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為什麼?”張雨辰問道。
“因為那個人的靈言和作品的性相是符合的,所以他融入了作品裡。”
“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。”
“這其實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。”
“等下我說起作品和靈言時你們就會理解了。”
“我去,不知不覺就聊歪了。”
尤思源猛地一拍腦袋,發現話題從世界的四要素歪到了雨界的永夜。
這樣的事情幾乎每次在和新人讀者講解時都會發生,雖然有他自己話癆的原因在,但更多的是因為提燈人這個職業的特殊性,要在沒有光亮的雨夜中孤獨的行走巡邏,找尋新亮起的燈龕,或者新人讀者。
所以聯盟會給提燈人配一個搭檔,隻不過他的搭檔不怎麼愛說話。
這就導致了尤思源遇到活人時總有種奇怪的傾訴欲,就像是憋了好多天一樣。
“雨界太過神秘且未知了,這樣探索而發生意外的故事很多,以後你們都會慢慢了解到的。”
“我們講回世界的四要素。”
尤思源把話題拉了回來。
“作品,作者,讀者,世界。”
“另外的三者圍繞著作品這一核心展開。”
“在此之前,我要先補充一個主流的觀點。”
“那就是文學史論。”
“學者教授們對於文學史的猜測與理解。”
“因為是作品複蘇的世界,依照這樣的想法擴展,那些文學史上著名的,或是裡程碑式的理念或者思潮,一定在這個世界內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。”
“比如古典主義模仿之“鏡”與浪漫主義表現之“燈”。”
“具體可見《鏡與燈: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》這一本書。”
“那些學院裡的老教授們猜測,這兩種理念,一定有對應的象征,以靈言,文靈,或者作品的形式存在。”
“也許是解開世界謎題的重要線索。”
“這也是我們聯盟一直在研究和尋找的。”
“說到這,你們一定不理解為什麼文學史論和我說的作品有什麼關聯吧。”
尤思源看了眼眾人略微疑惑的神色,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,然後繼續說道:
“因為參考文學理論和文學史發展,學者們對作品進行了分類與分級,同時提供了閱讀時的思路。”
“你們以後在正式進入作品前,可以通過燈龕發來的信封,得知作品的名字,類彆,傳播度,簡介內容。”
“作品的類彆分為四種,參考文學的四大體裁劃定,分彆是小說,散文,詩歌,戲劇。”
“其中內部還有細分,但分法就很多了,按內容,按長度等。”
“比如小說內部能按內容長短,作品世界大小分為長篇,短篇,連續這幾種,又能按內容主題分為曆史,人物傳記等等。”
“這些都是學者們討論的,我就不多說了。”
“我主要講講這四種種類的特征與特點。”
喜歡夜塔集請大家收藏:()夜塔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