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站的晨光總帶著點艾草香。阿凱剛把“今日出診”的木牌掛在門口,就看見預約本被張老伯的老花鏡壓著——紅色記號筆在“7月28日”那行畫了個圈,旁邊用小字標著“李奶奶複診膝蓋)”,再往後翻,紅色筆跡一直標到了兩周後,連頁邊空白處都被小棠補了行“王阿姨帶鄰居來,加一個”。
“小凱,幫我看看這血壓儀是不是壞了?”張老伯舉著粉色血壓儀走進來,儀表麵板上的數字還在跳。他昨天自己測了三次,總覺得“13080”低得不像真的——以前在社區醫院測,哪次不是140往上。阿凱接過儀器時,指腹碰到了麵板上的細痕——是老伯平時總用袖口擦留下的。
“沒壞,老伯。”阿凱幫他重新綁好袖帶,指尖特意把魔術貼鬆了半寸,“您這兩周喝的菊花枸杞茶管用,加上每天走兩圈,血壓穩著呢。”他邊打氣邊笑,“上周瑾姐還說,您這情況,再穩兩個月,就能把藥減點量了。”
張老伯的牙床露出來,笑得像個孩子:“真能減?那我今晚讓老伴給我燉山藥排骨湯,你上次說‘山藥能健脾,對血壓好’。”他從布兜裡掏出個油紙包,塞給阿凱,“剛烙的桂花糕,熱乎的,你胃不好,墊墊肚子。”
這時社區主任抱著報表闖進來,藍布褂子上還沾著點粉筆灰。他把報表“啪”地拍在診桌上,聲音響得飲水機都“咕咚”冒了個泡:“小蘇醫生呢?你們這服務站,真是給咱們社區長臉了!”報表上的紅色折線圖看得清楚:老人慢性病複診率從40去年的數字,標著“總忘去醫院”)陡升到80,旁邊用箭頭標著“服務站開了之後”;急診率那根線則往下彎了25,備注著“小毛病及時調,沒拖成大病”。
“你看這個,”主任指著“社區醫院降壓藥處方量”那欄,數字旁邊畫了個向下的箭頭,“少開了三成!老人們都說‘服務站的中藥茶不苦,還能當茶喝’,誰還願意啃西藥片?”他說著往窗外指,晨光裡已經有老人在排隊,手裡拎著保溫桶有的裝著要請教的草藥,有的是給弟子們帶的粥)。
正說著,市衛健委的調研車停在了門口。張處長拎著公文包走進來,手裡的報告還帶著油墨香。他拍了拍蘇懷瑾的肩膀,把報告遞過來:“我們昨天開了會,一致覺得你們這模式得推廣——‘弟子駐站+專家巡診’解決了‘看病遠’,‘送藥上門+健康檔案’解決了‘隨訪難’,最關鍵是讓老人們覺得‘中醫不麻煩、能管用’。”報告裡“值得全市推廣”那行字,被紅筆圈了又圈。
下午的陽光斜斜照進服務站時,一個穿西裝的男人走進來。他皮鞋擦得鋥亮,遞過來的名片燙著金:“阿凱醫生是吧?我是‘康壽堂’連鎖藥店的區域經理。”他指了指阿凱麵前的木診桌——桌角被磨得發亮,抽屜裡還放著老人們送的薄荷糖,“我們想請你去當坐堂醫,薪水是現在的三倍,配兩個助理,不用自己抄方、測血壓,年底還有分紅。你在這兒太屈才了。”
阿凱捏著那張燙金名片,指尖有點涼。他抬頭時,正好看見李奶奶拎著保溫桶進來,桶裡飄出小米粥的香——她總說“小凱胃寒,早上得喝點熱的”。牆麵上,上周李奶奶送的錦旗在風裡輕晃,“醫者仁心,便民到家”八個字繡得厚實,邊角還沾著點艾草末李奶奶說“剛從藥圃摘的,熏熏晦氣”)。
“謝謝您的好意。”阿凱把名片推了回去,指尖在桌上敲了敲,敲在錦旗投下的影子裡,“我在這兒不是為了賺錢。瑾姐教我們,學醫不是為了‘當名醫’,是為了讓街坊鄰居少遭罪。”他往窗外指,張老伯正幫排隊的老人搬小馬紮,“張老伯知道我愛吃甜口,每天給我帶桂花糕;王阿姨總提醒我‘彆喝涼白開’,說‘我兒子也這樣,得盯著’。這些不是薪水能換的。”
男人皺了皺眉,又想說什麼,卻被突然湧進來的老人們打斷——王阿姨拎著剛醃的醬菜,周老伯舉著新刻的血壓儀支架木頭的,說“比塑料的穩”),連上周被小棠救過的周老伯都坐著輪椅來了,手裡攥著袋炒花生“給小凱當零嘴”)。
這話傳到蘇懷瑾耳朵裡時,她正在整理病曆。最上麵那本是李奶奶的,最後一頁貼著小棠畫的膝蓋穴位圖,旁邊寫著“7月15日:能自己下兩層樓了,不用扶欄杆”。下麵是阿凱的“弟子手記”:“李奶奶說醬菜太鹹,下次帶淡點的;愛聽越劇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,複診時可以聊兩句。”再往下是大師兄寫的:“張老伯獨居,每周三下午打電話提醒吃藥,他老伴去世三年,提起來會掉淚,彆說太多。”
窗外的陽光把阿凱的影子拉得很長。他正幫張老伯調試新買的收音機,老人要聽越劇,阿凱調台時,指尖在旋鈕上慢慢轉——就像他碾當歸時那樣穩。張老伯手裡的橘子還冒著熱氣,要往阿凱兜裡塞:“剛買的,甜,你吃。”
蘇懷瑾合上病曆本時,忽然懂了什麼是“口碑”。不是衛健委報告裡的“值得推廣”,也不是連鎖藥店的“三倍薪水”,是老人們願意等兩周也要來這兒排隊預約本上的紅圈排到了兩周後);是阿凱能笑著拒絕高薪,因為心裡裝著比錢重的東西——老人們的桂花糕、醬菜,還有那句“我們信你”。
服務站的艾草香混著桂花糕的甜,漫到了街上。阿凱給張老伯的收音機調到越劇頻道時,“梁山伯”的唱腔剛起。預約本上,小棠又在兩周後的空白處補了行字:“周老伯帶孫子來,教認薄荷。”筆尖劃過紙頁的輕響,像在說:這日子啊,越忙越踏實,越被需要,越有滋味。
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:()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