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_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!_线上阅读小说网 
线上阅读小说网 > 穿越架空 > 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! > 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

第486章 玉皇大帝張興東感悟他這一任玉帝以單身潔身自愛引為自豪(1 / 1)

孤宸自潔

玉皇大帝張興東第三次駁回西王母的蟠桃宴請柬時,太白金星終於忍不住歎了口氣。請柬上的鎏金字跡在玉案上泛著冷光,像極了瑤池冰麵的倒影——那裡本該是三界最熱鬨的地方,此刻卻因玉帝的堅持,連看守的仙娥都少了大半。

"陛下,"太白金星的拂塵掃過案幾,帶起些微的光暈,"瑤池的並蒂蓮開了,三千年一遇的景致,眾仙都盼著您能賞光。"

張興東抬頭時,龍椅上的夜明珠恰好映在他眼底。那光芒清冽,像極了他修行時住過的終南山石窟,洞裡隻有月光和鬆濤,乾淨得沒有一絲塵埃。他指尖叩了叩案幾上的《天界典律》,泛黃的紙頁上印著他親手批注的字句:"君者,當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,不以私情亂綱常。"

這是他登基的第三千年。

三界都知道,這位玉帝與曆任不同。他不納仙後,不設貴妃,連瑤池的蟠桃宴都能推就推。當年西王母要將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他,他隻淡淡說了句"天界公務繁忙";東海龍王送來的鮫人美人,被他轉贈給了掌管洛水的宓妃;甚至連月下老人偷偷塞給他的紅線,都被他係在了淩霄殿的銅鶴腿上。

"並蒂蓮開,是吉兆。"張興東站起身,龍袍的十二章紋在燭火下流動,"但設宴就不必了。隨朕去看一眼便回。"

太白金星鬆了口氣。他知道,玉帝並非不近人情,隻是心裡那道坎,三千年都沒過去。

瑤池的並蒂蓮果然開得驚人。兩朵粉白的蓮花並蒂而生,花瓣上還沾著晨露,像極了一對依偎的戀人。岸邊的眾仙見玉帝親臨,紛紛叩首,目光裡帶著好奇——他們想看看,這位三界最尊貴的單身漢,麵對這樣的景致,會不會有半分動容。

張興東站在池邊,忽然想起自己還是個小道士時,在終南山見過的並蒂蓮。那時他跟著師父修行,師父說:"草木有情,才會並蒂而生。可修道之人,要學孤鬆,獨峙崖壁,方能見天地。"

"陛下,"掌管姻緣的月老不知何時湊了過來,手裡還攥著本紅線簿,"老臣查過了,您與西海的靈珠公主有三世的緣分,要不要..."

"不必了。"張興東打斷他,聲音裡沒有波瀾,"月老還是多操心凡間的癡男怨女吧。"

月老悻悻地退開,看著玉帝的背影,忽然覺得那背影比終南山的雪還要冷。可他不知道,張興東的指尖正微微發顫——他想起三百年前,那個叫靈珠的公主為了救他,在仙魔大戰中化作了珍珠,如今那些珍珠還串在他的朝珠上,貼著心口的位置,暖得像她最後看他的眼神。

回淩霄殿的路上,經過掌管人間情愛的姻緣司。司裡的仙官正忙著給新科狀元係紅線,紅繩在空中飛來飛去,像極了凡間的流螢。張興東駐足看了片刻,忽然問:"這些紅線,斷了的有多少?"

仙官愣了愣,掐指算了算:"回陛下,十成裡總有三成是斷的。"

張興東沒再說話,轉身離開。他想起凡間的話本裡,總說神仙眷屬如何恩愛,卻沒人寫過那些因情所困的仙者——天蓬元帥錯投豬胎,織女與牛郎隔河相望,連掌管月亮的嫦娥,不也守著廣寒宮,數著桂樹的年輪過日子嗎?

"太白,"他忽然開口,"取朕的佩劍來。"

那柄劍叫"孤宸",是他登基時老君親手所鑄,劍鞘上刻著北鬥七星,出鞘時能引動天河的水流。張興東握著劍柄,走到淩霄殿外的白玉欄邊,對著雲海揮了一劍。劍光劃過處,雲海裂開一道縫隙,露出底下流轉的星河。

"你看,"他指著那些獨自閃爍的星辰,"它們不與誰相伴,不也照樣照亮夜空?"

太白金星望著那些星辰,忽然想起玉帝修行時的模樣。那時他在終南山石窟裡,一坐就是百年,洞裡隻有一盞油燈,一件道袍,卻修出了最純粹的仙骨。師父曾說,張興東的道心,像塊無瑕的羊脂玉,容不得半點雜質。

三千年裡,不是沒有過動心的時刻。

他記得瑤池的蓮花精曾化作人形,在他批閱奏折時偷偷遞上蓮子羹;記得東海的龍女在他巡視四海時,唱著漁歌一路相隨;記得靈珠公主把最亮的珍珠塞給他,說"這個能安神"。可每次心動升起時,他總會想起師父的話:"你要坐的位置,容不得半分私心。"

"陛下,凡間的皇帝又納了新妃。"太白金星翻開水鏡,鏡裡映出紅綢漫天的景象。

張興東瞥了一眼,淡淡道:"凡間有凡間的規矩,天界有天界的法度。"他忽然想起自己做凡人時,曾在江南見過一位清官,一生未娶,隻抱著本《論語》過活,死後百姓為他立了生祠,香火比知府的衙門還旺。

"清淨,也是一種修行。"張興東將劍收回鞘,"就像這淩霄殿,若日日宴飲,夜夜笙歌,哪還有心思處理三界公務?"

