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海天遼遠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127章 海天遼遠(2 / 2)

阿蠻立即將這一發現記入奏章,建議朝廷鼓勵海商與當地通婚。這份奏章後來催生了著名的《海裔優待令》,為大唐在東南亞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礎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南海號抵達天竺西海岸時,正值當地最重要的"燈節"。令唐使團驚喜的是,慶典上竟有花車展示"玄奘取經"的故事,圍觀百姓對"大唐高僧"的事跡如數家珍。

"自從玄奘法師訪學歸來,那爛陀寺就增設了漢文課程。"接待的婆羅門學者說,"如今寺中珍藏的《大唐西域記》,連頁碼都被翻爛了。"

在天竺最負盛名的港口卡利卡特,阿蠻設立了此行最重要的"文明總館"。這座融合了唐式閣樓與天竺穹頂的建築群,不僅設有學堂、醫館,還有專門的"技術交流廳"。開館當日,就有三十多位天竺學者登記入住,願意傳授數學、天文知識。

"奇怪,他們為何如此熱情?"林三郎不解地問。

一位天竺老者笑著解釋:"佛經說,智慧如同明燈,點亮他人時不會暗淡自己。"

離開天竺前,阿蠻收到了一份厚禮——全套《瑜伽經》漢譯稿。這是卡利卡特寺院集數十高僧之力,耗時三年完成的巨著。作為回禮,阿蠻將晉陽公主親筆注釋的《黃帝內經》相贈,完成了兩大古老文明的又一次對話。

南海號的最後一站是波斯灣的屍羅夫港。儘管泰西封已經陷落,但這個由波斯流亡貴族控製的海港仍然繁華。當唐船的巨帆出現在海平麵時,整個港口沸騰了。

"天可汗的使者來了!"人們奔走相告。

卑路斯王子親自出迎。昔日在長安那個落魄的流亡者,如今已是屍羅夫的實際統治者。在他的宮殿裡,阿蠻驚訝地發現了大量唐式器物——越窯青瓷、蜀錦屏風,甚至還有一架仿製的唐琴。

"這些都是從長安帶回來的。"王子深情地撫摸著琴弦,"文明就像音樂,不同音符才能組成美妙樂章。"

在屍羅夫建立的"文明總館",成了整個西亞的唐文化中心。開館不到半月,就有大食、拂菻等國學者前來交流。最令人稱奇的是,這裡還促成了一項重大技術轉移——波斯玻璃匠人將彩釉技術傳授給唐匠,而大唐工匠則改進了他們的窯爐設計。這種融合產生的"唐彩琉璃",後來成為絲綢之路最搶手的商品之一。

返航前夕,阿蠻在屍羅夫港的落日餘暉中,寫下了此行最後的奏章:

"臣奉命南下,凡經十七國,設驛館九所。所見所聞,可喜可愕。林邑效唐製而國富,驃國習醫術而民安,天竺傳佛經而心通,波斯融技藝而業興……伏惟陛下聖明,早建"各美其美"之策。今南海諸國,雖言語不通,而禮義相同;雖相貌各異,而人心無二。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世也……"

貞觀三十四年的冬至,長安城迎來了南海號的凱旋。這艘巨艦帶回了無數奇珍異寶:天竺的象牙、波斯的琉璃、大食的香料……但最珍貴的,卻是艙底那幾十箱典籍、海圖和各族贈禮。

李承乾在大明宮親自檢視這些成果,當看到阿蠻繪製的《萬國驛館圖》時,不禁拍案叫絕:"妙哉!這驛館網絡,恰似一張巨網,將四方文明連為一體!"

晉陽公主獻上此行最大的醫學收獲——從天竺帶回的《妙聞集》全本。這部古老的醫典記載了數百種中土未見的藥方,孫思邈如獲至寶,當即表示要將其精華融入《千金要方》。

"陛下,南海諸國對茶葉需求極大。"林三郎稟報道,"僅屍羅夫港一年就要十萬斤。若開放民間海貿……"

"準!"李承乾爽快地應允,"另設"海商學堂",專教航海、通譯之術。再命將作監研製更大的"萬年號"寶船,專司遠洋。"

朝會上,皇帝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:將每年冬至定為"文明節",長安與各文明驛館同日舉辦慶典。這個節日後來成為整個東亞文化圈最重要的文化交流盛會。

除夕夜,阿蠻站在新建的"萬國燈塔"頂層,俯瞰著燈火輝煌的長安城。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同時燃放的煙花,將夜空裝點得如同白晝。在他身旁,各國使者、學子、商人濟濟一堂,用各種語言訴說著對來年的期盼。

"看那邊!"康留堂突然指向南方。隻見漆黑的夜空中,一點星光正緩緩移動——那是南海號再次啟程,載著新一批文明使者駛向更遠的國度。

阿蠻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船燈,忽然想起臨彆時李承乾說的話:"文明如海,有容乃大。朕盼有生之年,能看到大唐的海船抵達世界每一個角落。"

夜風拂過,帶來遠處《秦王破陣樂》的雄渾旋律。在這熟悉的樂聲中,年輕的文明使者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圖景——無數海船穿梭於碧波之上,將文明的種子撒向四方;而長安,永遠會是這浩瀚星空中,最明亮的那盞明燈。

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:()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放縱人生 封神:玉虛宮那位聖人 一人:混在一人裡拍攝一人之下 夢歸處 被師娘騙去修煉後,傻子無敵了! 四合院,眾禽的幸福生活 1981:春風掠港 壞種,勿近 鐵匠烽煙 末世重生之帝少的小祖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