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 萬國朝拜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22章 萬國朝拜(2 / 2)

月上中天時,盛會的最高潮來臨——千名各族學子齊誦《禮記·大同篇》。漢話、吐蕃語、回紇話、南詔話……不同語言交織成震撼人心的和聲:

"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……"

阿蠻站在隊列最前排,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。他望著不遠處含笑而立的李承乾,忽然明白了"文明交融"的真諦——不是誰同化誰,而是如百川歸海,各美其美,美美與共。

盛會過後,長安城掀起一股"異域熱"。酒肆裡開始供應吐蕃青稞酒,貴婦們爭相購買於闐玉飾,連孩童遊戲都新增了"扮使臣"一項。最受歡迎的是西市新開的"萬國書肆",專賣各族文字譯本的蒙學教材。

這日清晨,阿蠻正在國子監整理吐蕃館的展品,忽聞門外馬蹄聲急。一個滿身風雪的吐蕃騎士滾鞍下馬,用家鄉話高喊:"讚普病危!大相急召阿蠻公子回朝!"

少年手中的《蕃漢辭典》啪嗒落地。他顫抖著接過家書,上麵熟悉的字跡確是父親手筆——鬆讚乾布突發惡疾,吐蕃群醫束手無策,盼他速請大唐太醫前往。

"我這就去求見陛下!"阿蠻抓起氅衣就往外跑。

紫宸殿內,李承乾聽完稟報,立即宣召太醫署首席孫思邈。老神醫看過症狀描述,眉頭緊鎖:"似是熱毒攻心,需用雪山靈芝佐以犀角。"

"孫真人,朕命你即刻準備,隨阿蠻赴吐蕃。"皇帝沉聲道,"帶上最好的藥材和器械。"

孫思邈卻搖頭:"老朽年邁,恐不堪長途跋涉。不如讓晉陽公主前往——她得我真傳,又剛編成《吐蕃常見病治法》,最是合適。"

李承乾沉吟片刻,轉向阿蠻:"你可信得過兕子?"

少年伏地叩首:"公主醫術精湛,臣萬死難報天恩!"

三日後,一支特殊的使團從長安出發。除了晉陽公主和阿蠻,還有二十名精銳羽林軍、兩名太醫署骨乾,以及滿載藥材的十匹駱駝。李承乾親送至春明門外,將一枚龍紋玉佩交給妹妹:"見佩如見朕,必要時可調安西軍協助。"

"皇兄放心。"小公主已褪去稚氣,眉宇間儘是堅毅,"定不負所托。"

使團日夜兼程,穿越隴山雪原,橫渡黃河險灘。當巍峨的雪山終於映入眼簾時,駝隊已換了三批。阿蠻指著遠處金光閃閃的宮殿群:"那就是邏些城!"

然而進城後的景象卻讓眾人大吃一驚——街道兩旁跪滿了祈福的民眾,王宮上空飄著不祥的黑煙。祿東讚親自出迎,這位鐵血宰相竟眼含淚光:"讚普已昏迷七日,全靠參湯吊命……"

晉陽公主二話不說,直奔寢宮。隻見鬆讚乾布麵色紫黑躺在榻上,胸前大片潰爛觸目驚心。她仔細診脈後,從藥箱取出一個青瓷瓶:"快用雪水化開此丹,先護住心脈!"

阿蠻跪在榻前,用吐蕃語不斷呼喚讚普。當藥液緩緩灌入病人唇間時,奇跡發生了——鬆讚乾布的眉頭微微抽動,喉嚨裡發出含糊的聲響。

"有救!"公主迅速展開針包,"但需立即清創。阿蠻,你來做助手。"

少年咬牙點頭,按照在太醫署見習時所學,熟練地準備起藥棉和銀刀。帳外,吐蕃貴族們竊竊私語,有人甚至質疑讓女子醫治讚普是否妥當。

"都閉嘴!"祿東讚厲聲嗬斥,"大唐皇帝派來的使者,豈是尋常女子?"