太白金星望著殿外的銅鶴,忽然發現那鶴腿上的紅線不知何時斷了。斷口齊整,像是被人用劍斬斷的。他想起昨夜路過玉帝的寢殿,看見窗紙上映著孤燈,直到天快亮才熄滅——想必又是批閱奏折到了天明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!

秋分時,凡間的祭祀傳來消息,說南方大旱,百姓求雨的文書堆成了山。張興東當即召集眾仙議事,楊戩請命去行雲布雨,卻被他攔住:"讓雷公電母同去,再讓河伯多引些活水。"

議事到深夜,眾仙散去後,張興東獨自坐在殿裡。案幾上放著杯冷掉的清茶,是他自己泡的,茶葉是終南山帶回來的野茶,微苦,卻能清心。他忽然聽見殿外有細碎的腳步聲,探頭一看,是個小仙童捧著食盒站在門口,怯生生地說:"西王母娘娘讓送來的蓮子羹。"

張興東看著那碗蓮子羹,忽然想起很多年前,靈珠公主也送過類似的東西。那時他還不是玉帝,隻是個剛修出仙骨的道士,她笑著說:"吃了這個,修行就不累了。"

"替朕謝過西王母。"他把蓮子羹推回去,"但朕習慣了清茶。"

小仙童走後,殿裡又恢複了寂靜。張興東望著窗外的月光,忽然覺得這樣很好。沒有牽掛,沒有羈絆,心就像平靜的湖麵,能清晰地映照出三界的疾苦,能公正地處理每一件公務。

他想起自己剛登基時,天界混亂,仙魔紛爭不斷。是他廢除了曆代玉帝留下的後宮,精簡了機構,把省下來的仙力都用在加固南天門和救助凡間上。三千年過去,天界清明,凡間安穩,連地府的輪回都順暢了許多。

"太白,"他忽然笑了,眼角的細紋裡盛著月光,"你說,等朕卸任那天,是不是該回終南山看看?"

太白金星愣住了。玉帝從未提過卸任的事。天界的規矩,玉帝隻要道心不滅,便可永居其位。可他看著張興東的眼睛,忽然明白,這位玉帝心裡,始終住著那個終南山的小道士,惦記著石窟裡的月光和鬆濤。

"陛下若想回去,老臣陪您。"太白金星的聲音有些哽咽。

張興東搖搖頭:"還不是時候。"他指著案幾上的奏折,"這些都還等著朕處理呢。"

那天夜裡,張興東做了個夢。夢裡他回到終南山,坐在石窟裡,師父正用鬆枝給他拂去道袍上的灰塵。師父說:"你看這鬆,冬不凋,夏不萎,不是因為它有多強,是因為它不求暖陽,不懼寒風。"

醒來時,窗紙上已經透進微光。張興東起身時,發現朝珠上的珍珠亮得驚人,像極了靈珠公主最後看他的眼神——那眼神裡沒有怨懟,隻有釋然。他忽然明白,有些選擇,看似辜負,實則是另一種成全。

他成全了靈珠公主的大義,成全了蓮花精的修行,成全了龍女的自由,也成全了自己作為玉帝的責任。

"傳旨下去,"張興東整理好龍袍,聲音清越如鐘,"明日起,削減淩霄殿的用度,省下的仙材,都送去凡間賑災。"

太白金星領旨時,看見玉帝正對著銅鏡整理衣冠。鏡中的人,鬢角雖有了些霜色,眼神卻比登基時更亮,像被月光洗過的孤宸劍,清冽,純粹,帶著一種無需言說的驕傲。

三界都知道,這位玉帝一生未娶。有人說他冷漠,有人說他無情,卻沒人能否認,在他的治理下,天界清明,凡間安穩,連地府的彼岸花,都開得比往常鮮豔。

很多年後,張興東卸任時,新玉帝問他:"陛下一生孤寂,悔嗎?"

他望著終南山的方向,那裡的鬆濤正順著風傳來。他笑了,像年輕時那樣,眼裡盛著月光:"你看天上的北辰,孤懸天際,卻指引了無數人的方向。這世間的驕傲,從來不止一種。"

那天,淩霄殿的銅鶴腿上,新係了根紅繩。但這次,紅繩沒有係向任何姻緣,隻是靜靜地垂著,像一道沉默的證明——證明有些靈魂,無需依附誰,無需陪伴誰,獨自綻放,已是萬丈光芒。

喜歡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!請大家收藏:()玉皇大帝轉世之長生訣續!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西遊:魂穿悟空!開局怒撕緊箍咒 我在廢土做局資本 校花很高冷?明明很熱情 重返80:寵妻從跑山撿貨養家開始 盜墓:諦聽開道冥府路 重回七零:跟著小白臉爸進城吃軟飯 燼夏 顛覆三國:打造神級鐵衛軍 東西晉演義 小美人她夜夜撩,病嬌集體急紅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