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坊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診室裡,窗台上的薄荷草被風拂得輕輕搖曳,細碎的陽光透過葉片的縫隙,在水磨石地麵上投下晃動的光斑。小棠深吸了一口氣,指尖下意識地在脈診墊上輕輕按了按——那是塊深藍色的矽膠墊,邊緣已經被無數次的按脈動作磨得有些發亮。她今天穿了件新洗的白大褂,領口的扣子係得一絲不苟,鏡子裡映出的自己,眼神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,更多的卻是躍躍欲試的期待。
診室門被輕輕推開,一個穿著藍白校服的少年走了進來,身形單薄,腦袋微微前傾,一隻手始終捂著右側太陽穴。他的眉頭擰成了個疙瘩,額頭上沁著層薄汗,校服袖口沾著幾點深色的墨水漬,像是剛從習題冊上蹭下來的。
“醫生,”少年的聲音帶著點沙啞,還有些壓抑的煩躁,“我頭天天疼,尤其是刷短視頻超過一小時,右邊太陽穴這裡就像有根筋在抽著疼,有時候疼得連字都看不清。”他說著,又使勁按了按太陽穴,指節都泛白了。
小棠示意他坐下,目光落在他臉上。少年的臉色有些蒼白,眼下有淡淡的青影,顯然是沒休息好。她想起蘇懷瑾老師常說的:“現在的病,很多都和生活習慣綁在一起,要像剝洋蔥一樣,一層層找到根源。”
“什麼時候開始疼的?”小棠拿出問診單,筆尖懸在紙上。
“大概一個月了,”少年想了想,“一開始是周末疼,後來上學也疼,尤其是晚自習刷題的時候。”
“晚上幾點睡?”
“有時候寫作業到十二點,躺床上還想刷會兒手機,差不多一點多才睡。”少年的聲音低了下去,帶著點不好意思。
“平時頸椎有沒有不舒服?比如轉脖子的時候咯吱響?”
少年愣了一下,隨即點頭:“有!你怎麼知道?我總覺得脖子後麵僵僵的,像落了枕。”
小棠心裡大概有了數。她讓少年伸出舌頭,舌質偏暗,舌尖還有幾個小小的瘀點,舌苔倒是不厚。“張嘴說‘啊’。”她用壓舌板輕輕按了按他的舌根,觀察了一下咽喉,沒什麼異常。
最關鍵的還是脈診。小棠伸出右手,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輕輕搭在少年的腕脈上,凝神感受。脈象弦緊,像按在一根繃緊的琴弦上,指下還帶著些滯澀感。
“長期低頭看屏幕→頸肩緊張→氣血不暢→頭痛,這是一個鏈條。”蘇懷瑾的話在她腦海裡回響。結合望診的舌暗有瘀,問診的熬夜傷肝,脈診的弦緊肝鬱+氣滯),辨證應該是“氣滯血瘀兼肝陽上亢”。治療上,既要活血通絡,也要疏肝平肝,還要兼顧緩解頸肩的僵硬。
小棠拿起筆,在處方箋上寫下“改良四物湯”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,然後略一沉吟,把熟地換成了生地。她記得老師說過,年輕人新陳代謝快,有些還怕吃補藥上火或者覺得膩,用生地既能涼血活血,又不會像熟地那樣滋膩礙胃。
接著,她又加了15克葛根——葛根能解肌通絡,對頸肩僵硬引起的頭痛特彆有效;再加10克蔓荊子,清利頭目,專治頭風頭痛。最後,她特意加了3克甘草,既能調和諸藥,也能讓藥味不至於太苦。
“這個方子,是在古方基礎上給你們00後改的,”小棠把處方遞給少年,耐心解釋,“加了點甘草,不會太苦。記得要用溫水送服,千萬彆用奶茶或者飲料,會影響藥效的。”
她見少年聽得認真,又從抽屜裡拿出一張便簽紙,用馬克筆簡單畫了個頸椎操示意圖:“你看,這個動作,像小鳥飛一樣,每天做三次,每次做十分鐘,比吃止痛藥管用。還有,晚上儘量彆刷手機了,睡前可以聽聽白噪音,幫助入睡。”
少年接過處方和便簽,臉上的愁雲散了些:“謝謝醫生,我會好好吃藥,也會做這個操的。”
三天後的下午,社區站剛開診,就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。小棠抬頭,隻見一位中年婦女手裡捧著個紅色的東西,快步走了進來,臉上帶著激動的笑容。
“小棠醫生!小棠醫生!”婦女徑直走到診室門口,把手裡的東西往前一遞——是一麵錦旗,紅底金字,繡著“青出於藍,妙手仁心”八個字,邊角還係著金色的流蘇。
“這是……”小棠有些驚訝地站起來。
“我是小林的媽媽!”婦女緊緊握住小棠的手,她的掌心溫暖而有力,帶著點做家務留下的薄繭,“太感謝你了!我家孩子吃了三天藥,頭就不疼了!現在晚上主動關手機,說要早點睡,還說‘小棠醫生比老師說話管用’!”
她越說越激動,眼眶都有些發紅:“以前總覺得老醫生才靠譜,去大醫院看了好幾次,藥吃了不少,也沒見好。沒想到你這小姑娘年紀輕輕,比那些專家還懂孩子的病——知道他們總看手機,連方子都跟著調整了,還教他做操,真是太用心了!”
小棠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,臉頰微微泛紅,手忙腳亂地接過錦旗,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,隻覺得心裡暖暖的,像被陽光曬著一樣。
正好蘇懷瑾來社區站巡診,看到這一幕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等小林媽媽道謝離開後,她走進診室,目光落在那麵嶄新的錦旗上,又看向小棠。
“不錯啊,小棠。”蘇懷瑾拿起錦旗,輕輕拂過上麵的金字,“這可是你的第一麵錦旗。”
小棠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還是老師教得好。”
“是你自己學得好,用得好。”蘇懷瑾放下錦旗,拍了拍小棠的肩膀,語氣裡滿是讚賞,“說實話,比我當年厲害多了。我那時候,隻敢照搬古方,生怕改了一味藥就出問題。你卻敢根據‘短視頻沉迷’這種新問題改方子,還考慮到他們‘怕苦’‘怕胖’這些小細節,這才是真正的‘會看病’——不僅懂藥,更懂人。”
陽光透過窗戶,照在錦旗上,金色的字跡閃閃發亮,也照亮了小棠眼裡的光。她知道,這麵錦旗不僅僅是一份榮譽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,激勵著她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,像老師一樣,把中醫的智慧,用最貼心的方式,帶給更多需要的人。
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:()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