治療持續了整整一夜。當晨曦透過窗欞時,鬆讚乾布的呼吸終於平穩下來。晉陽公主累得幾乎站不穩,卻仍堅持寫下詳細的調養方案:"前三天每時辰服一次藥,傷口需用此藥膏……"

阿蠻將醫囑逐句譯成吐蕃文,又親自示範如何熬藥。祿東讚捧著藥方如獲至寶,當即下令在王宮前立碑銘記大唐恩情。

十日後,鬆讚乾布終於能坐起用膳。他拉著晉陽公主的手,用生硬的漢語說:"朕欠大唐一條命。"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麵更精彩!

"讚普言重了。"小公主微笑,"阿蠻說吐蕃有句諺語——"救命之恩,當以世代相報"。"

鬆讚乾布大笑,牽動傷口又齜牙咧嘴:"好個伶牙俐齒的公主!傳旨:吐蕃所有學堂增設漢語課;再派百名子弟赴長安學習;開放邊境五市,唐商稅賦減半!"

消息傳回長安,舉朝歡慶。李承乾在朝會上宣布:"自即日起,每年選派十名太醫署生徒赴邊疆教學;另設"文明交融獎",表彰促進各族交流者。"

初夏時節,康複的鬆讚乾布派使團送來厚禮——百張極品虎皮、千斤雪山靈芝,還有一座純金打造的"文明塔",塔身刻滿吐蕃文與漢文對照的格言。隨行的除了新一批留學生,竟還有百名吐蕃工匠,說是要長駐將作監學習先進技藝。

阿蠻也重返長安,額上多了道淺淺的疤痕——那是他日夜守護讚普病榻時,不慎被藥爐燙傷的。李承乾見之動容,特賜"忠勇"二字錦旗。

"陛下,臣在吐蕃三月,親眼見到"十淨規"如何拯救了整個部落。"少年獻上一卷羊皮紙,"這是臣整理的《邊疆衛生實錄》,記載了各族防治疫病的智慧。"

皇帝翻閱著這本圖文並茂的奇書,突然拍案叫絕:"妙!馬周,即刻命人謄抄千份,發往各州縣學堂!"

貞觀二十九年的重陽節,一場彆開生麵的"萬國科舉"在國子監舉行。來自十二個民族的百名學子同場競技,考題既有傳統經義,也有"如何用本族文字詮釋仁政"這樣的新題。阿蠻以一篇《論文明交融之道》奪得頭名,成為曆史上第一個異族"解元"。

放榜那日,李承乾在曲江池設宴。當各族學子輪流上前敬酒時,皇帝對身旁的顏師古感歎:"先生當年說教育如種樹,如今看來,已是枝繁葉茂。"

老儒生望著池中倒映的萬家燈火,悠悠道:"老臣近日總想起孔子周遊列國。若聖人見到今日景象,不知該有多欣慰。"

宴席至半,忽然鼓樂齊鳴。隻見三百名身著各族服飾的孩童列隊而來,齊聲朗誦新編的《萬國童謠》:

"漢家有詩書,吐蕃有雪山,回紇駿馬快,南詔藥草香……本是同根生,共沐大唐光。"

童聲清脆,穿透夜空。阿蠻站在學子隊列中,忽然熱淚盈眶——他終於懂得,自己不僅是吐蕃的兒子,更是這文明大家庭的一員。就像那首童謠唱的:各美其美,美美與共。

夜深了,曲江池上的花燈漸次熄滅。但每個人心中,都亮著一盞不滅的明燈——那是文明的火種,是李承乾用十年心血點燃的,足以照亮千年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我在廢土做局資本 校花很高冷?明明很熱情 重返80:寵妻從跑山撿貨養家開始 盜墓:諦聽開道冥府路 重回七零:跟著小白臉爸進城吃軟飯 燼夏 顛覆三國:打造神級鐵衛軍 東西晉演義 小美人她夜夜撩,病嬌集體急紅眼 剛穿八零,資本家小姐要買我老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