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正九五更三點徹
譯文:
正月和九月,寅時在五更三點結束。
注解:
“正九”指農曆正月和九月。
“五更”為古代夜間計時單位,一夜分五更,五更對應淩晨35點寅時時段)。
“三點”為更內的細分時刻一更分五點),“徹”意為結束,指這兩月寅時結束於五更三點。
原文:
二八五更四點歇
譯文:
二月和八月,寅時在五更四點結束。
注解:
“二八”指農曆二月和八月。
“歇”意為終止,說明這兩月寅時結束時刻比正九月晚一點,體現季節不同導致的時辰微調。
原文:
三七平明是寅時
譯文:
三月和七月,黎明時分就是寅時。
注解:
“三七”指農曆三月和七月。
“平明”為寅時的彆稱即黎明),直接以自然現象黎明)定義寅時,強調此時辰與天色的對應。
原文:
四六日出寅無彆
譯文:
四月和六月,日出前後寅時與其他時候沒有差彆。
注解:
“四六”指農曆四月和六月。
“日出”接近卯時57點),說明這兩月寅時結束與日出銜接緊密,時辰特征與常規一致。
原文:
五月日高三丈地
譯文:
五月寅時結束時)太陽已經升高到三丈高的位置。
注解:
農曆五月白晝較長,日出較早,寅時結束時太陽已升高,體現夏季寅時結束早的特點。
“日高三丈”為誇張說法,形容太陽升起的高度。
原文:
十月臘月四更二
譯文:
十月和臘月十二月),寅時開始於四更二點。
注解:
“十月臘月”指農曆十月和十二月冬季)。
“四更二點”為夜間計時四更對應13點),說明冬季寅時開始較早,與夏季形成對比。
原文:
仲冬才到四更初,便是寅時君記切
譯文:
仲冬十一月)剛到四更初刻,就是寅時了,您要牢記。
注解:
“仲冬”指農曆十一月冬季中期)。
“四更初”為四更剛開始約1點),強調仲冬寅時開始最早,需特彆記憶,體現不同月份寅時起點的季節差異。
總結:本章節主要講了。
《命理探源》中的“定寅時法”以傳統地支紀時為基礎,結合天文觀測、自然現象及命理邏輯,係統闡述了時辰劃分的核心規則與驗證方法。
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麵:
一、時辰劃分的基本框架