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民天為本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16章 民天為本(1 / 2)

春雨淅瀝,潤澤著京畿新墾的農田。李承乾披著蓑衣,蹲在田埂上,指尖撥弄著一株嫩綠的稻秧。這"雙穗稻"是司農寺從嶺南引進的新品種,經過去歲試種,收成比尋常稻種高出三成有餘。

"陛下,小心泥汙了龍袍。"老農張五在一旁局促地搓著手。

"無妨。"李承乾笑著指向不遠處的水渠,"這新修的閘口可還便利?"

張五頓時眉飛色舞:"便利極了!往年這時候要全家老小輪班踩水車,如今隻需扳動閘門,活水自流!"說著指向田邊一座磚砌小屋,"更妙的是這"水則房",裡頭刻度清晰,再不會為爭水打架了。"

李承乾順著他所指望去,隻見小屋牆上刻著精細的水位標尺,旁邊還掛著《輪灌章程》。這是工部新推行的"均水法",將灌溉時間按田畝數精確分配,徹底解決了農戶爭水的千古難題。

"老丈覺得這稻種如何?"

"好是好..."張五猶豫片刻,"就是秧苗期易生蟲害。"

回宮路上,李承乾特意繞道司農寺。這座往日冷清的衙門如今門庭若市,各地農官往來不絕。正堂牆上懸掛著巨大的《大唐農事圖》,標注著各道特產與耕作時序。

"陛下!"司農卿匆忙迎出,"嶺南新到的荔枝苗剛入暖房..."

"先說說雙穗稻的蟲害。"李承乾直奔主題。

司農卿立即引皇帝來到後院的"驗田"。這裡劃分成數十個小塊,每塊種植著不同品種的稻子,有的葉片上罩著細紗,有的旁邊種著特殊香草。

"臣等試驗發現,間種香茅可驅蟲三成。"司農卿指著一片長勢良好的試驗田,"若再配合"火誘法"——夜間田邊點火盆誘殺飛蛾,效果更佳。"

李承乾仔細查看每塊試驗田的記錄,突然在一處停下:"這塊為何收成格外好?"

"陛下明鑒!這是新推的"稻魚共養"法。"司農卿興奮地解釋,"田中養鯉,魚食雜草害蟲,魚糞肥田,一舉三得!"

"妙!"李承乾擊掌讚歎,"速編《種稻新法》,發各州縣推廣!"

司農寺的偏廳裡,幾位老農正圍著沙盤爭論什麼。走近才知是在研討一種新式犁具——"耬犁",可同時完成開溝、播種、覆土三道工序。

"這是河間老農趙鐵柱所創。"司農卿介紹,"臣等稍加改良,加裝了調節深淺的機關。"

李承乾親自試推了幾下,立即發現其價值:"一具可抵三人力!賞趙鐵柱絹五十匹,授"農師"銜!"

次日朝會,戶部奏報去歲賦稅時,特意提到試點"稻魚法"的州縣,平均增收兩成。李承乾當即下詔:免除這些州縣三成春稅,鼓勵更多農戶嘗試新法。

"陛下,司農寺請撥專款購備良種..."司農卿出列奏道。

崔敦禮立即反對:"國庫豈能無限製支出?"

"崔卿,"李承乾不慌不忙,"朕問你,若花一貫錢買種,能多收十貫糧,這買賣做不做?"

"自然做得..."

"這就是了。"李承乾笑道,"傳旨,設"惠民種庫",各州縣備優選糧種,農戶春借秋還,隻加一成息。另選精明吏員為"勸農使",下鄉教授新法。"

這道聖旨引發連鎖反應。各地官員發現,勸農成效直接關係到考績,紛紛挖空心思引進良種、改進農具。最積極的要數洛陽令,竟在衙門口擺起"農器擂台",懸賞征集改良設計。

暮春時節,李承乾在禁苑劃出百畝地,親自主持"禦耕禮"。與往年不同的是,這次用的全是新式農具——耬犁、腳踏水車、風力揚穀機...圍觀的老農們看得目不轉睛。

"陛下,這水車比俺村的輕省多咧!"一個來自河東的老漢壯著膽子喊道。

"老丈若想學,可去將作監報名。"李承乾抹了把汗,"朕已命工匠們分赴各道,免費教授製作之法。"

禮畢,皇帝宣布將禁苑半數土地辟為"勸農園",專門展示各地先進的耕作技術。更令人驚喜的是,園中特設"農學堂",招收農家子弟學習算術、天文等知識,培養新一代"知農"。

初夏的某日,晉陽公主興衝衝地跑來:"皇兄!孫爺爺用蓬萊紫草配出新藥,能治稻瘟病!"

李承乾立即帶妹妹趕往太醫署。隻見藥圃旁新建的"農藥坊"裡,孫思邈正指導弟子們熬製一種紫色藥液。

"陛下,此藥兌水噴灑,可防三成稻瘟。"老神醫獻上一冊《保禾方》,"老朽還整理了二十四種常見農害的防治之法。"

"孫卿真乃國寶!"李承乾鄭重接過,"朕命司農寺立即刊印,發往各州縣。"


最新小说: 噬天棺 賽博朋克:從2071開始 靈氣複蘇,我有一雙神眸 穿書成反派,你管這叫傀儡皇帝? 舔狗雌性清醒後,踹掉無情渣獸夫 簽字離婚後,冰山總裁瘋狂後悔了 無敵逗比女婿 黃油世界,百世重生開啟爽文人生 快穿之延畢99次後我被迫上崗 穿越成為首富之子,體驗人生百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