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9章 王潛的目的_重生漢末,開局收劉宏為徒_线上阅读小说网 

第419章 王潛的目的(2 / 2)

更多的官員則是一臉驚恐和難以置信,不少官員手中的象牙笏板再也拿捏不住,失手掉落在地,發出清脆或沉悶的撞擊聲,叮叮哐哐響成一片。

“王師慎言!”連一向支持王潛新政的太傅陳藩,也沉著臉嗬斥了一聲。

劉宏坐在禦座上,身體也不由自主地繃緊了。

王潛的話,同樣讓他感到了強烈的衝擊和不適。

但出於對師父的信任,劉宏還是強自鎮定,沒有做出過於失態的舉動。

麵對滿殿的驚恐、憤怒和失態,王潛好似恍若未見,依舊平靜地站在那裡,如同激流中的礁石。

掃望眾人一眼,王潛緩聲道:“此議,隻為探究疫病本源,尋求根除之道,以救萬千生民於水火。

若此法能明病理,製良方,則今日剖一屍,或可救未來萬萬人,此中輕重,諸公可願細思之?”

他沒有再說什麼“人定勝天”的空話,隻是拋出了一個冰冷殘酷,但卻直指核心的終極問題——為了探尋真相,拯救更多的生者,是否可以,去觸碰那根深蒂固的禁忌紅線?

其實,如果隻是簡單的組建一個醫官署的話,王潛是不會出現在這裡的。

畢竟,依照劉宏如今的權勢,完全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去完成。

但王潛想要的,可不單單隻是一個簡單的醫療體係和製度那麼簡單。

他要的是人們思想上的轉變。

不同於農事和工業,即便是人們如何的頑固不化,可麵對糧食增產以及工業帶來的收益,都無法否定其價值。

可醫療就不一樣,它的每一次進步,都是建立在無數的疫病和數不儘的屍骸上的。

倘若人們依舊將疫病視作上天示警,依舊緊守著身體發膚,受之父母的刻板思維,那中國的醫療便很難有發展。

中國外科醫療的萌芽,那可是領先世界數千年的,結果卻還是因為思想上的桎梏而消失在了曆史長河當中,終被外人所反超。

這不得不說,是一大遺憾!

而今,王潛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。

隨著王潛的問話,德陽殿陷入了更深的死寂,殿外呼嘯的風雪聲,似乎變得更加清晰了。

……

汝南的冬天,雪落得格外沉重。

鉛灰色的雲層遮住了陽光,寒風卷著鵝毛大雪,無休無止地飄落,覆蓋了龜裂的田地,掩蓋了荒野間的汙穢,將新蔡城外那片巨大的安置區也染成一片觸目驚心的白。

刺骨的寒冷,如同疫魔的幫凶,不斷侵蝕著流民們本就微弱的熱量。

然而,就在這片死亡與絕望交織的白色凍土上,一種微弱卻頑強的生機,正艱難地對抗著嚴寒與疫病。

安置區邊緣,一排排新搭建的、相對規整的窩棚在風雪中挺立。

棚頂和四壁都用厚厚的草簾和能找到的破舊氈毯加固過,儘力抵擋著寒風的侵襲。

棚內,燃燒著收集來的柴草,雖濃煙嗆人,卻也帶來一絲不可或缺的暖意。

最重要的是,每一個窩棚門口,都架著一口或大或小的鐵鍋,鍋下,是同樣冒著濃煙、劈啪作響的火堆。

陶罐裡翻滾的,不再是單一的苦澀藥汁,而是能夠真正化解疫情的良藥。

在張仲景和華佗的不斷嘗試與調整下,藥方日趨精煉,來自各地常平倉調撥、以及像李維這樣豪商巨賈緊急捐獻的藥材被充分利用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!

