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是啊,"曹辛夷歎氣,"當時收集的時候沒想那麼多,現在回頭看,確實存在很大風險。我們該怎麼安全地銷毀這些數據?"
林晚思考片刻:"首先要確保所有副本都被徹底刪除。這些數據可能存在於多個地方:主數據庫、備份係統、還有可能被下載到本地。我需要和IT部門確認具體的存儲位置。"
"還有,"她補充道,"銷毀過程要有完整的記錄,包括什麼時候、由誰、用什麼方式銷毀的。這是為了證明我們確實履行了數據保護責任。"
曹辛夷認真記下要點:"好,我這就聯係IT部門。另外..."她壓低聲音,"有件事得提醒你。運營部的王總監對你的方案不太滿意,覺得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。你接下來和他們對接時要小心點。"
"謝謝提醒。"林晚感激地說,"我會注意溝通方式的。"
接下來的幾天,林晚像陀螺一樣在各個部門之間穿梭。與技術部討論係統開發細節,與市場部製定數據清理計劃,與法務部確認合規要求。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顧慮和訴求,她需要在各方之間尋找平衡。
最棘手的是運營部。正如曹辛夷所料,王總監對新的數據管理要求相當抵觸。
"林專員,"王總監在電話裡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耐煩,"我們部門每天要處理成千上萬條數據,如果每個操作都要記錄、每次訪問都要審批,工作還做不做了?"
林晚保持耐心:"王總監,我理解您的顧慮。但這些措施是為了保護公司和員工的利益。您想,如果運營數據泄露,不僅會影響公司聲譽,還可能麵臨法律風險。"
"大道理誰都懂,"王總監哼了一聲,"但具體到執行層麵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你們製定規範的人,根本不了解一線工作的實際情況。"
"這正是我需要聽取您意見的原因。"林晚順勢說道,"能不能約個時間,我過去詳細了解運營部的工作流程?我們可以一起找出既滿足安全要求,又不影響工作效率的方案。"
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:"...好吧。明天上午十點,你來我辦公室。"
掛斷電話,林晚揉了揉太陽穴。這種推拉已經持續了好幾天,每個部門都在試探她的底線,都想爭取更多的例外和特權。
但她知道,妥協太多會讓整個方案失去意義。如何在堅持原則和保持靈活性之間找到平衡,這是她麵臨的最大挑戰。
下午,她按照計劃去法務部討論合規事宜。法務總監張律師是個一絲不苟的中年人,對細節要求極高。
"林專員,"張律師推了推眼鏡,"你方案中提到的"知情同意"機製,具體要如何實施?僅僅是勾選同意框就夠了嗎?"
"我建議采用分層同意的方式。"林晚展示準備好的材料,"對於基礎信息收集,可以用簡化的同意流程。但對於敏感信息,比如生物識彆數據、健康信息等,需要更明確的告知和單獨的同意。"
張律師認真翻閱材料:"這個設計比較合理。不過,我還要提醒一點:同意的撤回機製必須和同意機製一樣便捷。這是法規的明確要求。"
"明白。"林晚記下要點,"我們會在係統設計中確保這一點。"
討論持續了一個多小時,張律師對每個細節都刨根問底。雖然過程很燒腦,但林晚很感激這種嚴謹的態度。數據隱私保護容不得半點馬虎。
從法務部出來時,已經是下班時間。林晚回到辦公室,發現桌上放著一個快遞信封。寄件人處隻寫了一個"內部"字樣。
她疑惑地打開信封,裡麵是一份打印的文檔。當看清內容時,她的心跳漏了一拍。
這是一份三年前的技術部會議紀要,記錄的正是"星鏈"項目數據泄露事件的內部討論。其中幾段用黃色熒光筆標出,都是當時對她的懷疑和指控。
文檔最後,用紅色鋼筆寫了一行字:"有些人永遠洗不白。"
沒有署名。
林晚的手微微發抖。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,仔細回想今天接觸過的每個人。是誰?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給她寄這個?
是警告?是恐嚇?還是單純地想讓她難堪?
她拿起內線電話,想打給九裡香,但猶豫了一下又放下了。現在報告這件事,隻會讓剛剛起步的工作更加艱難。
也許這就是對方想要的效果——讓她知難而退,或者讓她在壓力下犯錯。
不,她不能上當。
林晚將文檔鎖進抽屜,深吸一口氣。她打開電腦,繼續修改明天要給運營部看的方案。
窗外的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,辦公室裡的燈光顯得格外明亮。在這個安靜的角落裡,一場看不見的較量正在悄然進行。
她知道,這隻是開始。隨著工作的深入,還會有更多的阻力和挑戰。但這一次,她不會退縮。
因為這一次,她站在了正確的一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