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 萬象更新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97章 萬象更新(2 / 2)

"太好了!"李承乾當即提議,"不如讓他們留在格物院任教?作為回報,大唐願與拂菻分享火藥以外的所有技術。"

這一提議讓使者喜出望外。經過半月磋商,雙方簽訂了《唐拂技術交流協定》,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份平等互利的國際技術合作協議。

協議簽訂次日,李承乾在格物院設立"翻譯館",專門負責翻譯各國科技著作。首任館主竟是年僅十二歲的晉陽公主——她憑借驚人的語言天賦,已掌握波斯、大食等五國語言基礎。

"兕子,這是《幾何原本》的前三卷。"李承乾將一疊文稿交給妹妹,"你和拂菻學者一起,把它譯成漢文可好?"

小公主鄭重接過,如同接過一個神聖使命:"我一定不負大哥所托!"

秋收時節,司農寺的試驗田傳來喜訊:玉米在關中地區試種成功,平均畝產達八石,遠超傳統粟米。李承乾立即下令在《大唐日報》刊登種植方法,並免費向農戶發放種子。

這一舉措遭到世家大族的強烈反對。以滎陽鄭氏為首的豪強聯名上書,稱新作物"有違祖製",要求朝廷停止推廣。

"好一個"祖製"!"李承乾在朝會上冷笑,"《詩經》有雲"黍稷稻粱,農夫之慶",可見古人也不拘一格。如今有更高產的作物,為何不用?"

他命人抬上一筐金黃的玉米:"諸公不妨嘗嘗,這"番麥"做的餅,可比尋常粟餅香甜多了。"

李世民親自品嘗後大加讚賞:"朕看此物甚好!傳旨:凡自願種植番麥者,免當年三成賦稅。"

皇帝的背書讓玉米推廣勢如破竹。到年底時,關中地區已有三成農戶改種新作物。與此同時,長安至洛陽的馳道工程進展神速,路基已夯實過半。

寒冬臘月,李承乾收到李泰從廣州發來的密信。信中詳細描述了澳洲東岸的富庶景象:廣袤的平原、豐富的礦產,還有取之不儘的珍稀木材。

"...此地氣候溫和,頗似嶺南,甚宜耕植。弟已立碑三處,並留下三十人建立據點..."信末還附了一幅粗略的海圖,標注了幾處良港的位置。

李承乾立即召集心腹商議。"四弟建議組織移民,先在沿海建立三個定居點。"他指著地圖說,"以流放罪犯為主,輔以自願前往的農戶和工匠。"

馬周擔憂道:"如此遙遠,補給困難..."

"所以需要大船。"李承乾目光炯炯,"將作監正在建造的"永徽型"蒸汽船,載重可達兩千石,正是為此準備。"

正說著,杜荷匆匆來報:"殿下,晉陽公主在翻譯館暈倒了!"

李承乾箭步衝向翻譯館,隻見小公主臉色蒼白地躺在榻上,孫思邈正在把脈。案幾上堆滿了譯稿和參考書籍,蠟燭幾乎燃儘。

"兕子怎麼了?"他聲音發顫。

孫思邈收起藥枕:"無妨,隻是勞累過度。公主連續七日廢寢忘食地翻譯,體力透支了。"

這時,晉陽公主悠悠轉醒,第一句話竟是:"大哥...我譯完《幾何原本》前三章了..."她指向案幾上一疊工整的文稿,嘴角露出滿足的微笑。

李承乾心疼地抱起妹妹:"傻丫頭,著什麼急?"

"因為...因為這是大哥最看重的..."小公主靠在他肩頭喃喃道,"我想幫大哥..."

這一幕讓在場眾人無不動容。李承乾輕輕拍著妹妹的背,忽然注意到譯稿旁還放著一本小冊子,封麵上寫著《幾何啟蒙——晉陽公主圖解本》。

翻開一看,裡麵用生動的圖畫和淺顯的語言解釋了複雜的幾何原理,甚至加入了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。

"這是..."

"公主說,要讓販夫走卒也能懂幾何。"一位翻譯官紅著眼眶解釋,"這幾日她不斷向工匠、農夫請教,把術語都換成大白話..."

李承乾緊緊抱住妹妹,心中湧起無限感慨。這個在原本曆史上早夭的小公主,如今正以她獨特的方式改變著大唐的未來。

除夕之夜,皇室齊聚兩儀殿守歲。李世民精神矍鑠,親自為李承乾、李泰和晉陽公主斟酒。"朕有你們這樣的兒女,實乃平生之幸。"老皇帝感慨道,"貞觀盛世,必將由你們推向新的高峰。"

"兒臣等必不負父皇期望。"兄妹三人齊聲應道。

宴席散後,李承乾獨自登上觀星台。夜風凜冽,卻吹不散他胸中的熱忱。過去一年的成就曆曆在目:格物院設立、馳道開工、玉米推廣、澳洲發現...每一項都足以載入史冊。

"殿下,天冷了。"馬周為他披上大氅,"在看什麼?"

"看未來。"李承乾指向璀璨的星河,"那裡有無數未知的世界,等著大唐的船隊去探索。"

馬周順著他的手指望去,隻見一顆流星劃過夜空,在長安城上空留下一道璀璨的光痕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鬥羅絕世:我霍雨浩,精神之主 上將軍 陸總跪地求饒,沈小姐偏要獨美! 你和我的距離隔著星星 朱曲柳 高武:陪練十年,一招出手天下知 三分乖 每天努力躺平,大佬人設卻焊死了 契約婚途:季總的小逃妻 萌妻來襲!冰山先生你彆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