黃連、白頭翁、芍藥、甘草……各種藥材按比例配伍,在滾水中釋放著複雜的藥性。

更令人心安的是,大量雪白的粳米被投入鍋中,與藥汁同熬,藥草的苦澀被米湯的溫潤中和,最終變成一種濃稠的、深褐色、散發著奇異藥香與米香的藥粥。

隔離區邊緣,一處地勢略高的草棚下,張仲景裹著一件半舊的厚襖,頭發和眉毛上結了一層薄薄的白霜。

他借著火光,正飛快地在幾片粗糙的麻紙上書寫著什麼,筆尖因寒冷而有些僵硬,但字跡卻依舊清晰有力。

紙上密密麻麻,記錄著不同藥方在不同病患身上的效果,詳細標注著用藥後的體溫、脈象、排泄物性狀的變化……

這是他連日來嘔心瀝血的觀察記錄,也是未來《傷寒雜病論》的雛形。

其中的每個字,都浸染著災民們的血與淚,同樣也散發著後來人的希望光芒。

“先生,先生!”

一個年輕的藥工冒著雪跑來,臉上帶著一絲罕見的振奮:“西三區那個灌了華先生麻沸散又切了膿腸的老丈,方才醒了,喝了小半碗熱藥粥,竟……竟有力氣說餓了!”

“當真?”

張仲景猛地抬起頭,眼中爆發出明亮的光彩,然後丟下筆,抓起手邊一個陶罐。

“快,把這罐溫著的藥粥帶上,帶我去看看!”

張仲景衝入風雪,腳步竟帶著一絲輕快。

華佗那驚世駭俗的“剖腹”之術,竟真的從鬼門關搶回了一條命,這無疑給深陷疲憊和沉重壓力的醫者們,注入了一劑強心針。

營地中心,最大的幾口藥粥鍋旁。

流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,秩序井然,風雪很大,吹得人睜不開眼,隊伍移動得很慢,但沒有人推搡,沒有人抱怨。

每個人都緊緊裹著能找到的所有破布麻片,靜靜地等待著。

當那滾燙的藥粥,混合著藥味和米香的糊糊被舀進破碗時,那瞬間傳遞到掌心的暖意,足以驅散部分刺骨的嚴寒和內心的恐懼。

營地入口處,風雪彌漫中,幾輛滿載的大車再次艱難地駛來。

這一次,車上的油布下,是碼放整齊的麻袋——糧食!

這些,都是來自兗州東郡張氏、冀州清河崔氏等數家大族,響應朝廷詔令,緊急調撥捐獻的救命糧!

押車的管事跳下馬車,一邊嗬著凍僵的手,一邊大聲對著營門守衛喊道:“快卸車,都是上好的粟米,都是東郡張家、清河崔家捐的,家主說了,務必送到每一個災民手裡!”

守衛們臉上露出快意的笑容,連忙招呼人手上前幫忙卸車。

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快地在營地中傳開,排隊的流民隊伍裡,響起一陣壓抑的、帶著哽咽的騷動。

“又有糧來了……”

“是……是東郡張家?燒債契的那個張家?”

“還有清河崔家……老天爺開眼了……”

“朝廷……朝廷真沒丟下咱們……”

低語聲在風雪中傳遞,一種名為“希望”的東西,比任何藥石都更能溫暖人心,也更堅固地維係著這片死亡之地脆弱的秩序與人心。

那籠罩在頭頂、令人窒息的沉沉雪雲,仿佛被這無數陶罐蒸騰起的白色雲霧,被這無聲傳遞的暖意,被這彙聚而來的八方支援,撕開了一道細微卻無比明亮的縫隙。

金色的陽光灑了下來,飄了幾日餓大雪,也終於停了!

喜歡重生漢末,開局收劉宏為徒請大家收藏:()重生漢末,開局收劉宏為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
最新小说: 重生之官途風雲 當兵:從被國科大特招入學開始! 撩完就跑?律政大佬今晚想睡床 偏心假少?我在星門打怪道法滔天 DNF之召喚師今天也想躺平 1979:孩子她媽是天仙媽 真千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法師怎麼就不能近戰了? 落魄練習生逆襲超級偶像 玩家超正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