上書,反對朝廷"與民爭利"。

"好一個"與民爭利"!"李承乾冷笑,"他們口中的"民",恐怕隻是那些大地主吧?"

他采取了兩手策略:一方麵在朝堂上據理力爭,用詳實的數據證明常平倉對普通百姓的好處;另一方麵暗中支持禦史台調查世家大族兼並土地的罪行。

這場博弈持續了整個秋天。最終,當三位刺史因縱容家族強占民田被革職查辦後,世家們不得不暫時收斂。

寒冬來臨之際,遠征吐蕃的將士們陸續凱旋。李承乾在玄武門外設宴犒軍,親自為有功將士斟酒。一位在黑水峽穀戰役中失去右臂的老兵激動得熱淚盈眶:"殿下親自斟酒,小人就是死也值了!"

"不,你要好好活著。"李承乾握住老兵僅存的左手,"朝廷已經下令,傷殘將士每月可領撫恤銀,子女可優先入學。"

這番話通過《大唐日報》傳遍全國,極大地鼓舞了軍心民心。這份由李承乾創辦的報紙,如今已成為傳達朝廷政令、引導輿論的重要工具。

除夕之夜,皇室齊聚兩儀殿守歲。李世民的氣色比往年好了許多,興致勃勃地聽晉陽公主講述醫館趣事。當小公主說到用針灸治好了一位宮女的頭痛時,老皇帝開懷大笑:"朕的兕子將來必成一代女醫!"

"不止呢!"小公主驕傲地說,"我還要幫大哥管理醫院,讓天下人都看得起病!"

李承乾與李泰相視一笑。這個曾經在曆史上早夭的小公主,如今正茁壯成長,未來必將綻放異彩。

當新年的鐘聲響起時,李承乾獨自走出殿外。長安城的萬家燈火與滿天繁星交相輝映,照亮了他堅毅的麵龐。改革之路雖長,但每一步都堅實有力;盛世宏圖雖大,但每一筆都清晰可見。

在這貞觀盛世的榮光中,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正在孕育。而這一切,才剛剛開始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綜名學:特彆鳴謝 月照梅花 漫威:黑寡婦醉酒後,我跟她談心 宋朝小娘子:從食肆到首富 清穿:救命!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 盜墓:我的金手指是精絕女王 不滅人皇 我真不是黑暗奧特戰士 一點螢 末日降臨:我卻在玩塔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